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你啥事不干也很累?几乎没人知道这个原因

0
分享至

最近大家有没有刷到一类视频:90 岁自律女生高能量的一天。

看到视频里的 90 岁奶奶早上 7 点起来做早饭,9 点打理菜园,16 点煮苹果水,21 点陪曾孙女写作业,23 点睡觉……一整天安排得满满当当,活力充沛。

再看看自己:9 点起床,10 点就累了,13 点吃过午饭,15 点就盼着下班了。一天中能集中精力做一两件事,已经是非常非常厉害了。

不光是我,这个时代大家普遍的活力水平似乎都比较低,为什么物质已经相对丰富,也不缺吃少穿,我们却变得这么容易累了?

不是活力越用越少,而是

你「主观上」预测自己没活力

虽然我们总自嘲自己「活人微死」,但内心深处依然有对高能量、生命力的向往。可能量这事儿似乎总不受我们的控制,有时候一天只睡 4 小时也能精神抖擞,有时候明明睡 9 小时还是死气沉沉。

图片来源:《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幸运的是,心理学对此早有研究,并提出了「主观活力」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拥有能量和活力的有意识地体验,它不仅可以预测我们的整体健康水平,还是唯一被明确定义为 Eudaimonia(一种充实、有意义的生活状态,而非短暂的享乐)的核心情感[1]

为什么强调「主观」?研究发现,我们的活力水平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主观认知的影响[2],比如:

替代性损耗:即便自己啥事没干,光是看别人努力、自律,就会产生一种自身的能量被耗尽的感觉,在后续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中也会表现得更差;

想象性损耗:即使自己啥事没干,光是想象自己在努力,就会能量告急,在接下来的任务中难以集中精力。比如周末在家躺着,光是想象第二天要上班,就立刻觉得好累。

传统的自我控制模型理论认为,活力、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像电池一样,用一点就少一点,但无法解释为什么有时什么都没干,却仍然感觉被掏空?

图片来源:《喂帅哥!!》

于是,伯尔尼大学的研究员 Bertrams 提出了新的自我控制模式模型,他认为,我们感觉自己没有活力,不是能量真的用光了,而是源于大脑的「守能动机」[3]。

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智能的「活力监测+预测系统」,它不仅实时监测你的能量消耗,还会预测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根据预测来调整当下的能量分配。如果它预期未来会遇到各种麻烦,就会先开启「省电模式」,于是就:

1. 降低能量输出:减少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资源投入。

2. 情绪预警:产生烦躁、抗拒感。

3. 行为降级:优先选择低耗能活动,比如放弃看书,去刷手机。

也就是说,我们并非真的没有能量,而是大脑对未来的预测偏消极,所以对于活力的支出变得吝啬。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 Carol Dweck 的一项研究也同样应证了活力水平的主观性,她发现,只有认为意志力用一点就少一点的人,才会在完成艰巨任务后感到精疲力竭;那些认为意志力不会轻易耗尽的人,在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后表现更好[4]。

图片来源:《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既然主观活力水平这么「主观」,那我们每天告诉自己「我的能量是无穷的」不就行了吗?

或许有点用,但依然很难彻底改变,因为还有数不清的因素在拉扯住我们活力水平往下坠落。

这些无形的因素

正在悄悄偷走你的主观活力

1. 意义感的丧失:当下的努力看不到价值,活力逐渐被抽空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93.8% 的职场人士表示对工作感到倦怠,其中 44.1% 认为倦怠感比较严重,7.1% 认为非常严重[7]。

但倦怠并不仅仅是「太累了」,而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累」。

意义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源,它不仅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活力的驱动力,更是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的重要支撑[6]。

当意义感逐渐消散,我们看不到努力的价值,当下的活力也会随之被抽空,于是:

● 事情不多,但就是不想动;

● 琐事拖了又拖,等到最后一刻才勉强去做;

