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纺织行业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指导、中国纱线网主办,安徽新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冠名,安徽省纺织行业协会、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新元·同和杯”新材料新技术对接活动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安徽省安庆市盛大举行,定向特邀的350多位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纺织行业的新材料、新技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等行业领导亲临会场,与嘉宾们一起为行业的未来发展谋篇布局,会议全程在中国纱线网视频号上现场直播,10000多名行业同仁分享了会议盛况。
领导致辞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
4月11日上午,安庆市政协主席、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章松,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倪俊龙,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崔婷,中国纱线网总编王果刚先后为大会致辞,领导们对此次论坛寄予厚望,强调在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国内经济运行承压的背景下,纺织行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新材料应用和装备智能化升级来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不仅是企业突破困境的关键,更是整个行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由之路。领导们从宏观战略层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促进企业在创新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勉励行业同仁要对我国纺织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安庆市政协主席、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章松
安庆市政协主席、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章松代表安庆市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与企业家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谢意,介绍了安庆纺织服装产业链蓬勃发展的当下与蓝图绘就的未来,认为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与复杂严峻的全球经贸格局交织之下,迎来本次纺织行业的盛会,必将对安庆和全国的纺织产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安庆纺织业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勇立潮头,将以创新为帆、开放为翼,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航道全速启航,驱动安庆纺织产业升级破浪前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的致辞高瞻远瞩,指出在全球经济贸易格局深刻变动的大背景下,纺织行业正处于强化内功、以新质生产力重塑产业形态的关键节点。他强调,纤维材料与纺机技术的革新是推动行业稳健前行、保障安全的核心要素,而华茂集团投资的聚乳酸纤维项目正是这一理念的代表。对于本次“新元·同和”新材料新技术对接活动,孙会长赋予了深远的意义:“开创新纪元,同心向和平”,并提出了行业发展的三大核心战略:一要策源,构建高强的材料体系;二要强基,构建高效的制造体系;三要落实,构建高值的市场体系。
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倪俊龙
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倪俊龙回顾了华茂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华茂砥砺奋进,借深化改革、智能化转型、双碳战略落地等务实措施,不断攀登竞争力高峰,如今聚乳酸纤维项目一期顺利投产,补全、夯实了完整的企业产业链拼图。本次以“向‘新’发力,逐‘绿’前行”为主题的会议,精准聚焦绿色、低碳、智能、创新前沿,深度研讨纺织行业“十五五”规划,将会为纺织企业指明前行方向,倪总还诚挚邀约嘉宾走进新元生物科技公司与华茂智能纺纱工厂,亲鉴华茂创新成果。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崔婷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崔婷认为,当下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纺织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此关键节点,“新元·同和杯”对接活动承载厚望、意义非凡。同和自1999年白手创业起,扎根纺机罗拉、粗纱细纱机牵伸摇架、紧密纺装置等领域精研深耕,以斐然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中国纺织业崛起注入了发展动力;2008年进军主机领域后,更是秉持用户至上的理念,产品更是斩获高端用户的广泛赞誉,口碑载道。展望未来,同和矢志不渝追逐“科技世界、百年同和”的宏大愿景,稳步推进五大战略,坚守纺织机械主阵地,以精立业,以质取胜,用匠心雕琢每一个细节,全方位塑造极致用户体验,持续夯实品牌根基。
中国纱线网总编王果刚
中国纱线网总编王果刚指出,本次行业高端盛会将会聚焦一种PLA新纤维,它由秸秆发酵聚合而成,兼具涤纶强力与棉花舒适的优势,并表示自己亲自穿上华茂生产的聚乳酸T恤,体验了它柔软舒适、透气干爽的特性,而且聚乳酸产品还可完全降解,具有抑菌功能。会议嘉宾们还将参观行业标杆华茂的智能化纺纱厂,了解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纺纱车间及高性能纺纱设备同和细纱机。同时,大家还将聆听到业内最高水平的专业报告,并参与中国棉纺织行业十五五发展指导意见的讨论,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因此,这场盛会必将会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纱线网总裁鞠彦军主持会议
专家论道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在对接活动上,有九位专家分别从行业现状与趋势、材料及技术创新、智能化发展方向等角度,围绕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全面解析了我国纺织行业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全景与未来走向。
