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杨立新进人艺50年:北京人艺不能丢了「土腥味儿」

0
分享至

杨立新像一坛陈了五十载的醇酿,外表透着质朴劲儿,内里却沉淀出绵柔,这是北京人艺老戏骨才有的功夫——市井烟火与翰墨书香在岁月里勾兑得恰到好处。

杨立新说话时常带笑意,举手投足间流淌的幽默总能引发听者会心一笑,但谈及艺术时又眼中有光、始终谦逊,这种扎根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表演智慧,让他既能演绎普通人的柴米油盐,又能驾驭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在雅俗共赏中成就了独特的观众缘。


今年是杨立新进北京人艺50年,5月10日,作为北京人艺2025年“人艺之友日”活动之一,“我——不知道怎么说,著名演员杨立新的见面分享活动”举行。虽然杨立新笑言他“不知道怎么说”,但与现场观众聊起来却是妙语连珠金句频出,他的幽默顺着岁月的纹路自然绽开,不胳肢人,反透出暖意。一个人将偌大的首都剧场撑得能量满满,拉足氛围。

北京青年报“青睐”的二十位会员,在又一次的“拼手速大赛”中获胜而来到现场。活动结束后,他们纷纷感慨自己的幸运,直言“杨老师讲得太好了,这场活动很有意义,真是收获满满”。




“人艺之友日”杨立新打卡“北青”展台

想排出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戏愈发困难

1975年,不满18岁的杨立新踏进北京人艺大门,“如同学徒一般”,两年后,他领到工作证,正式成为北京人艺的一员,从青涩懵懂到逐渐上台演戏,一路摸爬滚打,不断成长。今年,是他进入北京人艺的第50个年头。一开场,他即用“五个一”来概括自己的人生:“一个妈,一个媳妇儿,一个儿子,在一个单位,干了一件事。”

在观众心中,北京人艺是品质与匠心的象征,《茶馆》《雷雨》《天下第一楼》等经典剧目,不仅在中国话剧史上占据殿堂级地位,更超越舞台,成为时代精神的缩影与中国话剧美学的标杆,许多观众将踏入首都剧场视为一场“文化朝圣”。

作为北京人艺的一员,杨立新深感自豪。他表示,北京人艺从建院伊始便立足北京,写北京、演北京、表现北京。尽管话剧发源于国外,但人艺始终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这条道路走对了,所以人艺才拥有众多保留剧目,积累了丰厚的家底。”然而,与这份骄傲相伴的,是巨大的压力。他感慨,如今想排出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戏愈发困难,“因为距离老北京的时代越来越遥远。”

时代飞速发展,现代城市的变迁,让年轻主创难以真实体会到老北京人的生活状态与环境。但观众满心期待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风情与韵味。他们希望大幕拉开的瞬间,眼前呈现的便是那个年代真实可感的人物、语言、关系与矛盾,完全浸润在那个时代的氛围中。杨立新深知观众的期待,也因而理解剧院领导和年轻演员所面临的难题。

他回忆说在排练《小井胡同》时,剧本中的故事对他而言皆是熟悉的身边事。他的父亲和叔叔都多多少少经历过剧中类似的情节,他自己也曾亲历过冬天水管冻裂、跑房管所的生活,因此演起来毫不费力。然而,对于当下的演员来说,那段历史已成为过去,他们只能通过资料去捕捉那个时代的感觉,想要还原出过去的味道,实属不易。

尽管如此,但杨立新认为,这绝不是做不好的理由。1958年老演员们排《茶馆》,和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的清朝也有距离,可是他们依旧演出了那个时代,还演得如此传神。“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北京人艺能把自己的风格保留下来。倘若有一天,失去了这点儿‘土腥味儿’,可能也就不再是大家所期待的北京人艺了。”因此,在杨立新看来,尽管有难度,但无论是《茶馆》《雷雨》《天下第一楼》,还是《窝头会馆》,这些剧目不仅要常演不衰,更要精益求精。

此外,杨立新还特别强调,北京人艺并非只局限于演绎老北京,演京味儿剧,其在外国戏的演绎上同样表现卓越,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988年首演的《哗变》。“我们在创作上实现了一次大胆的突破,演员们并未化外国妆,没有粘大鼻子、画蓝眼睛、戴黄发套。我只是每日洗洗脸,梳梳头发,喷点发蜡便上台了。无论是讲述中国故事还是外国故事,它们本质上都是故事。不管是中国故事中的矛盾关系,还是外国故事里的冲突纠葛,归根结底都是矛盾关系。只要把人物刻画好了,把故事讲述清楚,观众自然能够接受。”

