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欧洲比美国更接近社会主义,民众及员工的福利待遇更高。德国汽车是很典型的例子。
首先,德国汽车业的劳动力成本高居全球第一:
▲截图自「硅谷101」的B站视频
更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工会权力。德国《共同决策法案》要求员工人数超过2000的公司,监事会(可理解为董事会)半数席位要由员工利益代表担任。
相似的佐证是德国足球。德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遵循「50+1」政策,即不论怎样多金或强势的投资者,都无法掌控俱乐部的决策权,只有当投资超过20年、证明自己真正热爱俱乐部,才能例外。
这一政策当然限制了德国足球俱乐部的引援投入与竞技实力,但其正向作用更加明显——确保了球队与球迷及社区的联系,而不至于沦为权贵敛财的工具或一时兴起的玩物。
说回汽车,德国工人的薪资全球第一,《共同决策法案》使工会能直接参与企业决策。德国汽车工人的地位可见一斑,德国工业对待工人的态度,也是能让九泉之下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稍微点点头的。
这同时也证明了那个著名的「工会杀死美国汽车」理论就是彻头彻尾的弥天大谎,美国汽车工人薪酬与工会权力跟德国比不了,跟法国也比不了,雷诺前CEO甚至因为大量裁员而被刺杀。如果说「工会杀死美国汽车」,那德法车企早该死过无数次了。
大众汽车又是德国汽车业的最典型一员,因为它们的诞生就建立于工人们的投资,其在根本上就本应有「劳动者共同拥有生产资料」的属性。看起来它们的分配机制也的确更合理,在汽车工人收入最高的德国,大众的劳动力成本占到集团收入的15%以上,高于奔驰、宝马。
但是,大众的汽车工人真的实现了社会主义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大众近些年转型受阻,猜猜最先被抛弃的群体是谁,没错,是工人。大众汽车一轮接着一轮的激烈裁员计划引发了工会多次剧烈反抗。
更可悲的事实是,当外界分析大众转型困境的时候,又一次像「工会杀死美国汽车」一样,把大众集团的工会当成了罪魁祸首,明里暗里指责工人们的薪水太高、权力太大,几乎拖垮大众集团。
上文中列举的数字似乎的确证明了这一点?那再看另一个数据,大众集团的股息收益率同样长期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根据「硅谷101」收集的数据,其如今陷入困境,股息收益率仍然高达9.65%。
即便监事会中有半数席位号称来自员工利益方,但事实却是,困境中的大众集团,丝毫没有影响给股东的分红,而对待工人的方式则是大量裁员。
归根结底,大众集团仍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大众集团如今的困境,恰恰就是资本主义的必然。
▲来自《悲情三角》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划分出工人与管理层的身份与职能,就能一目了然。
工人代表无产阶级,其职能就是劳动,工人并不真的在乎生产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工人甚至不奢望成为富人,只要有稳定的收入能养家糊口就已经足够。
管理层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其职能是决策与管理,这群人决定企业的战略与执行。
大众近十年来最重大的两个问题,排放门、转型不利,只要有基本的判断力与良心,都不会把锅甩给工人,罪魁祸首当然是管理层,以及ta们背后的权贵股东。
排放门是为了扩大利益而造假,转型不利是为了守住利益而故步自封,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天性。
▲截图自「Q-LIMES」的B站视频
向更早的历史去追溯,即大众风光的时候。那时候的大众汽车工人的确享受着行业内最优厚的薪资,但大众的股东们同样享受着业内最高级别的分红,而任何人都心知肚明,工人的薪酬与股东们的分红比起来根本就是九牛一毛。蛋糕大的时候分走绝大部分的是股东,蛋糕小了却要让工人勒紧裤腰带。
压榨再压榨,直至集体形态的天秤倒塌,这是资本主义在漫长历史中一次又一次重复上演的故事。
▲来自Dave Chappelle《The Bird Revelation》
再向更底层的根源追溯,欲望。金钱的欲望只有增殖,维系金钱增殖的动力是消费。要维系消费,就需要周期性的财富分配调整;要维系持续消费,则需要商品形态的不断变化。
要完成这两项使命,就需要商业世界的创新革命,持续有新的公司甚至业态出现,催生出新的权贵、新的高收入工人,并且推出新的产品、新的品牌。这样才会有一波一波的消费浪潮,资本主义才能满足增殖的欲望,才能一次一次地续命。
看起来是传统燃油车被智能新能源车革命,其实是用新的消费人群取代旧的消费人群,是用新的畅销商品取代旧的乏味商品。一群人失去生计,一群人的热爱被埋葬,其实不过是「金钱永不眠」的游戏而已。
商业创新、科技英雄……有时候这一切看起来如此乏味。柯达们死了,英特尔们在传奇革命的几十年之后再次陷入危局,这一切都是可预见的。
用资本主义的方式逃避资本主义的追杀,结局又怎会有所不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