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齐白石刻寿山石兽钮闲章
印文:吾侪闲草木。
边款:白石翁。
说明:此方印章以寿山石而制,印面正方,顶端有圆雕攀爬的瑞兽钮,其圆目粗眉,尖耳斗面,阔鼻獠牙。身躯扭动,肢爪强健有力。侧面楷书边款“白石翁”,印面篆书“吾侪闲艹木。”白石翁即近代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齐白石大师之号,印文以“冲刀法”一气呵成,不加修饰,若天然石裂,斑驳稚拙,足具金石韵味。印文中的“吾侪”即“我辈”之意,用草木自喻,体现出白石老人慕求闲适平淡的出世心境。
尺寸:高:5.5cm 长:3cm 宽:3cm
作者简介: 齐白石(1863~1957),名璜,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寄居北京。书画篆刻艺术大师,曾任全国美协主席。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和平奖。年逾九十尚作画不辍,为现代世界著名画家之一。
![]()
方寸间的草木心:齐白石「吾侪闲草木」寿山石兽钮闲章的艺术哲思
——从刀法、意象与文人精神解读一代宗师的篆刻世界
一、金石之魄:兽钮形制与冲刀法的视觉张力
这方高5.5厘米的寿山石兽钮闲章,以圆雕瑞兽钮为视觉焦点。瑞兽的“圆目粗眉”“阔鼻獠牙”与“扭动身躯”的造型,融合了汉代辟邪的雄浑与民间艺术的朴拙,体现了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理念。印面篆书“吾侪闲艹木”五字,以典型的齐氏“冲刀法”刻就——刀刃直入石料,单刀推进形成的崩裂线条(如“艹”部如斧劈的斜向刀痕),呈现出“天然石裂”般的斑驳感。这种刀法源自其木雕功底,亦受《天发神谶碑》方起尖收的笔意启发,在“不加修饰”中达成“稚拙而凌厉”的金石韵味,与同时期“不才甘命舛”(2025年西泠拍品)等闲章一脉相承。
![]()
△近代·齐白石刻寿山石兽钮闲章(局部)
二、草木之喻:印文内涵与文人心境的互文
“吾侪闲草木”以草木自况,暗含三重精神向度:
- 隐逸之志:典出《庄子》“草木自寇”的哲学隐喻,呼应齐白石晚年“衰年变法”后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类似意境亦见于其“悠然自娱”(田黄石太狮少狮钮印)、“落花”(鸡血石印)等闲章,构成其“出世心境”的符号系统。
- 生命观照:草木的枯荣无常,恰似白石“年逾九十作画不辍”中对时间性的思考。边款“白石翁”三字楷书,凝重如碑,与印文的流动感形成张力,暗喻艺术家对永恒与瞬息的辩证。
- 文人交际:此印或为赠友之作(类比其赠张学良“鲜衣怒马少年时”印),以草木谦喻,既显风骨,亦含共勉。这种“以物喻人”的手法,在齐白石为曹锟刻“刚健笃实辉光”印中亦有体现,彰显其“艺术无阶级”的包容性。
![]()
△近代·齐白石刻寿山石兽钮闲章(局部)
三、跨时空对话:齐白石篆刻的现代性启示
- 技术革新:齐氏将木雕的立体思维引入篆刻(如兽钮的肌肉动态),打破传统印钮程式化倾向。其“单刀直冲”技法(见于“立翁长寿”印)甚至启发了当代实验篆刻的“破坏性创作”。
- 市场价值:同类寿山石子母兽钮闲章(1.9×1.9×5cm)在2025年西泠拍卖以超估价成交,印证其“金石味”审美在收藏界的持久影响力。
- 文化符号:印文中的“闲”字,既是对传统文人“闲章不闲”功能的延续(如赵之琛“补罗迦室”印),亦成为当代“慢生活”理念的艺术投射。
结语
这方5.5厘米高的寿山石章,既是齐白石“三百石印富翁”称号的微观注脚,亦是中国艺术“以小见大”传统的巅峰呈现。兽钮的力与印文的柔、刀法的烈与意境的淡,在方寸间达成完美平衡,恰如白石老人所言:“世间事贵痛快,况篆刻风雅事也!”今日重读“吾侪闲草木”,不仅是对一位大师的致敬,更是对一种生活哲学的当代唤醒。
:本文综合齐白石多件篆刻作品(如“鲜衣怒马少年时”“不才甘命舛”等)的技法与文献记载,结合2025年最新拍卖市场动态,从艺术史、哲学、收藏三重视角展开分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