洞察态势:向新逐绿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以《棉纺织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为题,对棉纺织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深度剖析,指出:近年来棉纺织行业发展态势复杂,2024年中国经济整体稳中有进,但棉纺织行业恢复力度较弱,利润率和亏损面指标不佳,不过全年呈前弱后强趋势。2025年1-2月,行业经济运行恢复基础仍不牢固,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终端需求不足、国际形势严峻、区域结构调整带来的内卷式竞争等。但我国棉纺织行业产业链完备,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企业应坚定信心,通过构建新产业体系、创新产品、开拓市场等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行业未来仍充满机遇。
技术革新:质效跃升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兆山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兆山以《新一代智能细纱机的特征与未来趋势》为题,阐述了中国细纱机制造的五次重大技术突破。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如欧美市场的打压、用工成本上升、产业转移以及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为此,细纱机须具备高速、高产、高效、高质的特点,要从结构、功能、核心零部件和外观设计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介绍了同和全电子牵伸模块机组细纱机的创新成就,包括从环锭纺短车到长车、自动落纱、集聚纺装置改造及全电子牵伸模块机组的发展历程,TH598J/TH698系列细纱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有约500万锭在国内外企业高速运行。未来,同和将推动细纱机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发展,以满足用户对高速、高产、高效、高质、节能、环保和减少用工的需求。
东华大学教授汪军
东华大学教授汪军以《纺纱技术发展趋势与思考》为引,回顾了纺纱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现状与趋势,从纤维材料、成纱结构和效率成本方面提出思考与设想。指出多种纤维混纺已成为趋势,并从纤维材料、成纱结构和效率成本三个方面对纺纱技术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纺纱的基础理论需要研究纤维与刚体(弹性体)、纤维与流体、纤维与纤维三大耦合作用,提出了化学纤维直接成条、双分梳转杯纺、纱线复合结构等方向性的超前设想,这些创新设想为纺纱技术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夏治刚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夏治刚在题为《柔洁纱线新产品开发路径与经验总结》的报告中,从柔性纤维、刚性难纺纤维和多毛羽纱的柔洁再造技术三方面介绍了柔洁纱线技术。柔性纤维采用“预集聚+槽轮集聚+捻盘集聚”的多重集聚方法,可以实现纱线外紧内松且转移充分的效果,显著改善纱线结构,提高强度和柔软性;刚性纤维通过热力场逐层柔顺、分层捻聚纤维成纱,可以显著提升纱线的柔软性和光洁度;多毛羽纱通过气流场模拟和实验验证,可以实现多毛羽纱的高光洁再造成纱,显著减少毛羽长度,提高纱线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纤维创新:重构未来
安徽新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小光
安徽新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小光在题为《聚乳酸纤维发展与应用》的报告中,介绍了聚乳酸纤维的研发及应用,认为聚乳酸(PLA)纤维是一种以生物可再生资源如秸秆、玉米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加工而成的新型绿色热塑性聚酯,是未来替代石油基塑料和化纤的生物新材料。PLA纤维在生产过程中节能环保,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安徽新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系列化、高适纺性的聚乳酸纤维,并已取得显著成果。PLA纤维在服装、家纺、装饰和工程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是实现社会绿色发展的重要材料。
安徽华茂纺织染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叶葳
安徽华茂纺织染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叶葳在报告《聚乳酸(PLA)纤维在纺织品服装上的应用实践》中强调,在环保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化纤制品的污染问题愈发凸显,绿色纤维替代石油化纤成为必然趋势。安徽华茂集团积极投身以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可完全降解的聚乳酸(PLA)纤维应用实践中,将其广泛应用于针织服饰、梭织风衣、床品等领域,以响应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号召。认为聚乳酸纤维加工时需注意温度、酸碱度等条件控制,后续在护理终端产品时,也要遵循轻柔机洗、自然晾干等要求,从而充分发挥其环保、抑菌防螨、亲肤透气等效果。
日本高化学株式会社Alice Guo
日本高化学株式会社Alice Guo以《聚乳酸在时尚界的运用》为题,分享了聚乳酸纤维在时尚界的广泛应用案例。认为聚乳酸纤维通过化学改性提高了耐热温度,不仅具有优异的性能,还能有效减少碳排放,对环境友好,将会从经济和环境两方面为人类的幸福生活做出重要贡献,展现了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巨大潜力,高化学株式会社还致力于推广高分子量聚乳酸的商业化应用,并参与多个氢能和储能项目,推动可持续发展。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张圣明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张圣明的报告《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与创新》,围绕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的发展背景、技术挑战与创新、未来趋势与展望展开。认为随着全球碳排放和温室效应加剧,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各国的必选议题。中国化纤行业面临巨大的碳排放压力,亟须向绿色低碳转型。生物基纤维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源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已明确将生物基化学纤维列为重点研发方向,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产量年均增长20%以上,并推动化纤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AI智能:驱动变革
雅典娜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总经理周喜
