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实体经济大崩盘!电商直播血洗中国市场?实体经济未来路该咋走?

0
分享至

你上次去实体店是什么时候?是不是已经记不清了?当你躺在沙发上,刷着手机,一键下单,第二天快递就送到家门口...这种购物方式是否已经成为你的日常?而曾经熙熙攘攘的商场,如今却门可罗雀;曾经灯火通明的街边小店,一个个拉下铁门,换上"转让"的牌子。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国已有超过7000家传统百货商场永久关闭,仅2024年第一季度就有238家老牌百货宣布"阵亡"。这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实体经济的持续衰退?我们这个曾经以制造业闻名于世的工业大国,是否正在变成一个只会网购、只看直播的"虚拟经济王国"?实体店真的没有未来了吗?

电商崛起的惊人速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达到15.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经超过30%。相比之下,2010年这一比例还不到5%。短短十几年间,网购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军。



更惊人的是,中国的电商渗透率已经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全球数字经济报告2024》显示,中国电商渗透率达到31.8%,而全球平均水平仅为18.1%,美国为20.3%,欧洲为14.8%。这意味着,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消费者是最依赖网络购物的群体之一。



电商平台的崛起速度简直令人目瞪口呆。以拼多多为例,这个2015年才成立的公司,仅用了5年时间就获得了超过7亿活跃用户,市值一度超过1000亿美元。抖音电商更是后来居上,2023年GMV(商品交易总额)已突破2.2万亿元,相当于建立了一个相当于马来西亚全国GDP体量的经济体!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场悄无声息却又惊天动地的消费革命。

实体零售的至暗时刻

电商的繁荣是建立在实体零售的衰退之上的。走进城市的传统商圈,萧条的气氛扑面而来。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报告,2023年全国百货业同比下降11.3%,是所有零售业态中跌幅最大的。知名百货品牌王府井、大洋、百盛、茂业等,近五年来已关闭超过400家门店。就在前几个月,有着31年历史的济南贵和商厦也宣布闭店,当地人纷纷前去"告别",泪洒商场。



更惨的是中小实体店。据商务部统计,疫情三年间,全国超过380万家实体门店永久关闭,其中服装、鞋帽、小商品等传统零售业态占比超过60%。

新零售的狂欢与隐忧

说到直播带货,不得不提这个近年来爆发式增长的新物种。"买它买它买它!""OMG,这也太划算了吧!"这些洗脑式的话术,伴随着主播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已经成为许多中国消费者每天的"必修课"。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到3.7万亿元,同比增长35%,预计2025年将突破8万亿元。这个诞生仅7年的新业态,已经占到了全国零售总额的近10%!

直播带货的吸金能力令人瞠目。2023年"双11"期间,李佳琦一场直播的销售额就超过50亿元,相当于一个中型百货公司全年的销售额。"疯狂小杨哥"的一场3小时直播,卖出近2000万件商品,GMV超过15亿元。



从"制造"到"直播",这种转变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中国经济的变迁。从前,我们自豪地说"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如今,我们似乎更擅长的是"中国直播"引领消费。

这种转变背后反映的,不仅是个人职业选择的改变,更是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从依靠实体制造业拉动GDP,到越来越依赖虚拟经济和消费驱动增长,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经济正在"空心化"?



虚火太旺?虚拟经济背后的隐忧

电商和直播固然繁荣,但其背后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是就业结构的变化。根据人社部数据,2020-2023年间,制造业就业人口减少了276万人,而同期电商相关就业增加了312万人。表面上看总体就业没有下降,但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国家真的可以靠"直播带货"支撑经济吗?一个人人都在卖货、没有人生产货的社会,最终会走向何方?

其次是对实体经济的挤压。电商平台通过烧钱补贴、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导致许多中小实体企业无法生存。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产业链的脆弱化。在太多资源涌向电商和直播等虚拟经济的同时,制造业投资相对不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速为2.5%,远低于同期服务业投资的9.3%。如果制造业基础持续弱化,即使电商再发达,也会面临"无米之炊"的困境。

实体店的自救

面对电商的冲击,实体零售并非束手待毙。许多实体企业开始积极转型,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

盒马鲜生是一个成功案例。这种集超市、餐饮、线上配送于一体的新零售业态,让实体店焕发出新活力。消费者既可以现场挑选食材,也可以通过APP下单,享受30分钟送达服务。据悉,盒马的线上订单已占总销售额的60%以上,单店年销售额可达1亿元,是传统超市的3-5倍。



无印良品、优衣库等品牌也通过"全渠道零售"策略实现逆势增长。消费者可以在线上浏览商品,在实体店体验,然后选择最方便的购买和配送方式。优衣库中国区2023财年销售额增长12%,而同期大多数服装品牌都在萎缩。



传统百货也在转型。上海新世界大丽宫引入沉浸式体验、主题餐饮、文化活动等"非购物"元素,将购物中心变成"城市客厅"。2023年客流量同比增长18%,其中年轻消费者占比提升了15个百分点。



