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久坐少动,腰背脚痛已成家常便饭。许多人为此四处求医,却不知我们身体自备"天然药箱"。今天芳华未来就为大家推荐三个神奇的穴位,掌握它们,或许能帮你轻松应对身体的酸痛不适。
1、腰痛按——委中穴
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是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八总穴之一,中医有 “腰背委中求” 的说法,意思是凡是腰背部的疼痛,都可以通过刺激委中穴来缓解,能够疏通膀胱经气血,起到散瘀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取穴:膝关节后,腘横纹的中点(膝盖窝)。
操作:用双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
2、背痛按——后溪穴
在中医肝病理论中,后溪穴被视为手太阳经的重要“输”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同时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与督脉紧密相连。它作为督脉与手太阳经的交汇点,属木,蕴含深厚的生命能量。
后溪穴能够接收来自前谷穴的天部湿热之气,并将这些清阳之气上行至督脉。因此,它拥有清心安神、疏肝解郁、清热截疟以及散风舒筋等多重功效。
取穴:仰掌握拳,手掌尺侧,第5掌指关节后缘,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操作:右手半握拳,然后用左手的拇指由轻到重按揉右手后溪,然后再换手重复同一动作,分别按摩3~5分钟,感到有酸痛感为佳。
太白穴——脚痛按
太白是脾经的输穴、原穴,五行属性为土,是脾经原穴、人体健脾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土能生金,长夏属土,秋季属金,太白暗含脾土生金之意,故更适合用于夏秋交际,以清热祛湿、健运脾胃,可起到保健防病的效果。
取穴:足大脚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后下方掌背交界线凹陷处即是。
操作:先用拇指指腹置于穴位上稍用力点按,待感觉微微酸胀后再顺时针按揉100~200下,放松拇指,如此重复上述操作2~3轮。最佳按摩时机为饭后0.5小时或睡前1小时。
《黄帝内经》言:"上工治未病",日常保健胜过病时求医。不妨从今日起,每天花十分钟按摩这些穴位,让身体的气血畅通无阻。御君方,守护您的身体健康!芳华未来,助您拥抱幸福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