毕业就挑大梁

那是灾难

尽管已演了50年,杨立新仍感慨“话剧这行太难了”,“因为演员上台后没抓手,没人帮衬你,话剧就是把你孤零零扔在台上,全靠自己控制。控制不住演砸了,台下一千多双眼睛直直盯着你,瞬间就信心全无。被否决一次,两次,几次下来,真能把人吓得从此没胆量上台。所以人艺有句话说‘毕业就挑大梁,那是灾难’。”

在“戏比天大”的北京人艺,新人进团先跑龙套,被杨立新他们视为演员成长的必经之路。“台上中线北边第三位,就是我的位置,站一个月、两个月、半年,渐渐不怯场了。等到一年两年过去,胆子大了,就能开始琢磨点门道,争取把自己那点儿小戏演得有点意思。虽然是小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仅天天站着当背景板是远远不够的,杨立新跟着剧院老前辈们排练,向他们学习,一点点摸索规律:怎么抓住人物?怎么演?就这样苦练基本功,他终于能够稳稳地掌控大段戏份。1985年公演的《小井胡同》,更让杨立新有如鱼得水之感。“演自己熟悉的角色最踏实,胆子也越练越大。后来就懂得怎么找人物感觉,让人物路径慢慢往心里头靠。”


杨立新认为,演员应具备三种能力:“第一是对文字的理解力,演员应对文字特别敏感。第二是想象力,这取决于演员生活的阅历、接触的环境、读过的书和观察力等。第三是表现力。”

当演员还需掌握诸多技巧,其中读懂剧本的技巧,杨立新认为尤为重要。比如《雷雨》中有一场繁漪下楼与四凤的对话。四凤知晓母亲将至,担忧自己与大少爷的事被发现,内心慌张;而繁漪明知四凤与大少爷的隐情,却又不便明说,心中有火难以发泄。在此情形下,二人碰面。杨立新说:“这场戏若排得好,必定非常精彩。一人居高,一人临下;一人主动,一人被动;一人稳操胜券,一人慌张应对。二人的语言风格、节奏、气息皆不相同。若演员只是念对台词,虽无大错,但若能把握并表现出二人的情绪,那才最好看。”

杨立新感慨舞台魅力之神奇:“坐在首都剧场最后一排,不拿望远镜根本看不清演员的表情,但若演员演得不好,观众就能感受到演员内心的空洞。尽管看不清眼睛,却能感知其内心。”

谈及此,他不禁想起曾经被观众热议的演员台词不清问题。在杨立新眼中,台词不清其实需要具体分析。有些演员台词清晰、嗓子好,但演出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而《茶馆》里有这样一场戏:小丁宝被王掌柜找来当招待,王掌柜的儿子抱怨父亲出馊主意,此时躲在暗处的王掌柜斥责儿子在其背后说坏话。杨立新说:“这场戏里,观众其实不一定能听清王掌柜的每一字。”说及此,他当场演绎了一番,而在说完台词之后,他又字正腔圆地重复一遍,虽清晰,却干巴巴的,高下立现。杨立新解释道:“这就是演员的经验。他长期在舞台上,与观众的呼吸融为一体,熟悉人物、舞台,以及与观众的关系。此时无需把台词说太清楚,这场戏却依然那么好看,让观众看得过瘾。”

说到这儿,杨立新又感慨艺术人才难得:“老话儿有三种说法,老天爷赏饭、祖师爷赏饭、妈妈生得好。比如戏曲演员,需有好嗓子、好形象、好功夫,这三样能集于一身,已经很难,还要再加上上台有人缘、会演戏,所以优秀的艺术人才实在太难了。”

而除了天赋,好演员也离不开后天的刻苦和努力。杨立新曾为电影《霸王别姬》中的张国荣配音,但这件事却鲜为人知,杨立新作为“幕后英雄”也是非常低调。在现场他聊起配音这事,也是说为“那部电影”配音。为了配好角色,杨立新说自己在家看了录像,把对手演员张丰毅的台词也全都记住了,所以在配音时两人的对话全都印在脑子里了,“镜头切到那个人的时候,你也能想象出他的语调,自然地调节你的音量、语速。”

不要看原来的表演

咱们从头做功课

经典剧目的传承自然离不开优秀演员,杨立新笑着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大家要习惯年轻演员,看到他们的潜质。

虽然杨立新现在已是功成名就的“老戏骨”,但他坦承自己也是从年轻人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复排《茶馆》时,他曾开玩笑说自己不敢演,要等到看过老一辈演员演的《茶馆》的观众都不再进剧院了,才敢接。

在重排《骆驼祥子》时,杨立新饰演老马,当时他刚过30岁。他对于是之说自己不行,一个年轻人怎敢接于是之的棒,怕自己演不好老马。“于先生当时在舞台上演了四十年,比我的年纪都大,真应了那句话,他过的桥比我走的路多,他吃的盐比我吃的饭还多。”但在这份胆怯之后还藏着勇气,杨立新说他们当时30多岁的人,要接过前辈们60岁时演的最辉煌的戏,这是一场硬仗,也是担当和挑战。

