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3月21日这一天,有一辆列车停靠在了北京火车站。定睛一看,这辆列车是来自沈阳的12次特快列车。而这辆列车,很不一般。
![]()
不卖关子了,这辆列车不一般在列车上的人。因为在这辆列车上的,正是最后一批特赦的293名战犯。而国民党著名将领黄维,就在其中。
能够被特赦,黄维感到激动无比。值得一提的是,黄维还是这293名战犯中的第一名。怀着感恩的心情,黄维代表大家给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
当然,黄维被特赦,最高兴的除了他之外,还有他的家人。尤其是苦等黄维几十年的蔡若曙。丈夫特赦出狱,蔡若曙高兴地流泪不止。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蔡若曙从居住的上海来到了北京。组织上对黄维一家也非常关心,特意在前门饭店设宴安排。在这里,黄维和蔡若曙相见了。夫妻两人久久无言,因为太激动也说不出更多的话。
简单寒暄后,黄维和蔡若曙坐下休息。刚坐下没多久,黄慧南来了。黄慧南是黄维和蔡若曙的女儿,虽然和爸爸见过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黄维和黄慧南还是彼此很关心的。
![]()
见到爸爸后,黄慧南有一些尴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当然,更多的是高兴,黄维和家人团聚后,更加明白自由和亲情的可贵。
于是,黄维当场拜托工作人员代他联系中央,希望中央可以同意他一个心愿,就是让他带着家人回到江西老家安度晚年。这个心愿,中央并未同意。
没同意的原因,倒不是因为黄维的请求过分或者有什么不合适。而是中央出于帮助黄维早点适应外界的想法,于是决定让黄维留在北京工作,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享受政协委员待遇。
这是最好的安排!黄维当然愿意,只不过他特赦出狱不敢奢求罢了。如今中央主动提出安排,黄维自然是愿意和高兴的。就这样,黄维一家留在了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黄维在特赦出狱后,整日里是洋洋得意,甚至得意的有一些令人不得不注意到。面对父亲这种有些“狂野”的表现,黄慧南也为父亲解释:
原因有二。
![]()
黄维之所以整日里洋洋得意,一来是因为中央对他的关怀,安排他留在北京,这让黄维觉得自己被原谅了,心情很放松;二来则是和黄维的妻子蔡若曙有关。
第二个原因,需要好好解释。黄维之所以得意,是因为他的妻子蔡若曙一直没有改嫁,一直在等待他出狱。妻子的忠贞和善良,让黄维感到很是自豪。
确实,当时的许多战犯在入狱后,他们的妻子都改嫁了,因为认为丈夫不可能再获得释放。而蔡若曙这么苦苦等了20多年,这份坚持和诚心,实在令人感动。
因此,黄维自从出狱后,整日里洋洋得意,他特别高兴蔡若曙可以等着他。而黄维还是太粗心了,他并没有注意到妻子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蔡若曙确实等了黄维这么多年,但是这些年,蔡若曙的绝望也可想而知。前前后后特赦多少次,每一次都没有黄维的名字。蔡若曙的希望一次次落空。
![]()
人最怕的,就是失去希望。蔡若曙因为巨大的打击和失望,精神上和身体上都越来越差。之所以还能等到黄维特赦,完全是因为靠着药物维持和治疗。
黄慧南记得很清楚,妈妈因为吃药太多的缘故,总是会幻听、幻觉。这让蔡若曙的精神总是处于高度紧张。正因如此,蔡若曙出问题了。
1976年春天的一天中午,黄维忽然发现一向喜欢午睡的妻子不知去向。一瞬间,黄维意识到坏了。于是黄维立马外出去寻找妻子。
等来到护城河附近,黄维发现妻子掉下了河水。着急的黄维立马跳下水去救妻子,可是跳下去的那一刻,黄维才想起来自己不会游泳。
好在,河水两岸有许多人,会水的年轻人下水将黄维和蔡若曙都救了上来。黄维没有出事,只是呛水了。但是蔡若曙,心脏却永远停止了跳动。
![]()
妻子的离世,带给了黄维太大的打击。黄维重病了一场,险些随着妻子一起去了。妻子去世后,黄维也陷入了深深的内疚,是自己没有在乎妻子的感受和身体,才让她走上了不归路。
毫无疑问,蔡若曙是一个非凡令人惋惜的女性。与丈夫重逢一年后,蔡若曙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令人悲伤,但是她的选择,外人无权干涉。
或许是因为受到了妻子离世的打击,黄维的性情也变得古怪起来。最显著的一点就是非常较真和直接。当然,黄维原本就是这样的性格,只是更甚罢了。
而黄维的较真,体现在他对待外人这一方面。对待其他人还好,但是有两个人,黄维却坚持不和他们多说一句话。很多人劝他如今已经特赦,没必要较真当年的事情,但是黄维依然坚持不和这两人说话。这两人分别是:
郭汝瑰和廖运周。
![]()
黄维不理郭汝瑰是因为当年他被中野和华野包围起来,和蒋介石改变了作战计划有关。而郭汝瑰,正是劝谏蒋介石改变计划的那个人。
黄维不理廖运周,是因为当年淮海战役中,廖运周是他信任的部下。但是在阵前,廖运周突然率部起义,乱了他的阵脚,让他被俘。
尽管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是黄维依然对这两人耿耿于怀,总觉得是他们两个人让自己被俘。所以见到两人后,黄维梗着脖子就是不主动说话打招呼,也是让人无奈。
还有一件事情,足可以说明黄维的较真。在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后,黄维负责整理许多战史资料。在整理资料中,黄维看到了一篇文章,是这样说的:
邓演达的死和陈诚有关,因为是陈诚告密,所以才把邓演达害死了。
![]()
作为土木系的人,黄维非常了解这件事情,邓演达的死和陈诚绝对没有关系。黄维之所以较真,和陈诚没关系,和自己是土木系也没关系,只和真相有关。
于是,黄维当即亲自写了一篇文章,表达对这个说法非常愤怒,这完全是假的,必须要进行纠正。为了找到事情的真相,黄维花了小半年时间,到处查资料核实以及走访亲历者。在采访中,黄维终于找到了真相,证明了他说的话是真的,这个消息是假的。
黄维的较真,也可以说是认真的过了头。但从这些细节中足可以了解到黄维是一个怎样的人。外界常说一板一眼的书呆子黄维,确实是名不虚传了。
除此之外,在负责文史资料的过程中,还有一件事情足可以说明黄维的较真。在1980年年初,当时打算出版一本以国军观点来叙述的关于淮海战役的书。
黄维作为亲历者,自然非常感兴趣,主动表示愿意负责。在负责起来后,黄维首先提出第一个建议,表示书的名字不能叫做淮海战役,而是徐蚌会战。
![]()
这是因为关于淮海战役,国民党这边就是称呼徐蚌会战。既然要以国军观点来看,那么必须叫徐蚌会战。这一点,黄维非常之坚持。
从这些故事中不难看出黄维的个性。得意代表着黄维的直接,生气代表着黄维的执拗,较真代表着黄维的坚持。相信大家,对黄维有了更深的了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