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Sunnyue 来源 | 互联网品牌官
当小米SU7 Ultra以29.99万起价刷新电动性能车门槛时,一辆挂着“羿驰”车标的两门小跑突然在新能源赛道亮相。
4月26日,江铃旗下新能源品牌羿驰01正式上市,以22.98万的价格,将百公里加速2.9秒的纯电跑车直接推进了主流消费市场。
这个曾靠全顺物流车走遍中国的商用车巨头,正用改装厂般的野路子,在电动超跑领域上市了一个新款。
22.98万,价格屠夫入场
22.98万的定价,比预售价甚至低了3万,比同级竞品名爵Cyberster整整便宜10万,更将百万级的昊铂SSR远远甩在身后。
这个数字有多震撼?
当下市场中,20万级新能源车大多是家用SUV或紧凑型轿车,就连主打性价比的五菱缤果敞篷版,概念车阶段就被预测售价超15万,而江铃直接让合法上路的纯电跑车来到了20万。
翻开工信部备案信息,这辆由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生产的双门小跑车并非“PPT产品”。
前后双电机四驱系统、管阵式车架、1365公斤整备质量,这些硬核参数构成了它的性能骨架。
最让车迷热血的是,其0-100km/h加速时间锁定2.9秒,这个成绩不仅超越同价位所有车型,甚至比肩百万级燃油超跑。
有业内人士戏称:“以前20万买电动车像买代步工具,现在突然能买到赛道入场券了。”
当多数新能源车企在冰箱彩电大沙发上内卷时,江铃选择反其道而行之。
520km续航看似中规中矩,却配备30分钟快充至80%的技术,配合中后置电池布局,让它在赛道日的补能效率堪比燃油车加油。
正如一位改装店老板所言:“这分明是把专业赛道玩具做成了量产车,还挂着合法牌照上路,以前想都不敢想。”
反卷设计:
当机械浪漫遇上电动时代
停在展厅的羿驰01,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搭配狭长的三角眼大灯,引擎盖摒弃主流的蚌式设计,大胆采用前翻式开启。
这个在经典跑车上才能见到的元素,让整车瞬间拥有了机械时代的仪式感。
车尾的圆形尾灯自带萌系属性,却暗藏玄机。
内部集成的电池散热风道与底部巨大的扩散器装置,宣告着这副可爱外表下藏着的赛道野心。
坐进驾驶舱,扑面而来的是对“驾驶本质”的致敬。
▲ 图源:汽车之家
全液晶仪表简洁显示必要信息,三辐式平底方向盘保留实体按键,甚至连机械手刹都被固执的保留。
不同于新势力推崇的大屏交互,这里的空调旋钮、物理档杆都在诉说一个理念:驾驶乐趣不需要被屏幕绑架。
最惊艳的是管阵式车架与铬钼钢管车身,这种常见于拉力赛车的结构,让车身重量比保时捷718还轻,配合前六后四活塞卡钳、350mm大尺寸刹车盘,原厂状态就能应对激烈操控。
工程师在底盘布局上让电池组被安置在驾驶座后方,形成接近50:50的前后配重比,重心高度比保时捷GT3更低。
横置推杆悬架、可调式稳定杆这些赛道级配置,让这辆量产车具备了改装车才有的调校潜力。
当年轻人愿意为纯粹驾驶乐趣买单,市场是否存在被忽视的“性价比性能”需求?
数据显示,其62%的订单来自30岁以下用户,超40%车主拥有改装车或性能车驾驶经验。
这意味着,江铃不仅在卖一辆车,更在搭建一个“平民性能车”的生态。
原厂状态满足日常代步,轻度改装即可下场赛道,这种“可玩度”正是Z世代的核心诉求。
行业分析师指出,羿驰01的意义远超单品成功:它证明传统车企的技术积累,在电动化时代能转化为独特优势。
商用车巨头,
从拉货到“贴地飞行”
看到羿驰01,很难不联想其背后的江铃集团。
这个始于1947年南昌汽车保养厂的老牌车企,半个多世纪来一直是商用车领域的“隐形冠军”。
从早期维修支援解放战争,到1958年造出第一辆“井冈山”牌汽车,再到80年代引入五十铃技术打造经典轻卡,江铃的发展史几乎贯穿中国汽车工业从维修到制造、从引进到自主的全过程。
即便在新能源浪潮中,其生产的福特全顺电动版仍是城市物流的主力车型,累计服务超3000万件快递运输。
这样的企业基因,让羿驰01自带“硬核实用主义”烙印。
当新势力在智能座舱比拼屏幕数量时,江铃选择把成本砸在看不见的地方。
管阵式车架比传统车身多耗费30%的研发成本,却能带来更高的抗扭刚度;
中后置电池布局增加了底盘设计难度,却换来了更极致的操控性能。
这种“逆潮流”的选择,恰似当年在商用车领域死磕可靠性的执着。
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中,A级车渗透率仅20.9%,竞争白热化的家用市场早已红海一片。
江铃却瞄准了看似小众的性能车赛道,这里有小米SU7 Ultra打开的市场认知,有Z世代对驾驶乐趣的渴望,更有传统车企难以复制的改装文化。
就像当年五菱用宏光MINI EV激活微型车市场,江铃试图用“平民超跑”概念,在新能源高端化浪潮中开辟新蓝海。
▲ 图源:汽车之家
羿驰01的上市,正在引发连锁反应。
电动化时代的性能车,是否必须堆砌奢华配置?
当新势力依赖供应链整合打造“网红产品”时,江铃用商用车领域积累的制造经验、底盘调校技术,加上新能源三电系统的自研能力,形成了“硬核产品力”的护城河。
这种“技术下沉”策略,或许会催生更多“平民级性能车”,让电动化不再局限于家用场景,而是成为年轻人表达个性的新载体。
当市场从粗放增长转向细分深耕,当年轻消费者拒绝“千车一面”,极致性价比的性能产品正在成为破局点。
就像当年福特T型车让汽车走进千家万户,羿驰01或许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让电动超跑不再是少数人的玩具,而是更多人触手可及的驾驶梦想。
当秋名山的弯道上开始出现挂着“羿驰”车标的小跑,中国新能源车市的故事,才算真正翻开了关于“速度与激情”的新篇章。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为了不失联,请关注下面的备用号,有些精彩内容会发在这个号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