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开始止跌回稳,未来5年,这三类房子或变成“黄金屋”?
最近,楼市迎来了不少好消息:
北京上海多地,都迎来了销量大幅增长,筑底信号强烈,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此前此币观望的人,也开始忍不住想买房了。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70城房价已走出“过冷”区间,新房价格环比跌幅持续收窄,上海、北京等几个一线城市回升更是迅猛。
根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3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2.69万套,环比增加75%,同比增加45.36%。这一成交量不仅超过2024年12月的高点,也成为2022年以来成交量最高的3月。
北京链家研究院统计显示,3月份,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不含共有产权房)成交4151套,环比上涨107%,同比上涨51.7%。
足以可见,房地产市场正经历从"政策底"到"市场底"的蜕变过程。而且,随着全国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降至18个月合理区间,改善型需求开始主导市场走向。
在这种局面下,未来5年,有三类房子或变成“黄金屋”?
01、 黄金地段的高品质小区:城市更新的价值洼地
毫无疑问,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楼市的分化也将变得越来明显,好房子的价值会持续保持稳步增长,而劣质房产则会持续保持贬值趋势,
所谓的好房子,首先就是黄金地段的高品质小区,像北京劲松老小区,经过改造后,不仅加了老人活动设施,绿化面积翻倍,房价还逆势涨了12%。
而且,现在好房子的标准也升级了,除了传统的地段和学区,还要看有没有智能管理、适老化设施、环保认证这些新指标。
比如上海有个小区装了智能管理系统以后,租金租金溢价25%,验证了科技赋能的增值效应。
而且,大城市核心区土地越来越稀缺,比如
北京三环内宅地供应连续三年零增长,深圳福田区新增住宅用地容积率突破6.0。
这类供需矛盾推动的升级版住宅,正在变成"硬通货",去化周期也在不断加快缩短。
02、 地铁+名校双加持的房产:穿越周期的价值支点
成都地铁5号线开通后,沿线房子成交速度加快了一倍,租金回报率直接提升1.2个百分点。
这种"轨道溢价效应"在二线城市尤为显著,比如武汉光谷片区有地铁的小区,比没地铁的溢价28%。
现在全国地铁越修越多,预计2025年总里程能绕地球三分之一圈。学区房也在变化,北京西城实行多校划片后,金融街学区房价格波动率较政策前下降60%,但教育资源集中区域的房子的租金抗跌性反而增强。
比如郑州有个地铁上盖小区,自带省级幼儿园、重点小学和社区图书馆,开盘去化率就高达92%,这种"轨道+学区+商业"的复合开发模式,正在重塑城市副中心的价值新坐标。
03.、低密度健康住宅
疫情后,大家更关注居住健康了,比如杭州某科技城的低密新楼盘,因为装了全屋净水、防雾霾窗户等健康配置,项目认购客户中65%为高净值改善群体。
而且,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重点城市低密度住宅比普通高层卖得快近2倍,带健康配置的房子明显更受欢迎。比如新风系统、净水设备的房子特别抢手。
足以证明,健康居住需求已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站在房地产新旧周期转换的节点,买房的逻辑也正在改变,真正有价值的资产,已经从简单的地段论,转向多维价值评估。
未来,那些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符合健康趋势、享受城市发展红利的好房子,可能会迎来价值翻番的机会。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热门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