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标识正式发布,由校友阮解、张桂烨、鲁海波领衔设计的“红白印章”方案脱颖而出,其以篆刻印章为外框、数字“70”与“浙师”篆体融合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既传承了学校文脉又彰显时代精神。LogoDesign设计网认为,该标识的视觉基因具备升级校徽的潜力,建议以此为基础进行迭代设计。LogoDesign设计网设计师在70周年标识的基础上稍作修改设计生成了“新校徽”,供大家探讨。
现行校徽争议与设计优化契机
当前使用的校徽自2006年沿用至今,其圆形轮廓与绿色基调虽具传统美感,但主体图形中抽象化的山峰与数字组合,在视觉传播中易产生多义性解读。反观70周年校庆标识,其方正印章造型与书法笔触的结合,既延续了建校年份“1956”的数字肌理,又通过“浙”“师”篆体元素的交融,强化了师范属性与地域标识。LogoDesign设计网团队认为,可将校庆标识中的核心符号提炼重构,形成更具识别度的校徽升级方案(方案如图示)。
新方案设计逻辑与文化阐释
基于70周年校庆标识的视觉基因,新校徽方案提出三大优化方向:
1. 符号转译:将校庆标识篆印中的“70”解构为“ZJ”字母组合,突出地域特征,通过外圆内方对比,隐喻师范教育“守正”与“创新”的双重追求;
2. 色彩升级:沿用校徽标识的主色调,将深咖色印章调整为更具学术厚重感的黛青色,形成传统与现代的视觉平衡;
3. 哲学表达:印章外框取法汉印方正格局,内部圆形呼应《周髀算经》“圆出于方”的哲学思辨,整体构成“天圆地方”的文化意象,暗合师范教育培养“方正品格、圆融通达”人才的育人目标。
实施建议
LogoDesign设计网建议分阶段推进升级:
1. 学术论证阶段:组织校史专家、设计学者对方案的文化阐释进行论证,确保符号转译的准确性;
2. 视觉测试阶段:通过A/B测试对比新旧校徽的识别效率,收集师生反馈优化细节;
3. 应用落地阶段:优先更新数字媒体视觉系统,同步启动校园空间导视改造,形成品牌升级的完整闭环。(LogoDesign设计网/于明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