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我是欣辰~
人是如何开窍的?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简单又深刻的比喻:
比如你在开车,前面有个红绿灯,红灯走还是绿灯走?
你肯定会说绿灯走,因为这是规则,所以你说得没错,你做对了。
假如这时前面斑马线有人要闯红灯,你让不让?
你让,你是对的,你不让,你也做对了。
再假如你的车上载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你还会不会让闯红灯的人?
不让,意味着要承受更大的风险,即使“红灯停绿灯走”是对的。
这时候会让的,或许可以理解为“开窍”。
所以开窍的第一步,是要认识这个世界运转的真相,不是你做对了就一定能得到,也不是你做错了就会失去。
输赢不代表得失,是非不代表对错。
下面分享这3本书,或许能帮助你理解世界的真相,找到开窍的点。
1、《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基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探讨了现代人如何摆脱精神枷锁、实现自我价值与幸福。
书中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课题分离”:别人如何评价你,是别人的课题;你如何对待自己,是自己的课题。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之所以困在“是非对错”的纠结中,正是因为混淆了这两者。
比如拼命证明“我是对的”,或者是因为别人的否定而自我怀疑。
这本书的开窍点在于:
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所有的价值判断都有特定的立场与目的。
当我们不再执着于“让所有人认可自己”,不再用“输赢”来定义人际关系(比如亲密关系中的对错争论)。
这时你就会发现,真正的自由,是敢于接纳被讨厌的可能性,同时尊重他人选择的权利。
正如书中所说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别人如何评价你,是别人的课题;你如何对待自己,是自己的课题
2、《当下的力量》
这本书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在书中指出了人类痛苦的根源:对“过去”的懊悔,对“未来”的焦虑。
他还在书中提到:“时间不是真实的,它是人类意识的错觉,唯一存在的,只有当下。”
这本书的开窍点在于:
我们要学会摆脱思维的控制,感知身体与当下的联结。
比如此刻呼吸的节奏、体会这一口饭菜下肚的感觉、指尖触碰手机的温度。
当你意识到“过去的得失早已消失,未来的对错尚未发生”,就会明白:
真正的拥有,只存在于全神贯注的瞬间;真正的失去,只不过是思维对人生贴的标签。
唯一存在的,只有当下
3、《底层逻辑》
生活中总是充满着看似矛盾的现象:
有人诚恳工作却原地踏步;有人投机取巧却平步青云;有人明明道理都懂,却始终过不好这一生。
这些困惑的根源,在于我们常常被事物的表象迷惑。
而《底层逻辑》这本书教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恰如书中封面的这句话: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让我们在千变万化的复杂世界中如鱼得水。
这本书的开窍点在于:
看透本质的人,都在遵循“公式思维”,比如,成功=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
作者刘润在书揭示了:
● 除天赋之外,方法论与执行力的本质。
● 是非对错的判定标准,取决于“谁的损失大”。
● 颠覆了非黑即白的道德评判。
举个书中的例子:
职场中遇到合作方违约,表象是“对方不守信用”,本质却是“违约收益大于违约成本”。
看透了这一点,就不会纠结于情绪。
世界的运转并不是随机的“对错输赢”,而是无数底层逻辑的叠加影响。
最后想说:
所谓“开窍”,从来不是灵光一现,而是通过阅读与思考,一点点拓宽认知的边界。
从“向外求”到“向内观”,从“被控制”到“有意识”,从“执着表象”到“洞察本质”。
真正的“开窍”往往发生在书中的智慧与个人经历相碰撞的时刻。
也就是说,那些突然开窍的人,不过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