● 甚至连娱乐活动都觉得累,躺在床上刷手机,却很难有深度的放松。

图片来源:《古泷兄弟与四苦八苦》

从外在来看,这似乎是一种「懒惰」,实际上,它更像是一种防御——当个体感知到努力的意义在下降,身体就会自动调整主观活力水平,以减少无意义的消耗。

于是,人的活力就像一个缓慢泄气的气球,难以重新鼓起动力,曾经的热情和充盈感也变得遥不可及。

2. 充满不确定的「萧条感」:一种集体无意识地低活力

在这个时代,信息像洪水一样不加筛选地涌入我们的生活。当环境中弥漫着「未来不明朗、不确定」的气息时,这种情绪也会像潮湿的空气一样,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心里。

图片来源:《什么都不想做》

在这样的氛围里,个体的心理也会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大脑对于未来的预测偏消极,于是减少投入、降低消耗,甚至是停止前进。这种情况下,人就会变得更加「低活力」:

对机会不再敏感:即使有新的工作、学习或社交机会,也提不起兴趣,避免消耗;

习惯于求稳:不愿挑战,厌恶损失,想学习新技能前会先想「这个以后真的用得到吗?」;

失去长远规划:以前可能会想 5 年后、10 年后的生活,现在觉得能活着已经很不错了。

于是,低能量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并不是某一天突然出现的,而是在一次次的信息输入、情绪同化、现实打击中,慢慢形成的省电模式。

3. 习惯性自我否定和回避困难,活力慢慢萎缩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活着特别带劲的人,对自己总有种天然的自信?不是说他们真的无所不能,而是他们有一种信念——我可以试试。

而习惯性自我否定的人,恰恰相反。

● 在面对新事物、新变化时,第一反应是——「这么难,我肯定学不会」

● 在面对挑战时,不再想着如何克服,而是想着如何避免出错。

● 在面对别人的夸奖时,也会本能地怀疑:「他们是不是只是客气一下罢了」

于是,我们就会慢慢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不敢尝试 → 没有成功经验 → 更不敢尝试 → 越来越确信「我不行」

图片来源:《初恋的恶魔》

而研究发现,对负面信息敏感、倾向于逃避负面事物的人,反而更容易自我损耗,主观活力水平往往较低;而对正面信息更敏感、愿意主动追求目标的人,能维持更高的主观活力水平[5]。

由此可见,活力不是越用越少,而是可以被激发的,如果总是选择回避,活力就会像长期不用的肌肉一样萎缩,而一旦开始行动,它又会像火苗一样,被一点点重新点燃。

想要找回活力

从重塑认知和夺回主导权开始

● 重构对于「活力」的认知

前面有讲到,只有在人们认为活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时,才会在一项费力的任务之后感到精疲力竭[4],因为大脑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形成对活力的「图式」,即一套关于「活力如何运作」的内在规则[3]。

而修正、重构这种「活力图式」,就是改变的第一步。

图片来源:《海街日记》

可能从前你一直认为「运动会让我更累」,但当你看到研究说运动反而能让人更有活力时,活力图式就会被松动,如果你在某几次的运动中切实感受到活力水平的提升,活力图式就会被更新为「运动会让我更放松更有活力」。这就是对自身活力认知的重新发现 。

改变活力图示的核心在于打破旧有认知,建立新的活力经验,可以尝试:

先觉察,写下你对活力的固有信念,比如:

光是活着已经很累了,哪还有精力运动啊?

下班后我就什么都不想做,必须摊着来恢复能量。

我不适合早晨工作,早晨就是没精神。

然后尝试去寻找反例:

你是否有哪天运动后反而更精力充沛、感觉焕然一新了?

你有没有发现,下班后其实出门散步、和朋友聊天,也能够恢复能量。

有时候早上听点喜欢的音乐,或者来杯咖啡,是不是也会很有精神?

