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5年,要开始带钱出门了!

0
分享至

作者 | 微微

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1


你的钱,是否正在被偷偷“扣”走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

一位网友发现自己的移动支付账户突然被划走1100元,仔细一看原来是5年前使用某个租车APP时的一次“违章”。

1100元,是200元的罚款和900元的违约金。

但他完全不清楚违章细节,这5年间也从未有人联系过他,告知这件事。

突然的扣款,让他十分惊诧:5年前的违章记录,为什么现在才扣?

他试图联系客服问清楚情况,但租车平台拿不出任何违章记录、处罚决定书和扣款依据。

于是他选择了投诉。

经过核实,平台做出了回应:

违章记录确实存在,但早已过追诉期,罚款和违约金会原路退回到他的账户上。

之所以没有相关材料证明,却能轻易地扣费,是因为他在租车时勾选了信用免押。在免押金的同时,也授予了无限期扣款的权限。

博主@白二少 在评论这件事时便提到:

“开通某个商家或APP的‘先用后付’或‘离店再付’之类的自动扣款服务,相当于给了那个商家/APP‘免密支付’,也就是‘直接扣款’的授权。这个授权基本上都是没有期限的,不是仅限那一次。”

这意味着,一旦开启免密支付,等于敞开钱袋子,自愿让别人的手伸进来。扣费看平台机制,投诉是否成功有时候得靠运气。

想要免去钱袋漏底的担忧,只有关掉没用的免密授权。

但往往开通一瞬间,关闭点三次。

博主@白二少 分享了如何关闭几个平台免密授权的方法。



我们也在这里提醒大家,实在找不到的时候,可以咨询平台客服如何关闭免密支付或先用后付的服务,这基本适用于各个APP。

在自查的过程中,许多人晒出了类似的经历。

有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启了话费的自动增值业务,被扣了十个月。

也有人表示自己曾经免押租了一个充电宝,在还成功的情况下,次月多了一笔99元的扣款,理由是充电宝没还。

投诉追回之后,她心有戚戚。

倘若她没有记账习惯,这笔扣款也只会成为一笔不被在意的历史消费记录。

的确,在移动支付越来越便捷的今天,随手一扫,轻轻一点,消费就完成了,事后谁也难想起某一笔订单记录从何而来。

更何况,更多的时候,我们的钱,是在不知不觉间花完的。

2


没花多少,但钱没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明明不敢轻易地花掉1000元,但在逛购物平台时,还是不小心买了几十个9.9元、19.9元。

去超市买些日用品,标价也不高,这个2.98元,那个18.9元,只是购物车还没装满呢,结账时就已经超预算了。

如果用上APP的月付功能,到下个月月初会发现自己不仅抠抠搜搜地花了很多钱,也省吃俭用地欠了很多债。

快捷支付,能让我们快速地花掉很多钱。

脱口秀演员周奇墨曾经就在节目上分享自己的经历。

每当月底收到自己的微信账单的时候,他总是惊讶于自己一个月居然能花这么多钱。

打开账单后发现,既不是充电宝没还,也不是共享单车没锁上,每一笔都是他亲自花的。

他不得不感慨,现在的扫码支付太便捷了,便捷到当时花钱时都不觉得心痛。

心痛,是现在很多人在花钱时最缺乏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这又被称为“支付疼痛”。

一项针对脑区的研究表明,支付痛感所产生的痛觉由前扣带回皮质的背侧和上额回部分以及前脑岛参与。

这意味着,它是一种情感痛觉,实实在在会让我们“心痛”。

提出这一概念的奥弗·泽勒迈尔博士也表示人们对付款有不同的反应:

“一些交易引起痛苦,另一些交易则带来快乐。”

当钱成为卡上或支付软件上的一串数字时,这种疼痛感会大大降低,人们转而关注起商家的优惠促销手段,快乐变多,冲动下单的可能性也就变得更大。

以至于我们即便会在大额消费前思索再三,也挡不住被小钱掏空口袋。

在看到余额之前,更是忍不住诱惑买买买。

到最后,我们对金钱失去了敏感度,买东西时容易陷入“我不能没有”的消费恐惧。

身边有个朋友便是如此,她总纳闷自己攒不下钱。

仔细研究自己的消费习惯后,她发现原来是自己太不把钱当回事了。

一个月工资五六千,但她总秉持着“贵的就是好用的”的理念,去购买大几百小一千的东西,每逢促销,能直接花去半个月的工资。

买来的商品并非全合心意,但到这时她又会因为嫌退货麻烦,直接留下。

结果是没买多少东西,却花了很多钱。

事实上,当我们纠结于满减凑单、要不要用优惠券时,只会忘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 因为先进如大数据,也只会推送你喜欢的东西,诱惑你下单,猜不到你真正需要哪一个。

