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年考研界和研究生圈里出现了很多“反常”的现象:
一是考研报考人数持续下降,好像考的人越来越少了;二是越来越多研究生吐槽自己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没有offer。
![]()
*图源网络
这些好像在告诉我们一件事:考研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
甚至还有网友预测,大胆预测26考研报考人数会暴跌
![]()
*图源网络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读研的意义还大吗?读研还能帮我找工作吗?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考研红利期已经过去?
大家回想一下,在10年前的今天,听到“研究生”这三个字,心中会是极其崇拜的。
那时候,研究生学历还是非常值钱的,考公竞争压力小,工作可选择的多。
到了今天,一切的变化,都在让我们承认一点事实:读研的红利好像已经没了。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 研究生扩招,学历出现贬值
近几年,研究生年年扩招,逼得很多就业岗位门槛变高。以前只需要本科的岗位,现在也基本上要研究生起步。
比如山西康乐幼儿园公开招聘2名博士研究生。看到没,是幼儿园要博士!
![]()
*图源网络
02 研究生offer获得率低于比本科生
去年的就业大环境真的不好,比如智联招聘发布的关于《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中显示:
硕博学历应届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44.4%,较去年下降12.3%,且低于本科生的45.4%。
![]()
*图源网络
有一半以上的研究生都没有找到工作,可以说,2024年研究生成了就业最难的一年。
并且,普通家庭的孩子已不能通过读研打破阶级壁垒,“小镇做题家”通过做题改变命运已经成为过去。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读研这件事情承载着研究生本人以及整个家庭的期待,大家都期待孩子可以在研究生毕业后找到不错的工作、改变命运。
而现实却啪啪打脸!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好的单位的岗位数量却并没有增加,普通家庭的研究生,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都很不容易。
真的就像之前很多人说的那样“寒门再难出贵子”。
还有必要考研吗
那么,考研真的不值得了吗?小编认为不是的!
一方面来说,当岗位要求水涨船高,研究生学历成为标配,大家是不是更得拥有一个?
另一方面来说,研究生持续扩招,但扩招主要集中在双非院校,985/211的研究生变得更难考了,它们的含金量还是在的。
之所以会有很多人认为“研究生不值得考”,是因为“值不值”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这句话是需要搭配前提条件的。
很多人觉得不值得的前提条件,比如说:本科院校是985/211,双非研究生值不值得考?
确实本科是“985”或者“211”院校,考研再选择“双非”院校的话,可能会觉得没啥用。
但如果,你本科本来就是普通二本或者三本乃至于“专升本”,那么,考研考“双非”院校,小编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除吃之外,很多人觉得不值得的前提条件还有:公务员考试上岸了,同时上岸双非研究生,值不值得读?
这种情况下,可能读个“双非”院校真的不是什么必需品。
毕竟近几年就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读了“双非”硕士以后毕业出来仍然需要面对工作难找的现状。
但是相反地,如果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说目前的能力也找不到好工作,那么小编认为提升学历永远不会错。
并且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公,向来都是“学历>学校”。
即便是投简历找工作,岗位里会有对“学历”的要求,但基本都没有对学校的要求(极少数会要求“985”、“211”大学或者“双一流”大学,但也不会具体到什么院校)。
虽然,考研的红利可能变小了,但需要注意,考研的风口确实也来了!
26考研是风口的原因
首先,关于26考研报考人数推测方面:26考研报考人数可能还会下降!
我们可以看到,在2023年之前,国考和考研报名人数都在稳步增长,而在2024年时,国考和考研报名人数总和稳定在了730万人左右。
而在2025年的报名中,考研报名人数下降50万,国考报名人数增长了近40万,同样稳定在总报名人数730万左右的状态。
![]()
*图源网络
可以看出来,虽然2024、2025考研人数均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躺平了,反而是考生们的选择更加理智了,会综合自身和环境,选择更加适合自己/有利的选项。
并且26年的就业环境依旧如此,甚至可能更加严峻,预估26国考报名人数还会继续上涨。
那么在两者总报名人数逐渐稳定的情况下,26考研报名人数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除了26考研报考人数之外,还有一些信号,证明了26考研是风口。
新增1924个硕士点开始招生
去年,国务院官宣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在这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中,有小部分已经开始在25考研进行招生,但大部分还没有,基本都会在这两年投入招生。
![]()
其中,除了985、211新增之外,还有唐山师范学院、运城学院、德州学院等高校,新增的硕士点,涉及理、工、农、医、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
对只想要刷学历,把读研当作考公跳板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个捡漏的好机会。
考研招生环节更加规范统一
从考研科目上看,专业课改统考成了大势所趋,现在很多专业课都加入统考/联考大军,让所有人都回到同一起跑线上,会更公平。
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统考专业课名单:
![]()
*图源研招网
在考研流程上,一志愿复试时间统一化。让所有院校在4月8日前完成复试工作,避免调剂开始了,复试还没出结果的情况。
![]()
*图源研招网:2025年研招规定
而且调剂方面,也更加公平规范了:统一信息发布的时间、平台,防止部分学校“抢跑”,都是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等,保证调剂过程公平。
统一调剂信息发布平台:各高校都需在研招网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调剂”板块发布;
![]()
*图源研招网:2025年研招规定
统一调剂信息发布时间:不得早于3月28日;
统一调剂正式开始时间:从4月8日起,不得“抢跑”;
复试内容更加注重综合能力
在25考研研招管理规定的在第四十七条中,特别增加了既要注重考生的学业知识,也要注重考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既要注重考生的考试成绩,也要注重考生的一贯学业表现。
并且在面试组织上,25考研很多高校都坚持“三随机”管理: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考核组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等机制。
![]()
*图源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可以说复试过程更阳光,也不用再煞费心机去联系导师了。
25考研难度过高,26将触底反弹
近几年考研的题确实是越来越难了,而且考核也更加灵活。
往年虽然也难,但今年有些院校的复试单科线甚至掉到了30分,真的是太夸张了。
![]()
*图源广西大学研究生院
这么低的分数线,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26不至于再这么抽象下去了。
并且,在经济萧条、就业环境疲软的这几年,工作不再好找,但读个研至少能提升学历,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
最后,小编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分析自己的情况,不要盲目跟风,坚定选择,一直走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