当你发现自己的固有认知和现实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时,活力图示就开始松动了。

这不是让我们在疲惫时强行让自己提起精神,而是尝试去找到自己的活力开关,让活力成为一种可以主动调用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天生决定的资源。

● 夺回主导权,让自己成为叙事的主体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当我们认为自己是行动的发起者,认为当下的行为出于自主选择时,活力会更容易维持;相反,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只是被环境推着走的「棋子」,被动执行不得不做的事情,活力就会迅速被消耗[9]。

我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难感受到「自主选择」的空间,仿佛自己只是系统中的一个螺丝钉,永远被动运转。

图片来源:《昨夜的咖喱,明日的面包》

这时候,硬要找到意义也并不现实,但如果换个角度,问问自己为什么还愿意做这份工作,可能会让我们意识到无意义的工作中也有我们主动选择的部分。

比如:

因为它能让我获得稳定收入,给我稳定感和安全感;

因为它让我规律作息,生活有主线,至少不会彻底陷入无序;

因为和同事八卦也很有意思,多了一些乐趣来源。

这会提醒我们,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些看似「被迫」的选项,可能是因为它也满足了我们某些难以割舍的需求。

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一种心态:复习、工作、健身的时候,想象自己是复仇的公主。这也是一种很典型的视角转换,让自己从「环境的受害者」转变为「行动的主体」,在看似被迫的选项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主动权。

图片来源:《母亲河》

● 建立搭建支持系统,让活力不容易消耗殆尽

当我们感到精疲力竭时,支持系统可以成为重要的「能量补给站」,帮助我们更好地恢复和维持活力。

研究发现,个体在工作环境中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无意义感对主观活力的负面影响[10]。也就是说,哪怕我们觉得工作本身没什么意义,但如果有支持我们的同事,我们的能量水平仍然可以维持在较高状态。

图片来源:《重启人生》

不仅如此,支持系统还能让我们更愿意调动自己的能量储备。在一项实验中,有支持性朋友陪伴的受试者,在锻炼中可以坚持更久,研究者认为,当我们知道有人在支持自己时,大脑会觉得很放心,不再过于吝惜能量,因此我们能投入更多,撑得更久[11]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同温层,和能够彼此理解的人交流,哪怕只是一起吐槽,也能让我们内在更有归属感。

支持系统就像一个充电站,它不会让我们时刻活力满满,但在我们有需要的时候,会知道永远都有个地方可以进行快充。

最后

虽然这篇文章一直在讲如何提高活力水平,但同时,我们也不必执着于让自己每天都能量满满。

有时我们精力充沛,渴望探索世界;有时我们也想要停下来,安静地感受内在。低潮并不意味着懒惰或退步,而是身心在积蓄能量、调整步伐的过程。

真正重要的或许不是时刻保持高能,而是在接纳能量流动的同时,找到一种平衡——既不过度消耗自己,也不长期停滞在低活力的状态。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启发,也欢迎转发给你周围的朋友,也许你的一次分享,也能给别人带来一些能量~

图片来源:《女子警察的逆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运会百米夺冠!浙江16岁“小孩姐”陈妤颉淡定回应:意料之中

全运会百米夺冠!浙江16岁“小孩姐”陈妤颉淡定回应:意料之中

杭州之声
2025-11-18 09:13:57
王曼昱教练张海峰火了,指导方式爆笑全网,给孙颖莎“致命一击”

王曼昱教练张海峰火了,指导方式爆笑全网,给孙颖莎“致命一击”

花心电影
2025-11-17 20:08:10
比特币抛售潮引爆市场恐慌,市场陷入“自我强化”的下跌螺旋?

比特币抛售潮引爆市场恐慌,市场陷入“自我强化”的下跌螺旋?

