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

0
分享至



▌1962年5月19日,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与世长辞。他领导下的清华大学和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培养了无数顶尖学者,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彻底结束: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谨分享此文纪念梅老。

纪念梅贻琦

一生清华,一世清白

文:梅玉荣

就任于危难之际

1889年12月29日,梅贻琦出生于清末家道中落的诗书世家。他自幼熟读经史,且善背诵。

1904年,梅贻琦进入南开学堂,因品学兼优,颇得张伯苓赏识,1908年被保送至保定高等学堂。

第二年,他以第六名的优秀成绩被录取为第一批清华招考的留美公费生,赴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攻读电机专业。



梅贻琦(中坐者)在美国

1914年,梅贻琦毕业回国,1929年应邀回母校执教。

他到清华教书时,学校并不景气,报名人不太多,例如录取150名学生,报名不过400人左右。他先后担任教务长等多种职务。

1931年,梅贻琦正式出任清华校长,可谓就任于危难之际。那时国内形势风雨飘摇,学潮动荡,清华师生赶校长、撵教授是家常便饭,校长在任时间都不长,但梅校长却深得学生爱戴。

无论什么时候,清华学生的口号都是“反对×××,拥护梅校长”。有人问梅贻琦有何秘诀,他风趣地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梅(霉)吧!”

梅贻琦曾在就职演说中道:“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个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

此后不到十年时间,清华大学便声名鹊起。



梅贻琦(左二)

▌崇尚体育,礼遇教师

留学欧美的经历影响了梅贻琦,他接纳了希腊人崇尚体育的精神。

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瞧不起体育,曾把体育课的学时和任课教师砍去一半,把享有声誉的马约翰教授降格为“主任训练员”。

梅贻琦到任后,则给予他和其他系科教师同等的职称和待遇。不久清华获得“体育大校”的美誉。

梅贻琦治校期间,校务采用分层负责制,讲民主,又法度严明。

他在主张学术独立、自由教育的同时,审时度势,极力推行通才教育。他认为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大学重心“应在通而不在专”,以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为宗旨。

同时,礼遇教师也是清华得以兴旺的重要因素。

梅贻琦曾亲自到火车站接赵元任先生。他和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一直保持着诚挚的友谊”。

最有影响的事例是对华罗庚的“三破格”:

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先做小学教员,后为店员,被梅贻琦破格录入清华大学;又破格从一名系资料员转升为助教,被允许修习大学课程,并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最后又破格未经讲师、副教授阶段而被聘为教授。



左起:查良钊、胡适、梅贻琦、黄钰生

▌谦逊含蓄,幽默寡言

梅贻琦为人重实干,平时不苟言笑,开会很少说话,人称“寡言君子”,有学生作一打油诗调侃其谦逊含蓄:

大概或许也许是,

不过我们不敢说,

可是学校总认为,

恐怕仿佛不见得。

一时被传为笑谈。实际上,如果非要他报告或讨论,其言语总是条理分明,把握重点,在许多人争辩不休时,他常能一言解纠纷。

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虽话少,却极富幽默感和人情味,有时偶发一语,便隽永深长耐人回味。

陈寅恪曾大发感慨:“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这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梅贻琦有两句话经常为人引用。

一句是“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

另一句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正是这“鱼水”之喻与“大楼大师”之比所包含的理念,成就了清华的辉煌。



▌西南联大的“船长”

1937年,国难当头,在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奉命迁往昆明成立西南联大时,寡言的梅贻琦讲过这样一段“高调”的话:

在这风雨飘摇之秋,清华正好像一条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畏缩,只有鼓起勇气,坚忍前进。

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到那时我们把这条船好好开回清华园,到那时他才能向清华的同人校友敢说一句“掌告无罪”。