这些成功案例表明,实体零售的未来在于提供电商无法替代的体验和服务,以及与线上渠道的深度融合。正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所说:"未来的零售不是线上或线下,而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

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

事实上,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赋能的。随着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海尔的COSMOPlat平台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个平台通过连接用户和制造资源,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既提高了制造效率,又满足了个性化需求。目前该平台已覆盖15个行业,服务企业超过50万家,形成了"虚实结合"的产业生态。



在农业领域,数字化也在发挥重要作用。拼多多的"农产品上行"计划,通过电商平台直连农户和消费者,帮助农民增收。2023年,平台农产品交易额超过4000亿元,带动300万农户增收。



经济繁荣的根基仍在实体

尽管电商和直播如此火爆,但我们不能忘记一个基本事实:所有的虚拟经济活动,最终都要落脚到实体经济的支撑上。

没有制造业生产的商品,电商平台将无物可卖;没有实体经济创造的就业和收入,消费者将无钱可花。回顾世界经济史,那些长期繁荣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拥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基础。



对中国而言,维持合理的实体经济比重尤为重要。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制造业不仅是就业的主要来源(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口超过2亿),也是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排斥数字经济的发展。未来的繁荣,很可能来自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形成"虚实结合、相互赋能"的新经济形态。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保持清醒,既不能盲目崇拜虚拟经济,也不能固守传统实体模式,而是要积极探索二者融合的新路径。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籍华人在上海病逝,几百万遗产无继承人!或将收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

美籍华人在上海病逝,几百万遗产无继承人!或将收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6 21:14:37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娱乐团长
2025-11-16 15:45:42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十三级台阶
2025-11-15 18:14:37
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第三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生态环境部
2025-11-15 15:05:05
高市早苗挑衅之际,中国海警赴钓鱼岛领海巡航 专家解读来了

高市早苗挑衅之际,中国海警赴钓鱼岛领海巡航 专家解读来了

环球网资讯
2025-11-16 20:10:06
网红“橙子姐姐”被曝在柬埔寨与亲友失联超48h,其男友“龙哥”电话停机并同步失联

网红“橙子姐姐”被曝在柬埔寨与亲友失联超48h,其男友“龙哥”电话停机并同步失联

观威海
2025-11-16 10:06:03
韩国政府宣布:中国排日本前面

韩国政府宣布:中国排日本前面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6 15:34:27
赴日旅行警告发布之后,不少游客因无法退票选择继续旅行

赴日旅行警告发布之后,不少游客因无法退票选择继续旅行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6 01:55:20
连美驻日大使都出动了,薛剑总领事遭围攻,若被驱逐必对等回应

连美驻日大使都出动了,薛剑总领事遭围攻,若被驱逐必对等回应

boss外传
2025-11-16 00:00:03
大结局要来了?泽连斯基,下命令了!

大结局要来了?泽连斯基,下命令了!

大嘴说天下
2025-11-15 21:36:57
“公园”成“私园”背后:委托管护解除后,南京二桥公园仍被私人占有十年,“看管人”如何成为“占有人”

“公园”成“私园”背后:委托管护解除后,南京二桥公园仍被私人占有十年,“看管人”如何成为“占有人”

红星新闻
2025-11-16 15:13:16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6 15:18:51
3-2,96分钟绝杀,世界第62逆转世界第37,进附加赛,匈牙利出局

3-2,96分钟绝杀,世界第62逆转世界第37,进附加赛,匈牙利出局

侧身凌空斩
2025-11-17 00:06:27
全运会不和谐一幕:孙颖莎2-4无缘金牌 比输球可怕是现场粉丝狂热

全运会不和谐一幕:孙颖莎2-4无缘金牌 比输球可怕是现场粉丝狂热

侃球熊弟
2025-11-16 22:28:50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6 00:45:56
八路军和新四军那么厉害,为何不去打淞沪会战?

八路军和新四军那么厉害,为何不去打淞沪会战?

《中国国家历史》
2025-11-14 22:31:25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第一波制裁来了;关键时刻,中日海军隔空对阵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第一波制裁来了;关键时刻,中日海军隔空对阵

时时有聊
2025-11-16 13:56:02
害怕了?!他们连忙甩锅

害怕了?!他们连忙甩锅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6 20:22:21
毛新宇少将完爆蒋友柏!

毛新宇少将完爆蒋友柏!

沈述慢撩
2025-11-16 21:35:33
中国,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枪?

中国,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枪?

钧言堂
2025-11-15 21:29:43
2025-11-17 02:04:49
说宇宙 incentive-icons
说宇宙
我们永远不能停止对宇宙的思考
1736文章数 53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艺术
健康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亲子要闻

一分钟教你判断孩子的咳嗽代表什么

艺术要闻

这些获奖摄影作品,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军事要闻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