没见过洋车,更没拉过洋车的杨立新,如何演好老马?他的办法是把自己融入角色所处的那个年代,理解角色,拉近与角色的距离,先知道演什么,再想怎么演。

同样,在重排《小井胡同》时,杨立新对年轻演员也用了这样的方法。以前北京人艺的演员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现在的孩子都是大学毕业生,来自五湖四海,说好北京话都不容易。甚至就连年轻的北京人,对老北京也没什么印象。这样的情况下,要排一部“京味儿”话剧,就成了难点。在杨立新看来,演戏是感性的事。“有些演员对前门楼子四九城都没有概念,光靠在台上搭个景儿很难找到感觉。你台上演的人没有感受,台下观众又怎么能感受到?”

于是,杨立新先带着年轻人逛北京胡同,看过去的资料,还请专家来给演员们讲课。“如果你对那个时代一点也不了解,在舞台上是无法塑造人物的。现在有了网络,我们获取信息更便捷了,把这些资讯整理消化好,心里有了,上台就有了。”

杨立新的另一个经验是不要复制以前的表演。他认为,演话剧如果是模仿前辈的表演,那就是死路一条。读懂剧本,按着作者笔下的人物去创作,才能够把这个角色演好。照着别人的表演,肯定砸。“所以我告诉年轻演员,咱们现在要排这个剧目,就不要看原来的表演了,咱们从头做功课。”


《茶馆》除了有老舍的文学本

还有演出本

杨立新非常重视剧本,他表示,小说是写给一般读者看的,而剧本是写给演员和导演这些特殊读者的。“一般的剧本,越是写得好的,舞台提示越少。好的舞台语言是极具特殊性的。你读剧本时,能读出人物的性格、关系,行为,动机。你会从文字中读出很多东西,读出很多戏,慢慢地你把自身拿掉,在排练过程当中,逐渐向你要演的人物靠拢。”

说起剧本,就不得不提《茶馆》,杨立新说《茶馆》是老舍、焦菊隐他们这些文学家、艺术家一起,一砖一瓦地建成,将其推向辉煌的高度。“那时候他们就在人艺的会议室开会,集思广益。”

杨立新透露,《茶馆》除了有公开发行的文学本,还有剧院内部印刷的演出本。杨立新称赞执导《茶馆》的焦菊隐先生是“大才”,“他让如此具体的人物对话演化、生发出那么大的环境”。也因此,有人曾提议,让《茶馆》以剧本朗读的形式与观众见面,杨立新对此不太认同,他认为《茶馆》如同时代的横截面,各色人物来来去去,如果演员都穿着差不多的衣服,突然有个人上来喊两句词就下去,不仅立不住角色,也容易把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只有把人物吃透了,把故事背景、创作背景都弄清楚,才能抓住《茶馆》这个戏。”


聊着聊着,杨立新聊到了关于《雷雨》的笑场,杨立新认为《雷雨》虽然是悲剧,但里面的确也有一些轻松的地方,“悲剧里也可以有喜剧人物,悲剧里也可能有喜剧段子。这么大的舞台,这么长时间的紧张节奏,观众需要透一透气,也需要在紧张或悲剧氛围中,稍微轻松一点。没有黑就没有白,没有轻松就没有紧张。话剧里的起承转合很有意思,我觉得好的剧院能够演各式各样的戏,包括悲剧当中有正剧,正剧当中有喜剧。”

进北京人艺50年,杨立新对舞台充满敬畏之心,“剧场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大家两三个月紧张工作、排练出来,就有可能把剧场搅动得热血沸腾。”

作为话剧演员,杨立新说在台上会有一种荣誉感,“人家说你们演话剧不挣钱,这跟挣钱是两回事,你在舞台上面对的是现场观众,他们看得过瘾,你演得有劲,你觉得值,底下观众觉得票钱花得值,上下都值的事儿,可太难了。所以演一出好戏,对观众来说无比美好,对演员而言也是美好的愿望,是挣钱所无法替代的。”

北京人艺的排练厅里有过不少标语,比如“戏比天大”“建设一流的学者型剧院”“继承光荣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等等,但杨立新最喜欢的,是“为丰富世界戏剧艺术宝库而努力奋斗”。“那个时代喜欢说努力奋斗这个词,我觉得特别有志气,特别有底气,就是说我们的作品拿出来应该是世界级的,我们也能做出世界级的作品。”

话锋一转,杨立新笑着说:“所以,在座的挚友们、至亲们,人艺的建设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是吧?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大家一起努力。该批评的批评,该添砖加瓦的就添砖加瓦。如果你有好剧本,欢迎拿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畅

编辑/张嘉

排版/王静



微信号|bqttfk

微信号|bqyiping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发现一个很变态,但能让孩子死心塌地愿意写作业的神奇偏方

我发现一个很变态,但能让孩子死心塌地愿意写作业的神奇偏方

玉辞心
2025-09-17 07:13:47
警惕!退休金外的这几笔钱,无人通知,不主动领就亏大了!