3


想攒钱的人,开始用回现金

在“电子付款让人对钱没有了概念”的热搜下,有网友进行了简单直观的对比。

购买一台手机,需要近一厘米厚的百元大钞。



吃一顿火锅的开销,等于30颗鸡蛋、10斤大米、5斤生猪肉、1斤鲜鸡翅。

将卡里的数字,变成实实在在的现金时,不少人也更能感受到金钱的流失。为了控制自己的无意识消费,他们开始用现金省钱、攒钱。

去年年初,后浪研究所对这一现象进行采访。

在几位受访者中,一位全职妈妈结婚10年,有两个孩子,但家里没有多少存款。

丈夫经常借钱给父母投资,而她有将近两年的报复性消费习惯,常常觉得自己缺衣服,孩子缺鞋,就到处买买买。

买完之后,发现自己并不需要。

偶尔心血来潮想存钱记账,屡屡失败,只想买个菜买个盐,记着记着却发现自己还是买了很多不该买的东西。

后来,她开始学着别人用现金攒钱。每周定下一家人的生活费后,她会将这笔钱分门别类进行管理:

200元的买菜额度,100元的生活用品,100元的零食花费、200元的换季衣物……

没过多久她发现,这样规划完到月底,还能攒下1000块钱。

这笔钱放到银行存定期,不想拿着身份证去银行取钱,也能限制她的开销。

同时,她也发现了使用现金的好处,花完了额度,有什么想买的只能留到下周再买,带多少现金出门,就只能花多少钱。

这极大地改善了她的消费习惯。

最重要的是,还能让丈夫知道,他随手借出去的10万20万,不是账户上的数字,而是一沓沓的纸钞。

的确,对于有无节制消费习惯的人而言,用现金反而容易理清楚自己还剩多少钱,强制思考,回归理性消费。

花一张少一张的现金,也能帮助我们谨慎购买,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说到底,便捷的支付方便的是消费。

  • 但怕麻烦,才是省钱之道。

4

人到中年,都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

花钱如流水,赚钱如抽丝。

工资涨不涨不好说,但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药费,在家时的柴米油盐,出门后的社交应酬照样要花钱。

购买孩子的补习班课程,眼睛都不眨,到了自己,总是为了不同平台几毛钱的差价货比三家。

无论是现金支付,还是移动支付,这两者并不冲突,关键在于如何用、如何省。

会有人觉得线上消费管不住手,也会有人认为卡里的余额是辛苦赚来的钱,家里的现金等于意外之财,花出去无所谓,看到账单才心疼。

不过,在使用移动支付进行消费行为时,我们也总结了几点建议:

1、设置24小时购物冷静期

使用现金无非是在金额有限的情况下,给自己想买的东西排出优先级。

线上支付多了一层“购物车清空”的爽感,却容易让人忽视商品本身是否需要。

正因此,非必需品加入购物车时,强制等待一天。

同时,观察自己的消费习惯,可能在什么时候冲动消费,就在哪个时间关掉购物APP,研究表明晚上10点后人们的消费意愿会提升37%。

2、非必要不开启“无痛支付”

关闭非必要的“免密支付”或“自动扣款”功能;

设置交易限额(单笔/日累计金额上限),降低大额盗刷风险。

3、及时对账,关注账户异常交易

消费者协会提醒,在发现账户存在异常交易、遭遇盗刷等情况时,应立即冻结支付渠道,通过银行客服、支付宝或微信平台紧急冻结关联账户,阻止后续扣款。

同时留存证据并投诉:保留盗刷记录截图、交易时间等信息,向支付平台投诉。若损失金额较大,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虽说想要做到能花会攒,最重要的是培养理性消费的意识。

但大多数人只是普通人,会有忍不住诱惑买买买的时刻,有为了生活不得不节俭低头的日子。

一时的花销并不能决定什么,省钱、存钱需要的是慢慢来。

从摆脱负债开始,从积攒五百一千开始。

当你习惯了移动支付,手机里的余额会少,放在钱包里的钱就会原封不动。

当你开始使用现金消费,于你而言,出门花钱便不再是带着全身家财。

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只有一个目的:

要好好存钱,更要好好生活。

*参考资料:

[1]京师心理大学堂:《电子支付让我花了更多钱?丨电子支付》

[2]后浪研究所:《重新用回现金后,年轻人终于攒下钱了》

*作者:微微。本文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童年神作被差评淹没?全球上亿玩家喜爱的经典,重制版怎么变成了“虫豸版”?

