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于东来再次发声,说出一句让整个零售圈都愣住的话:“希望与胖东来彻底脱离关系,资产将全部留给团队。”消息一出,评论区几乎炸了。
有人感动,说他“真正做到了无我”;也有人质疑,说“看起来太潇洒,未必真放得下”。但这句话背后最该被关心的,并不是“于东来会不会走”,而是“他一旦真走了,胖东来会不会散”。
说白了,这是一个关于“去创始人化”的终极问题:一家几乎完全靠创始人人格牵引的企业,在那个核心意志退出之后,还能不能像原来那样,一点点、一寸寸地打磨服务质量。
![]()
【来自于东来抖音截图画面】
胖东来不同于那些靠烧钱铺市场、靠并表上市维持资本热度的快公司,它既不扩张,也不上市,靠的是门店一个货架一个货架磨出来的细节。宁可错过生意,也不放过一句服务用语的语气词。这种“变态细节”,背后真正的推手,就是于东来这个人。
而这个人一旦离开,就像一个极限运动团队,失去了唯一一个能翻越断崖的人,其他人虽然还在,但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最可怕的不是无人顶替,而是有人顶替但没人信服。
过去几年,于东来在公司内部从未推行所谓“接班人”制度,也没有设立董事会或治理体系意义上的集体决策机制。一切仍然围绕他展开,问题来了、方向模糊了,最终的判断总是来自他个人的情绪、经验、甚至当时的直觉。
在这种机制下成长起来的高管团队,其实更像是一群“有执行力但不一定有主见”的信徒。他们习惯了对“于总怎么说”的体察,也习惯了以“别让于总失望”作为道德边界。问题是,一旦没有“于总”这个参照系,这套内驱力机制还能撑得住吗?
![]()
【创始人一走,魂会不会散。这种观点,众多网友也是如此担忧】
很多人没注意一个细节:于东来这次不但说“我走”,还说“不带走一分资产”。听上去是大气,背后却隐隐透出一丝“去彻底化”的决绝。
资产全部留给团队,听起来像是“利益下放”,但这种安排如果没有对应的“文化接续机制”,其实非常危险。因为一个企业如果只交出钱,却没有把“为什么这么花钱”的逻辑交代清楚,就等于把一辆没有方向盘的车丢给别人开。
历史上类似的案例不少。宗申集团创始人左宗申原本打算交棒,却因为子女不愿接班,企业至今仍由其亲自掌舵;力帆集团在创始人尹明善退休后迅速崩盘,接班人问题沦为空转。很多创始人愿意退,但退得太快,留下的团队根本没有内生节奏,等于“苗还没扎稳,铲子已经拔了根”。
胖东来目前的所谓“复制机制”,主要是靠内部的“总裁班”分享、公开课示范,以及创始人本人对一线门店的巡回带教。这种方式的确能短期复制风格,但它是一种“以人带制”的方式,而不是制度本身可复用。
![]()
真正的问题在于:如果没有人带,制度还能不能自己转?
胖东来之所以成为例外,不是靠低价,不是靠规模,而是靠细节。员工站姿、货架角度、语气停顿,每一项都有标准,这种标准的执行,靠的是一线员工的文化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是“看着于总在门店里走、在群里发语音、在会议上亲自演”的情境氛围中生成的。
一旦这些情境断了,文化就容易变成“故事”,而不是“行为”。换句话说,如果文化只能被讲述,而不能被行动复现,那它就已经不是文化了。
外部舆论的期待也是一把看不见的刀。公众已经把胖东来当成“良心企业的标杆”,任何一个细节出问题,都会迅速被放大成“创始人一走,魂就散了”的话柄。远比竞争对手的攻击更难抵御。
与此同时,行业内部其实也在看热闹。所有人都在等:脱了“于东来”这张皮,胖东来还剩多少肉。如果这个老牌样板企业一旦走样,那些本就半信半疑的同行,估计连最后一点“良心经营”的念想都要打包扔掉了。
![]()
所以,现在的问题并不是“团队能不能管好资产”,而是“这套文化,能不能在沉默时依然生效”。
一个真正有自循环能力的组织,不该依赖于某个人的语音发言,而应具备“无人看管时依然能走正”的内驱力。这需要清晰的行为守则、动态的纠偏机制、非人格依赖的激励结构。说白了,就是不能靠感动,而要靠系统。
如果未来胖东来能做到:没有于东来,货架还摆得整整齐齐,员工还能心甘情愿微笑服务,投诉仍然在三小时内响应——那这家企业才算真正有了“脱胎换骨”的资本。
一位零售老兵私下说得很直接:一个组织的试金石,不在于创始人在不在,而在于“创始人不在时,组织的动作还像不像话”。
真正值得紧张的是,他一旦真走,谁来接手那套“非标准、高容错、强个性”的体系?接得住吗?接得稳吗?接完之后,是“还有于东来的影子”,还是“变成第二家无趣的商超”?
真正的答案,要到他真的站到门外那天,才会揭晓。而那个时候,胖东来面对的,就不再是“怎么维持”,而是“怎么活出第二人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