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骨肉瘤的阴霾笼罩着朱阿姨,她在手术前毅然离开了医院。临走时,医生那句“不手术,一个礼拜就没了!”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她心中炸开了绝望的涟漪。然而,时光流转,7年过去了,朱阿姨依旧活得好好的。这7年里,在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朱阿姨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2016年,她刚满50岁,本以为人生即将步入平稳的阶段,可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这年年底,她的身体突然亮起了红灯,脸浮肿得厉害,右耳也疼痛难忍。她赶忙前往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造釉细胞瘤”,听到这个结果,朱阿姨悬着的心暂时落了地。
![]()
可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她。第二年4月,她的耳骨上突然长出了一个肿物。心急如焚的她立刻赶到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检查结果犹如一道晴天霹雳——报告单上提示:右下颌骨肿物,骨肉瘤?医生告诉她,这种病极为罕见,一千个人中仅有三个会得。由于肿瘤已经侵犯到骨头,手术切割范围必须很广。
朱阿姨思虑再三,还是预约了手术。在漫长的等待中,她内心充满了恐惧与不安。终于,一个月后,手术的日子来临了。然而,当医生详细告知她手术风险时,她犹豫了。医生无法保证她术后脸部不会“偏瘫”或者麻木,也无法保证手术能彻底治愈,甚至直言复发率几乎是百分百。
手术过程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医生要把被肿瘤侵犯的骨头去掉,再从她的脚踝关节取一块骨头补上去,还要从大腿取一个血管。想到这些,朱阿姨最终还是放弃了手术。出院时,医生那句“不手术,一个礼拜就没了!”一直萦绕在她耳边。
走投无路之际,朱阿姨想到了中医。3年前,她曾因全身关节疼痛差点偏瘫,是一个中医的药膏救了她。于是,她决定试试中药治疗肿瘤。可肿瘤的治疗谈何容易,她换了好几个中医大夫,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2017年5月12日,朱阿姨慕名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长。当时,她的右下颌肿块三维成像宛如蜂窝一般,右半边脸大部分部位,包括舌根、上颚、牙龈,都疼痛难忍。袁院长也深感压力巨大,如实告知朱阿姨及其家人:病情严重,治疗难度极大,现阶段只能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目的。
听到这个判断,朱阿姨并不意外,她当时就想:“生命延长不延长,我都不奢望了,只要能减轻痛苦就行。”6月7日,希福医院主管医生打电话回访朱阿姨,电话那头传来朱阿姨愉悦的声音:“服用中药后,疼痛明显改善了,耳前肿物没那么疼了,舌根和牙龈的疼痛也减轻了,感觉中药效果真的很好。”
![]()
看到效果后,朱阿姨更加坚定了治疗的信心。8月9日,服用中药3个月后,她去医院复查,MRI提示:病灶较前略缩小。12月18日,朱阿姨到希福医院复诊,精神饱满,声音洪亮。此时,她只剩下右侧太阳穴、舌尖、右下牙还有些疼痛,但已经没那么严重了。她高兴地说,自从喝了中药后,体重长了十多斤,双手关节疼痛变形也通过喝中药恢复了,不再疼痛。
当然,抗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过年后,朱阿姨可能犯了饮食禁忌,自觉脸部病灶有所增大,右脸颊肿胀明显。但她没有放弃,2021年,她开始了春秋两季巩固服用中药。2023年3月复查时,病情与2021年11月相比变化不大。
![]()
2024年5月29日,朱阿姨参加了“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武汉站”公益活动,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抗癌经历。如今的她,状态极佳:“现在我家里的事,基本上都是我做的。儿子和我不在一个城市,老公身体也不好,我得照顾他。别人都说,我看上去比没病的还要好。”朱阿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了一段抗癌传奇,也为众多癌友带来了希望和勇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