童年神作被差评淹没?全球上亿玩家喜爱的经典,重制版怎么变成了“虫豸版”?

情报姬
2025-11-09 23:09:12
毛泽东提名李济深任副主席引争议,周恩来:早跟他合作或不用长征

毛泽东提名李济深任副主席引争议,周恩来:早跟他合作或不用长征

大运河时空
2025-11-10 15:45:02
32岁女子离婚高兴晒证,1月后就歇菜,网友:旺铺转让失败?

32岁女子离婚高兴晒证,1月后就歇菜,网友:旺铺转让失败?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0-03 07:37:33
许我耀眼庆功,赵露思皮包骨,温峥嵘皮松肉垮,副总裁现身排面足

许我耀眼庆功,赵露思皮包骨,温峥嵘皮松肉垮,副总裁现身排面足

胡一舸南游y
2025-11-11 17:08:48
郑丽文一锤定音!黄国昌果断出手 傅崐萁成新突破口 苏巧慧失算了

郑丽文一锤定音!黄国昌果断出手 傅崐萁成新突破口 苏巧慧失算了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11 01:30:03
多名院士呼吁停止食用:高胆固醇加速器,告知亲友尽早戒掉

多名院士呼吁停止食用:高胆固醇加速器,告知亲友尽早戒掉

涵豆说娱
2025-11-11 14:06:58
库尼亚:无论安帅把我放哪个位置,我都会全力表现让他信任我

库尼亚:无论安帅把我放哪个位置,我都会全力表现让他信任我

懂球帝
2025-11-12 03:01:07
越大越危险?斯坦福研究:男性丁丁30年增25%,精子质量反降52%

越大越危险?斯坦福研究:男性丁丁30年增25%,精子质量反降52%

番茄健康
2025-11-11 16:16:00
太难了!网传某设计院水专业总工,自己成光杆司令,工资拖欠数月

太难了!网传某设计院水专业总工,自己成光杆司令,工资拖欠数月

火山诗话
2025-11-10 15:06:22
摊牌了!高市早苗提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如中国所料

摊牌了!高市早苗提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如中国所料

云鹏叙事
2025-11-10 10:46:15
戏都没演明白还当评委,自己都没拿过奖,坐在评审团位置不心虚吗

戏都没演明白还当评委,自己都没拿过奖,坐在评审团位置不心虚吗

蕾爸退休日记
2025-10-27 23:10:09
电子厂里男女关系有多乱?网友:女人也是下半身思考的生物啊

电子厂里男女关系有多乱?网友:女人也是下半身思考的生物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10:03
最高院前法官:很多无罪的都被判刑入狱了

最高院前法官:很多无罪的都被判刑入狱了

法经网
2025-07-13 16:55:24
柬埔寨“优秀企业家” 陈志必须死,手上10个电诈园的锅他必须背

柬埔寨“优秀企业家” 陈志必须死,手上10个电诈园的锅他必须背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0-28 16:54:17
卫星拍到沙特Neom的工人营地,规模惊人!

卫星拍到沙特Neom的工人营地,规模惊人!

GA环球建筑
2025-11-11 22:13:14
又一“金饭碗”被砸碎!年亏四千万,年轻人排队辞职

又一“金饭碗”被砸碎!年亏四千万,年轻人排队辞职

白梦日记
2025-11-09 19:26:08
18年内蒙22岁空姐从5000米高空坠落,被发现时,手里紧握小木牌

18年内蒙22岁空姐从5000米高空坠落,被发现时,手里紧握小木牌

星宇共鸣
2025-05-14 20:01:58
人到老年才明白的12个道理,别等80-90岁才明白,一切都晚了

人到老年才明白的12个道理,别等80-90岁才明白,一切都晚了

情感大使馆
2025-11-10 09:49:53
恋情有变?正式退出,陈幸同发声,国乒官宣,或和男友分手

恋情有变?正式退出,陈幸同发声,国乒官宣,或和男友分手

有范又有料
2025-10-18 15:53:51
绍兴72岁“麻糍奶奶”遇车祸离世,生前走街串巷挑担卖小吃,官方回应

绍兴72岁“麻糍奶奶”遇车祸离世,生前走街串巷挑担卖小吃,官方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0 12:59:21
2025-11-12 03:32:49
思想聚焦 incentive-icons
思想聚焦
思想聚焦
5604文章数 662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手机要闻

小米10000mAh电池量产落地,REDMI中端机率先搭载,你期待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