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 蒋露瑶
2025年,香港迪士尼乐园迎来开园20周年。这座从填海荒滩上崛起的童话王国,不仅成为大湾区旅游地标,更以创新ESG实践重塑主题乐园行业标准。近日,新浪财经独家对话香港迪士尼运营高级副总裁施保添(Tim Sypko),揭开乐园可持续发展背后的魔法公式。
“最小乐园”业绩逆袭
香港迪士尼的成长之路可谓“跌宕起伏”——作为全球第五个,亚洲第二个,中国第一个迪士尼乐园,2005年开园时,香港迪士尼乐园曾因规模较小、IP单一而备受质疑,更一度因疫情影响陷入经营困境。
但站在20周年的节点,在2024财年,乐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净利润达8.38亿港元,同比改善12亿港元;总入场人次突破770万,非本地游客增速连续两年超越香港旅游业整体水平。这也是香港迪士尼十年来首次实现盈利,在经历了连续9年亏损后,香港迪士尼创造了自2005年开业以来最高的净利润、收入和入场人次。
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经济层面——游客因乐园产生的额外消费达216亿港元,相当于为香港GDP贡献0.42%,并创造约2.2万个就业岗位。
取得这一成绩,施保添很自豪:“20年来,我们以真心赢得香港乃至世界各地游客的热爱。香港迪士尼乐园是全港排名第一的付费旅游目的地。”
施保添介绍,目前香港迪士尼的客源主要来自三大区域,一是香港本地居民;二是中国内地游客——从毗邻的大湾区,到北京、上海等,遍布全国的游客在此相聚;第三大客源则来自亚太地区,
包括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形成独特的“文化熔炉”景象。多元构成使香港迪士尼成为全球迪士尼中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乐园之一。
“环保非少数人之责,乃全民要务”
在分享财务表现的同时,施保添还特别提到,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影响才是香港迪士尼运营的核心。他表示,自迪士尼百年前创立以来,这份责任便深植基因——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曾强调“环保非少数人之责,乃全民要务”。
目前,乐园正进行一场新能源革命。“迷离大宅”项目电池系统里藏着香港迪士尼的“绿色智慧”。当车载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虽然不再适合项目运营需求,但仍有残余电量,工程师团队开发了二级利用方案——将退役电池组重新配置为充电站储能单元,“现在演职人员为他们的电动车充电时,部分电力就来自这些本来会被丢弃的“退役老兵,”施保添介绍。这种梯次利用模式不仅解决了废旧电池处理的问题,又增强了绿色能源使用效率。
同时,得益于园区广阔空间与丰富的屋顶资源,香港迪士尼利用闲置屋顶资源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至2025年底,香港迪士尼将安装8300块太阳能电池板,年发电量可满足1200户三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量需求。近期,香港迪士尼还即将落成的香港首个及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停车场上盖项目。该设施为演职人员设计,采用创新双面太阳能板技术。与单面光伏板仅吸收直射阳光不同,双面板同时捕捉地面反射光,作为车棚顶结构使用时发电效率提升10%。这项全港最大、首创的解决方案覆盖80个车位,既为车辆提供遮阳保护,又将日照转化为清洁能源。
水资源保护同样充满巧思——在香港迪士尼建设初期,就考虑到收集和利用环绕着迪士尼的大屿山山脉流下的雨水,并用于整个园区的灌溉系统。而在去年扩建的《冰雪奇缘》项目中,因为水道游乐设施需要定期排水维护,园区设计了可持续水循环系统,将水保存起来,完成维护后再重新填充水池,而不是直接将水排入海洋。
在减废与资源循环领域,自2019年起,乐园累计将150吨原本可能被废弃的食品捐赠给社会公益机构,并将3400吨厨余废料转运至专业处理设施转化为清洁能源,实现食物资源的双重价值利用。在园区设施更新过程中,迪士尼更将退役木材通过“升级再造(upcycling)”工艺转化为办公区域的功能性家具。这项举措不仅减少了新家具的采购需求,更使乐园退役物资在办公场景中焕发新生——废弃木料经设计改造后,已转化为实用橱柜及装饰性陈设,形成“从乐园到办公室”的可持续循环链。
施保添还饶有兴趣地和新浪财经分享起爆米花盒的改造故事:“你喜欢吃爆米花吗?游客总爱捧着它游园,但传统纸盒配塑料袋的设计既不够美观,又产生过多塑料垃圾。因此我们反问自己:为何不让纸盒能直接封口呢?”团队由此开启设计革命:新推出的米奇趣味爆米花盒采用一体式折叠封口设计,既保留经典纸质触感,又能让游客拿着游园。“这看似简单的‘1+1’创新,实则突破了沿用多年的行业惯例。”
港迪社会责任领域的多元实践
施保添全面阐述了香港迪士尼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多元实践,构建起涵盖社区关怀、青少年赋能、多元共融的立体化战略体系。
“香港迪士尼致力于与游客携手共创一个更美好、更快乐的社区。”施保添说。2025年,度假区计划向有需要群体捐赠逾20万张门票,其义工队至今更是贡献超12万个服务小时,编织社区温情网络。而源自美国迪士尼的公益传统“愿望成真”自2008年落地香港以来,已助力340个家庭重拾希望。他以自己的家人为例,现身说法:“我的家人曾经历过‘愿望成真’的时刻,这份魔法力量让我体悟到‘关怀弱势群体’的企业使命。”
在青少年赋能方面,他重点介绍了首创性的“迪士尼幻想工程挑战赛”项目:“作为首个将‘迪士尼幻想工程挑战赛’引入美国以外的地区,2024届赛事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的300余名学子,组成百支团队参与竞技。优胜者将获得与乐园设计师并肩工作的珍贵机会,这种‘梦想照进现实’的体验,正是我们培育未来创意领袖的核心理念。”
谈及企业运营的包容性基因,他特别指出:“我们的9000名员工团队由46个国籍成员组成,掌握30余种语言,年龄层跨越4代,构建起多元文化服务网络。通过‘迪士尼伴你同行’专项计划,我们已携手30家非盈利机构,为350余名残障人士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正如每日迎接着全球游客的多样面孔,我们的团队本身就是‘魔法包容力’的最佳诠释。”
施保添的职业生涯与迪士尼深度绑定。1990年,他以游乐设施专员的身份加入美国华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区,每天穿梭在过山车轨道与游客队伍之间,亲身体验乐园运营的每一个细节。此后34年,他从基层一步步成长为全球迪士尼版图中的核心管理者——参与1998年迪士尼动物王国的开幕筹备,主导推动主题乐园行业划时代的FastPass+系统,2015年升任华特迪士尼世界运营副总裁,2020年空降香港迪士尼担任运营高级副总裁。
“最初吸引我的是看迪士尼的电影、去迪士尼乐园,那时我就想,‘我想为迪士尼工作’”,施保添回忆道:“但真正让我坚守34年的,是身边的同事和迪士尼为世界带来积极影响的使命。我们创造世界一流的产品和电影,但更深层的动力在于与优秀人才共事、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满足感。”从维护游乐设施的普通员工,到统筹近万名演职人员团队的决策者,施保添始终相信:“在迪士尼,演职人员将幻想工程师的创意化为真实魔法,这种让奇迹发生的参与感,正是迪士尼独一无二的魅力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