华尔街见闻官方
2025-11-18 16:34:14
1650万神锋征服欧洲 巴萨欲抢阿根廷新星接班莱万

1650万神锋征服欧洲 巴萨欲抢阿根廷新星接班莱万

野蔷薇观察所
2025-11-17 16:30:34
1982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瘫痪的张海迪,40年后,才知他是人间清醒

1982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瘫痪的张海迪,40年后,才知他是人间清醒

冷紫葉
2025-11-18 15:45:47
众星送许绍雄上山,佘诗曼鼻子哭红欧阳震华哭到嘴巴变形不能自已

众星送许绍雄上山,佘诗曼鼻子哭红欧阳震华哭到嘴巴变形不能自已

娱乐小丸子
2025-11-18 16:40:34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张晓磊
2025-11-07 11:34:05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荒野求生进入第40天,温度降至零下结冰,开始24小时1对1守护

荒野求生进入第40天,温度降至零下结冰,开始24小时1对1守护

九方鱼论
2025-11-18 07:13:08
森林狼6人上双大胜独行侠 状元对决华子三分7中1弗拉格15分

森林狼6人上双大胜独行侠 状元对决华子三分7中1弗拉格15分

醉卧浮生
2025-11-18 11:27:06
解放军开始算总账,舰队已起航,不到24小时,高市早苗求见金正恩

解放军开始算总账,舰队已起航,不到24小时,高市早苗求见金正恩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7 13:06:04
剑指日本!军舰现身钓鱼岛后黄海开炮,朝鲜率先向日打出第一枪

剑指日本!军舰现身钓鱼岛后黄海开炮,朝鲜率先向日打出第一枪

云上乌托邦
2025-11-17 17:09:12
我是局里骨干晋升失利,提交调岗申请的当天,局长紧急约我面谈

我是局里骨干晋升失利,提交调岗申请的当天,局长紧急约我面谈

秋风专栏
2025-11-11 11:51:21
陈羽凡吸毒7年后环大陆复出,泰国开演唱会,胡海泉或合体惹争议

陈羽凡吸毒7年后环大陆复出,泰国开演唱会,胡海泉或合体惹争议

娱圈小愚
2025-11-18 13:35:18
高市早苗一手炮制日本外交天崩开局:同时得罪四国,制造罕见被动局面

高市早苗一手炮制日本外交天崩开局:同时得罪四国,制造罕见被动局面

上观新闻
2025-11-18 00:28:13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晒出体检结果,撕碎了汪峰仅剩的体面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晒出体检结果,撕碎了汪峰仅剩的体面

花心电影
2025-11-18 15:29:22
同样三房太太,霍英东的规矩有多狠?严禁二房三房合影,子女不准碰生意,大房赢麻了

同样三房太太,霍英东的规矩有多狠?严禁二房三房合影,子女不准碰生意,大房赢麻了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7 12:46:52
真没犯规?裁判回应哈登三分绝杀争议:格雷姆斯对他进行合法干扰

真没犯规?裁判回应哈登三分绝杀争议:格雷姆斯对他进行合法干扰

罗说NBA
2025-11-18 12:01:57
只待2天!全红婵火速从北京飞回广州,去医院看望梁小静,姐妹情深

只待2天!全红婵火速从北京飞回广州,去医院看望梁小静,姐妹情深

乡野小珥
2025-11-18 07:31:38
猛龙过去9场8胜,升至东部第三!莺歌27分6板,黄蜂3人空砍20+

猛龙过去9场8胜,升至东部第三!莺歌27分6板,黄蜂3人空砍20+

无术不学
2025-11-18 12:22:06
2025-11-18 17:36:49
河南潜合自动化
河南潜合自动化
智能料位贴片料位计,可编程脉冲控制仪,重锤料位计,料塔称重物联网系统
109文章数 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燃气公司未告知让用户承担燃气表电池费 遭业主起诉

头条要闻

燃气公司未告知让用户承担燃气表电池费 遭业主起诉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OPPO Reno15系列深评:实况封神+颜值暴击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教育
家居
房产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教育要闻

开屏叭啦吧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最喜欢哪门学科?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