万万没想到,在安卓折叠屏埋头狂卷轻薄化的今天,苹果却偷偷选了一条完全相反的路。
11月19日,根据快科技报道,传闻已久的折叠屏iPhone,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iPhone Fold的核心配置和设计已经基本定型。
根据这段时间的爆料,预计折叠屏iPhone的主要特点如下:
1、为了控制厚度,将砍掉Face ID,换成侧边Touch ID;
2、采用“书本式”左右折设计,外屏5.49英寸,展开后7.74英寸,“无折痕”;
3、折叠状态下厚度约9-9.5mm,展开后约4.5-4.8mm;
4、后置双镜头,并在打开与折叠时各配备一个前置相机。
性能方面更是堆料满满:
1、搭载基于台积电2nm的A20系列芯片,首发苹果自研C2基带,可能配备12GB内存,最高1TB存储;
2、测试版电池容量达到5400-5800mAh,或将成为史上电池最大的iPhone。
![]()
图源:快科技
小雷看来,这波报料可信度很高,因为看起来就很像苹果会做出来的事。
当安卓厂商们忙着把折叠屏做得越来越薄,甚至不惜为此牺牲电池容量时,苹果的选择是——我全都要。大电池,长续航,稳定的性能释放,至于厚度和重量?那都是可以为此妥协的。
这种思路其实有它的道理。想想看,折叠屏手机展开后屏幕更大,功耗自然也更高,如果电池还跟传统直板机差不多,那续航体验必定糟糕。比如三星Galaxy Z Fold7的电池容量只有4400mAh,谷歌Pixel 10 Pro Fold也只有5015mAh。苹果这波直接怼上5800mAh,说白了就是想来一个“力大砖飞”。
![]()
图源:手机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解决折叠屏的“通病”——折痕。据悉,苹果突破了一种液态金属铰链技术来实现“无折痕”。不过这里说的“液态”,不是水银那种“流体”,而是一种叫“非晶合金”的固态黑科技。据说能反复折叠百万次,弹性也比普通金属好得多。
所以苹果的思路很清晰:既然轻薄和长续航不可兼得,那我优先保证续航和散热,厚度和重量能怎样就怎样吧。毕竟,用户可能更容易忍受一台稍厚的设备,但肯定无法忍受一天要充三次电。
据知名记者古尔曼爆料,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可能会在2026年秋季发布,售价将达到约2000美元。
不过折叠屏再怎么说,换屏贵仍然是劝退很多用户的一点。比如说有的机型,换个屏幕的钱都够买台二手整机,这种“买得起修不起”的情况,实在让人心塞。苹果这次“不计代价”搞无折痕,想来成本肯定很高,那么维修成本也是个大问题。
小雷觉得,折叠屏iPhone虽然看起来有点“非主流”,但说到底它也是苹果,说不定真的能切中很多用户的实际痛点,甚至推翻安卓主打“轻薄”的形式。
现在市面上很多折叠屏为了追求轻薄,续航确实不太行。苹果这种“宁可厚一点,也要长续航”的策略,如果配合上苹果生态的优化和软件体验,说不定能打造出一款真正好用的折叠屏设备。
![]()
图源:新浪科技
当然,厚度和重量的增加也难免带来新的顾虑,比如长时间握持会不会更累。不过话说回来,咱们倒也不用操心太多——以苹果的调性,既然敢做,产品体验肯定是能稳顶在及格线以上的。再说了,果粉们的“自适应能力”也是很高的。
虽然以上的消息都是“爆料”,但按照往年经验,这些消息也不会全是空穴来风,等到真发布那天,大家往往会发现:哦,原来跟爆料说的都大差不差。
所以,不知看到最后的大家,对这台手机又有什么看法呢?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