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馆,感受科学无穷的奥秘;在艺术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在AI自习室,领略科技感十足的学习之旅……近日,成都新津为明学校三馆齐开,科技馆、艺术馆、AI自习室正式亮相,学生们又多了几个新“趣处”。
“神秘感”拉满!科技馆启航即出圈
科技馆一出圈,就成为学校新晋顶流,同学们流连忘返。
![]()
跨入科技馆大门,便已开启了一场探索宇宙与科技奥秘的奇妙之旅。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空展示区域。抬头望去,璀璨的星系仿佛触手可及。那深邃的蓝色、神秘的紫色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宇宙的浩瀚与壮美。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太阳系各大行星的精致模型,它们有序地运转着。
![]()
一旁的航天模型区,从早期的火箭模型到现代先进的航天器,每一个模型都凝聚着人类对太空的向往与探索精神。这里还讲述着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助力每一个怀揣航天梦的学生在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
![]()
科技与教育完美融合“创客实验室”,全息课程让你置身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中,轻松掌握复杂的知识。
还有VR课程。戴上VR设备,自己仿佛就是宇航员。体验登陆月球的奇妙感觉,看清月球表面的坑洼与寂静。穿越小行星带,仿佛置身于一场惊险刺激的星际冒险,还能体验到嫦娥奔月的震撼瞬间,以及空间站交会对接的精密与神奇。
无人机课程,在这里可以学习无人机的原理和操作技巧,通过编程让无人机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
说起科技,自然少不了机器人。科技馆里设置的机器人课程,让冰冷的机械变得灵动起来。在了解机器人构造和编程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亲手组装和调试机器人,让它们完成各种任务。
艺术与科技奇妙融合 让人眼前一亮
传统文化中的戏帽、云肩、飞天、变脸与现代AI、航天等科技元素融合,又是一幅什么景象?
![]()
穿过一条艺术长廊,历史名家及作品跃然墙上。进入艺术馆内,一步一景,目之所及皆画卷。这里,是新津为明学子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素养的艺术殿堂。
![]()
![]()
艺术馆中,非遗主题绘画、传统手工艺作品琳琅满目,执羽舞、绒花体验等非遗艺术工作坊热闹非凡。特别是互动区里,同学们正拿起画笔,在水写布上书写。当笔尖落下,一行行脍炙人口的诗文,跃然纸上。
![]()
源自唐代的传统手工艺——绒花,以蚕丝塑形,寓意吉祥,曾是宫廷与民间的典雅饰物。如今,这项非遗技艺借由“扭扭棒”焕发新生。这里,花瓣层叠的牡丹、绽放的玫瑰、发簪、胸针或摆件,无不诉说着非遗技艺的浪漫与轻盈,走入日常生活。
![]()
墨韵千年的书法区,是历史与现代的巧妙融合,悬挂的卷轴,有着历史的痕迹,像一条流淌千年的文化长河。展区一侧陈列着师生作品组成“墨韵长廊”。从古老的非遗书扇,到楷书方正挺拔的脊梁,每一笔都藏着先人的智慧。墙上的一幅幅书法作品中同学们的笔尖仿佛还在纸上舞蹈;发人深思的诗文内容让我们触摸到刚正不阿的文人风骨。
AI自习室 为学生自主学习赋能
AI自习室,坐满了小、初、高不同学段的学生,大家都盯着各自的学习机,忙着刷题。
学生们面前的一体机,就是他们学习道路上的得力“学习搭档”。只需轻轻开机,设备操作指南便会呈现在眼前。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任何问题,值班老师就会来到身边,第一时间为大家答疑解惑。
![]()
AI自习室不仅仅是AI设备的集合,更是思维碰撞、灵感迸发的起点。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借助"豆包"拆解复杂的难题,让繁琐的问题变得条理清晰;利用"DeepSeek"梳理混乱的思路,在知识的迷宫中找到正确的方向;通过"Kimi"规划学习目标,让每一步努力都有明确的方向。
![]()
科技赋能学习的AI自习室,是为同学们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学习空间。“每日分多个时段开放,每次不超过两小时。”值班老师介绍,周末也会同步开放,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或周末,来这里沉浸式学习。“当然,我们也会有老师时刻监管。”
此次,成都新津为明学校科技馆、艺术馆、AI自习室同时开馆,是学校在创新方面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推动科技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