雅典娜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总经理周喜在题为《人工智能在传统纺织行业的应用思考》的报告中,探讨了人工智能在传统纺织行业的应用,介绍了AI大模型和智能体在重塑该行业中的作用。通过DSC端应用的普及,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推动了市场进入爆发期。描述了纺织行业在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经营管理、智能化(小模型)和智慧化(大模型+智能体)方面的变革,强调了智能排产、自动检测、智能仓储等技术的应用,以及智能体在交互方式、协同决策网络、知识调用和预测性维护等方面的优势。
中国纱线网李竹青主持会议
分组激辩
海纳百川汇共识,群英荟萃论乾坤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突破方向,11日下午与会专家们根据各自研究领域的不同,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别就《棉纺织行业“十五五”发展指导意见》和纺纱新材料应用、纺纱新技术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组:擘画“十五五”蓝图
在深圳厅内,一组的嘉宾围绕“十五五”行业发展重点和棉纺织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了如火如荼的讨论,为《棉纺织行业“十五五”发展指导意见》的制定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对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讨论环节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景慎全主持。
二组:纺纱技术的破壁之战
在上海厅,二组的嘉宾们围绕纺纱行业在当前困境下的发展方向展开了热烈讨论。核心议题聚焦于新材料的应用与纺纱新技术的创新突破,旨在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
今年,我国纺织业面临严峻形势,尤其是以纯棉生产为主的企业,面临着用国产棉生产高品质产品的挑战,同时在产品转型、提速增产、降低用工成本等方面也遇到诸多困难。嘉宾们一致认为,这类企业必须积极准备转型,引入聚乳酸等新材料,摆脱常规产品的局限,逐步实现产品升级。一些代表还提出可以关注棉纤维与新型纤维的混纺品种。
高速化被认为是未来纺织企业的发展方向。然而,在提升车速的过程中,专件器材的配套问题需要重视,以确保设备的高效生产,并探寻车速与经济效益的最佳平衡点。
智能化发展也是讨论的重点。当前,我国纺机的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大数据和AI技术的应用尚显不足。代表们期望通过工艺自动生成、调整和自动开车等功能的引入,以及自动巡检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组嘉宾们经过深入讨论,为处于困境中的纺织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提出了方向性建议。通过交流新材料应用和纺纱新技术的思路,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动纺织企业产品转型和技术升级,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整个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智能化发展的探讨更是顺应时代潮流,有望开启纺织行业智能化生产的新篇章,提高行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为行业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优势。
4月11日晚上,国际厅华彩绽放,“新元·同和之夜”晚宴在这里举行。觥筹交错间,纺织人举杯相约:以今日之智,织明日之锦。
工厂探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月12日,300余嘉宾分乘7辆大巴,参观了新元聚乳酸工厂和华茂智慧纺纱工厂,给大家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启发。
走进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安徽新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聚乳酸工厂,高端的生产设备令人震撼,随着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盛行,聚乳酸纤维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据销售主管袁长明介绍,“3·15”晚会曝光纺织卫护产品的安全问题之后,聚乳酸纤维因其环保、绿色的特性,销量激增。样品展示区吸引了很多参观者,一次性口罩、卫生巾、一次性内裤、手感滑柔的衬衣,还有薄如蝉翼的丝巾作为高端伴手礼传递友谊,参观者还就聚乳酸纤维的价格、混纺优势、下游应用等问题与安徽华茂工作人员展开探讨交流,并期望将聚乳酸纤维应用到下游。
参观新元聚乳酸工厂
华茂智慧纺纱工厂内,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让人印象深刻,从生产流程的优化到设备的智能监控,都给参观者们带来了诸多启示,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智能化转型是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徽华茂始建于1958年,其纱线在高端市场享有盛誉,“乘风牌”纱线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17年华茂投资新建了集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于一体的智能纺纱项目,2017年该项目荣获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项目和安徽省“数字化车间”称号,2020年该项目荣获“中国工业大奖”。目前同和纺机的细纱机装备了安徽华茂两个新维车间,一个车间是1008锭的长车;另一个车间1248锭的长车,共计154台,纺纯棉纱平均纱支73支,车速开到25000r/min,依然保持着稳定的运行和高质量的产出,千锭时断头在5根以下,充分展示了同和细纱机的卓越性能。同和纺机董事长崔桂生站在一排排细纱机前,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高速运转的设备,自豪地介绍道,2016年,同和纺机细纱机通过“打擂台”进入安徽华茂,在积极转型走向“华茂智造”中,携手荣膺了“中国工业大奖”,这也是两家企业合作的里程碑之作。
参观华茂智慧纺纱工厂
新元同和展宏图,绿染江淮启新篇
在行业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时刻,“新元·同和杯”新材料新技术对接活动为纺织行业指明了方向,激发了行业创新发展的活力,也将成为纺织业从“制造”迈向“智造”的宣言。
相信在全体纺织人的共同努力下,纺织行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在全球经济的浪潮中乘风破浪,驶向可持续发展的彼岸。
来源:中国纱线网
编辑:中国纱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转载、来源、删稿、宣传合作,请添加小纱微信newyarn888888)
想要获取更多纺织资讯和最新行情,关注公众号「纱线网newyarn」,回复「行情」,及时获取最新纺织行情;回复「加群」,邀请您加入1000个纺织群;回复「招聘」,查看最新岗位信息。
长按扫码关注中国纱线网官方唯一公众号纱线网newyar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