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近日,《商丘“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与创新典型性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价报告》)通过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组织的专家组评审。
《评价报告》以近19万字的翔实文字、600多张的可视化图形,包括数据图表类、概念科普类、2D/3D地图类、平面设计绘制连环画、AI创作类等多元可视化产品,从科学和文化角度挖掘当地节气风俗、风物、风味、风光及其背后的内涵与价值,为“二十四节气”赋能城市发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价报告》系统梳理了商丘节气文化的科学内涵与创新价值。评审专家组指出,商丘在文化传承、气候天文、物候物产、特殊贡献等方面彰显了节气文化的典型性,在节气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建议深入挖掘节气文化内涵,推动节气文化与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将节气文化有机融入城市建设与发展。
商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和商丘有着密切的关系。阏伯在商丘筑台观星,根据火星运行规律划分四季,奠定了后世农耕文明的时间坐标。近年来,商丘以“历史挖掘、具象表达、产业结合、文化展示”为路径,将节气文化融入古城保护、非遗展馆设计及文旅产业发展中,着力创建“二十四节气之城”,以节气美学及文化习俗活态传承的商丘范本,带动品牌建设与文化发展,提高城市传统文化软实力。《评价报告》通过评审是对商丘“二十四节气”文化根脉的肯定,为“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更为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商丘将以此为契机,推动节气文化从“遗产保护”向“文化赋能”跃升,继续探索“节气+文旅+农业”的产业联动模式。
来源:商丘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