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4 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良渚实验室张进教授团队,联合哈佛大学医学院Rizwan Romee教授团队和伦敦大学学院的John Anderson教授团队受邀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
Engineering innate immune cell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综述文章。该文章系统总结了基因工程改造的固有免疫细胞(包括NK细胞、髓系细胞和γδ 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进展,深入讨论了每种细胞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推动固有免疫细胞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发展的宝贵见解。
固有免疫细胞,包括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γδ T细胞,正日益成为癌症免疫治疗中备受关注的潜力细胞。与传统的T细胞治疗方法不同,这些细胞具有天然的抗肿瘤活性、快速的免疫反应、良好的安全性,并且不需要抗原激活即可靶向多种恶性肿瘤。在本综述中,作者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增强这些细胞的抗癌潜力,分析了每种细胞类型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来自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宝贵经验。同时,文章提出了克服现有障碍的策略,旨在推动固有免疫细胞疗法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有力武器。
三种固有免疫细胞的基因工程改造方法有许多共性,包括装载CAR结构或通过细胞因子“武装”细胞,但每种细胞也具有其独特的免疫功能(图1)。例如,NK细胞具有记忆表型,可通过表达耐剪切的CD16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并具备一定的免疫调节能力;髓系细胞可以被极化,可在抗原呈递中发挥作用,同时可发挥细胞杀伤作用;γδ T细胞既具有细胞毒性功能,又具备一定的抗原呈递能力。此外,某些功能在不同的固有免疫细胞之间是共享的,例如, NK细胞与γδ T细胞共享细胞毒性作用;NK细胞与髓系细胞共享免疫调节功能,γδ T细胞与髓系细胞共享抗原呈递能力。
文章提出,未来的细胞治疗可能需要采用联合免疫细胞组合策略,以应对复杂且异质性强的实体肿瘤微环境(TME),这一问题迄今为止一直是传统CAR细胞治疗疗效的主要障碍。尽管目前多类型联合的CAR细胞治疗的发展受到生产制造和审批方面的限制,但体内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正不断推进,具备克服这些障碍、推动该创新策略临床转化的潜力。同时,未来有望出现新型细胞治疗模式,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多种免疫细胞的协同增效:将不同细胞类型的优势功能整合至同一种细胞载体中;或者将两种具有不同机制的细胞治疗方法组合应用。这种策略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上都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应对复杂且难治的实体瘤时,能够弥补单一细胞类型治疗的不足,协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取得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图1. 三类主要固有免疫细胞基于内在免疫功能的基因工程改造策略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良渚实验室张进教授和哈佛大学医学院Rizwan Romee教授和伦敦大学学院John Anderson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生丁喜仲,哈佛大学医学院Mubin Tarannum和伦敦大学学院Marta Barisa为共同第一作者。
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5-02629-5
制版人: 十一
学术合作组织
(*排名不分先后)
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会议资讯
近期直播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