建校初期,三人(另有南开的张伯苓和北大的蒋梦麟)共同主持校务,此后八年的西南联大主要校务工作由梅贻琦执掌。

在此期间,他凡事讲究民主,处理问题公正,并和众多教授一样贫寒。一次,家中来客,夫人韩咏华只得上街摆地摊,出卖子女幼时所穿衣服,得款10元用以待客。



左起: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

民间还盛传这样一件趣事:

西南联大办了一个教学质量高的附中,昆明市民都想把自己的子弟送到这所学校去读书,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女儿、梅贻琦的小女儿都报考了这所学校。龙云的女儿没考上。

曾给予联大许多支持的龙云,认为梅贻琦太不给面子,就派他的秘书长前去疏通。但秘书长不动,说:“我打听过了,梅校长的女儿也未被录取。”龙云顿时气消。

在战乱频频、校务繁重、生活艰苦的环境下,梅贻琦呕心沥血,管理井井有条,创造出联大“筚路蓝缕,弦歌不辍”的局面。

其高风亮节广受赞誉,被称为西南联大的“船长”。



左起:施嘉炀、潘光旦、陈岱孙

梅贻琦、吴有训、冯友兰、叶企孙

▌一生清华,一世清白

1946年9月,梅贻琦辞别春城,回到北京,继续任清华大学校长。

1948年底,傅作义将军息兵,共产党军政人员开始入驻北平。梅贻琦和当时许多大知识分子一样,面临着走还是留的选择。

周恩来和吴晗都曾表示希望他留下来,但梅贻琦还是选择了“走”,他对同在清华任教的吴泽霖教授说:“我一定走,我的走是为了保护清华的基金。假使我不走,这个基金我就没有办法保护起来。

后来,国民党政府再三邀请梅贻琦入阁,他维持了一贯的中间立场,他对新闻记者说:“不出来对南方朋友过意不去,来了就做官,对北方朋友不能交代。”最终婉言谢绝。



晚年梅贻琦

1955年,梅贻琦开始用清华基金会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也就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曾在这里就读。

梅贻琦因为一手奠定了台湾的清华基础,被称为“两岸清华校长”。

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大医院。他逝世两个星期后,人们打开他生前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面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清华基金的账目,一笔笔非常清楚。

这些账目不仅显示梅贻琦是清华基金的“守护神”,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没有动用半文钱,也显示他清白的一生。



梅贻琦生前最后之影像

梅贻琦葬于新竹清华大学校园内,取名为“梅园”,国内有校友集资栽种的花木,叫“梅林”。梅贻琦纪念奖章被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毕业生视为最高荣誉。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括了他与清华的不解之缘。由生到死,梅贻琦一生只干好这一件事:

奠定了清华的校格,提升了清华的声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一次,西贝贾国龙一反常态,罗永浩的一句话,给了他最后的体面

这一次,西贝贾国龙一反常态,罗永浩的一句话,给了他最后的体面

小丸子的娱乐圈
2025-09-16 19:34:53
广东初二男孩被5名同学围殴,父亲抡起铁棍将其中一名活活打死,判决结果出来后,网友不淡定了…

广东初二男孩被5名同学围殴,父亲抡起铁棍将其中一名活活打死,判决结果出来后,网友不淡定了…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2025-03-11 12:58:06
穆里尼奥将回斯坦福桥!马雷斯卡:绝对期待,他是切尔西的传奇

穆里尼奥将回斯坦福桥!马雷斯卡:绝对期待,他是切尔西的传奇

直播吧
2025-09-18 15:56:03
6年2.4亿!快船决定切割!伦纳德时代结束了

6年2.4亿!快船决定切割!伦纳德时代结束了

篮球教学论坛
2025-09-18 11:02:41
为了永留美国,在联合国大楼举牌抹黑中国的张晓宁,终于“圆梦”

为了永留美国,在联合国大楼举牌抹黑中国的张晓宁,终于“圆梦”