警惕!退休金外的这几笔钱,无人通知,不主动领就亏大了!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09-15 10:43:20
泽连斯基突然改口宣布乌克兰已准备好停火愿与特朗普普京面对面谈

泽连斯基突然改口宣布乌克兰已准备好停火愿与特朗普普京面对面谈

起喜电影
2025-09-19 15:12:37
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后,局势已被改写

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后,局势已被改写

来科点谱
2025-09-09 09:06:46
猛料越扒越有!释永信在少林寺有多过分,可能远超世人的想象

猛料越扒越有!释永信在少林寺有多过分,可能远超世人的想象

天行舰
2025-08-21 00:00:06
NBA纪录是拿来被打破的,但不得不承认,这5个纪录 连接近都很难

NBA纪录是拿来被打破的,但不得不承认,这5个纪录 连接近都很难

毒舌NBA
2025-08-31 11:34:44
给《731》演员演技排个名,姜武仅排第4,第1名难以超越

给《731》演员演技排个名,姜武仅排第4,第1名难以超越

崽下愚乐圈
2025-09-19 14:02:51
乐基儿:4年败光黎明7个亿,嫌弃天王太保守,离婚后二嫁闺蜜前夫

乐基儿:4年败光黎明7个亿,嫌弃天王太保守,离婚后二嫁闺蜜前夫

史韵流转
2025-09-18 09:01:28
经济专家预言:若都不生二胎、三胎,50年后中国人口将变成5.8亿

经济专家预言:若都不生二胎、三胎,50年后中国人口将变成5.8亿

温读史
2025-09-19 11:08:22
爬泰山的作死夫妻被制裁!导盲犬被收回,身份被扒,家里还有一只

爬泰山的作死夫妻被制裁!导盲犬被收回,身份被扒,家里还有一只

夜深爱杂谈
2025-09-18 21:37:07
44岁的我,每天看着读高中的女儿吃避孕药,只觉得生不如死

44岁的我,每天看着读高中的女儿吃避孕药,只觉得生不如死

人间百态大全
2025-09-18 06:51:14
虽远必诛,乌情报部门再次袭击距乌边境7000公里的俄军

虽远必诛,乌情报部门再次袭击距乌边境7000公里的俄军

山河路口
2025-09-16 19:32:47
A股:为什么庄家敢打压股价,却不怕别人抢廉价筹码?看完涨知识了

A股:为什么庄家敢打压股价,却不怕别人抢廉价筹码?看完涨知识了

股经纵横谈
2025-09-16 20:07:55
歌手于文华:再婚嫁未婚小伙,23年并未生子,如今的她幸福吗?

歌手于文华:再婚嫁未婚小伙,23年并未生子,如今的她幸福吗?

说历史的老牢
2025-09-15 11:07:12
阅兵中只能拉烟的歼10C,在长春航展获明星级待遇,霹雳15随便抱

阅兵中只能拉烟的歼10C,在长春航展获明星级待遇,霹雳15随便抱

小企鹅侃世界
2025-09-19 13:43:25
国乒世界第一组合被拆!4连冠无缘中国大满贯,全靠孙颖莎王楚钦

国乒世界第一组合被拆!4连冠无缘中国大满贯,全靠孙颖莎王楚钦

嘴炮体坛
2025-09-19 10:40:32
保险业务员发现:买车损险的人越来越少,人们有了一举两得的办法

保险业务员发现:买车损险的人越来越少,人们有了一举两得的办法

李子橱
2025-09-16 16:38:59
在重庆的一个新闻中,满屏都是子承父业这四个字

在重庆的一个新闻中,满屏都是子承父业这四个字

清晖有墨
2025-09-18 11:28:19
稻盛和夫:站在1楼,有人骂我,我很生气;站在10楼,有人骂我...

稻盛和夫:站在1楼,有人骂我,我很生气;站在10楼,有人骂我...

清风拂心
2025-09-15 14:15:08
普通人啊,还是别轻易想不开进娱乐圈了。

普通人啊,还是别轻易想不开进娱乐圈了。

小光侃娱乐
2025-09-18 09:05:05
2025-09-19 16:31:00
青睐 incentive-icons
青睐
人生传奇故事与线下人文活动
2782文章数 26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头条要闻

中美元首被传今天将通话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美元首被传今天将通话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财经要闻

"矿霸"填埋万吨危废 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三星Project Moohan XR头显疑似推迟发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