壹知眠羊
2025-09-14 19:11:45
小玥儿与爸爸的搞笑日常,大家都低估了汪小菲

小玥儿与爸爸的搞笑日常,大家都低估了汪小菲

暖心萌阿菇凉
2025-09-17 14:53:56
再见快船!新赛季内讧第一队诞生!对不起了哈登,总冠军又要没了

再见快船!新赛季内讧第一队诞生!对不起了哈登,总冠军又要没了

篮球扫地僧
2025-09-18 12:40:29
被63岁洋气奶奶美到,打扮不俗不夸张,简单大气很优雅,值得借鉴

被63岁洋气奶奶美到,打扮不俗不夸张,简单大气很优雅,值得借鉴

时髦范
2025-09-17 21:21:59
远离“造神”陷阱,央媒新闻报道,揭开了18岁全红婵的真实处境

远离“造神”陷阱,央媒新闻报道,揭开了18岁全红婵的真实处境

千言娱乐记
2025-09-18 07:49:40
“乔峰”一路走好!于朦胧去世仅 1 天,又一大咖又走上他的后路

“乔峰”一路走好!于朦胧去世仅 1 天,又一大咖又走上他的后路

律便利
2025-09-16 19:30:06
美国否定“台湾属于中国”,国民党表态了:台湾归属中国毫无疑义

美国否定“台湾属于中国”,国民党表态了:台湾归属中国毫无疑义

云舟史策
2025-09-18 07:26:53
美国大学研究发现:不吃南瓜和红薯的人,血糖一下就降了?可信吗

美国大学研究发现:不吃南瓜和红薯的人,血糖一下就降了?可信吗

王二哥老搞笑
2025-09-15 12:59:30
39亿“学费”,不要和流氓国家打交道

39亿“学费”,不要和流氓国家打交道

难得君
2025-07-23 14:46:04
邻居是女局长,一天下午她叫我去她家检查线路,我到她家后沦陷了

邻居是女局长,一天下午她叫我去她家检查线路,我到她家后沦陷了

乔生桂
2025-09-15 15:42:09
香港九龙塘豪宅里,李军被警察按在地上,仍死死扯着沈星头发嘶吼

香港九龙塘豪宅里,李军被警察按在地上,仍死死扯着沈星头发嘶吼

百态人间
2025-09-09 11:20:53
什么梗?“丝瓜汤”一夜之间刷屏,无数人瞬间破防

什么梗?“丝瓜汤”一夜之间刷屏,无数人瞬间破防

环球网资讯
2025-09-17 14:14:19
中国亮剑中东!反隐身雷达覆盖以色列,红旗9B部署埃及,美军慌了

中国亮剑中东!反隐身雷达覆盖以色列,红旗9B部署埃及,美军慌了

标体
2025-09-18 14:45:27
国资委定调力推央企重组整合 专家:未来五年五大领域或将提速重组步伐

国资委定调力推央企重组整合 专家:未来五年五大领域或将提速重组步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8:56:02
梁文锋点醒罗永浩

梁文锋点醒罗永浩

字母榜
2025-09-17 18:43:47
“精液”真的可以预防妇科疾病吗?医生直言:不要害羞,早知早好

“精液”真的可以预防妇科疾病吗?医生直言:不要害羞,早知早好

医者荣耀
2025-09-09 12:05:05
2025-09-18 16:07:00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6181文章数 117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2026届高校毕业生,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新6场招聘会

头条要闻

涉58亿美元出口 "欧盟制裁以色列"或难实施:德未同意

头条要闻

涉58亿美元出口 "欧盟制裁以色列"或难实施:德未同意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杨丞琳庆祝结婚6周年,与李荣浩撒糖

财经要闻

中企停止购买英伟达相关芯片?外交部回应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本地
手机
家居

上年纪的女人,别总穿运动鞋和恨天高,这样穿鞋子得体又优雅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手机要闻

苹果 iPhone 17 / Pro 系列首批预售新机已发货,明日正式发售

家居要闻

多维交集 简意雅情结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