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汽车工厂的流水线正悄然按下 “减速键”。
Stellantis 的总装线开始清点仅剩的芯片库存,连沃尔沃的商用车生产线都在密切关注仓库里的物料余量。
据彭博报道,欧洲汽车工业的核心游说团体已发出紧急警告,当地车企可能在数日内被迫暂停生产,这场危机的源头,直指 Nexperia 芯片的供应短缺。
要知道,Nexperia 生产的并非什么高精尖的先进制程芯片,只是用于车辆控制单元的基础半导体,可偏偏就是这种 “不起眼” 的零部件,成了卡住整个欧洲汽车工业的关键。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总干事西格丽德・德弗里斯坦言。
成员企业已在为停产做准备,部分零部件供应甚至已中断,可荷兰政府此前依据紧急权力接管 Nexperia、限制其出口的决定,至今仍未松动。
一边是不断消耗的库存、迫在眉睫的停产倒计时,一边是关乎 “战略生产资源” 的争议与贸易领域的紧张局势,这场由芯片引发的危机,究竟会让欧洲汽车工业陷入多久的停滞?
![]()
一枚 “小芯片” 引发的产业地震
谁能想到,支撑起欧洲汽车工业的,会是一枚采用成熟微米级工艺的普通芯片?
在大众、Stellantis 等车企的生产体系里,Nexperia 芯片没有高端 CPU 的复杂架构,却扮演着 “神经末梢” 的关键角色。
从发动机的稳定运转到变速箱的平顺换挡,从刹车系统的毫秒级响应到车窗的安全升降,每一项关乎行车安全与基础功能的操作,都离不开它的精准控制。
![]()
在汽车电子架构中,这类芯片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 “基层工作者”。
凭借数十年积累的可靠性与极具竞争力的成本效益,Nexperia 在全球汽车控制单元(ECU)芯片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几乎成为车企供应链中的 “默认选择”。
对追求精益生产的欧洲车企而言,它早已不是可替换的普通零部件,而是整条生产线顺畅运转的 “隐形支柱”。
如今,这根 “支柱” 突然断裂。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警告如同惊雷 —— 受 Nexperia 芯片短缺加剧影响,欧洲地区汽车组装线恐在数日内停摆。
目前,各大车企正依赖不断减少的库存维持运转,部分企业已悄然启动停产预案。
那些曾经 24 小时不停歇的流水线,如今正随着库存的消耗一步步走向沉寂,一场由 “小芯片” 引发的产业地震,已在欧洲大陆蔓延。
![]()
地缘政治下的供应链撕裂
荷兰政府的一纸命令,将 Nexperia 推上了地缘政治的风口浪尖。
为 “保护战略生产资源”,荷兰官方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不仅通过部长令限制 Nexperia 的资产调整。
还强行更换公司 CEO,甚至切断中国管理团队的系统权限与薪酬支付通道,彻底打乱了企业的正常运营节奏。
这一系列动作,直接掐断了 Nexperia 芯片的出口通道,也让欧洲车企的供应链瞬间 “断流”。
面对荷兰的强硬姿态,中国方面迅速做出反制。中国商务部果断暂停安世半导体(Nexperia)在华子公司及分包商的特定元器件出口许可,从产业链上游对相关企业形成制约。
与此同时,中国部长级官员与荷兰经济大臣紧急通话,明确指出荷方措施严重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违背了市场化原则与国际贸易规则,要求其立即纠正不当行为。
![]()
这场争端的背后,远非简单的企业管控问题。
有分析指出,这本质上是美国将欧洲国家 “地缘政治工具化” 的体现,作为北约成员国,荷兰的战略安全与美国深度绑定。
欧美对关键技术流出普遍担忧的背景下,不得不在半导体领域选边站队。
尽管中荷双方已开启外交沟通,但深层的地缘政治利益纠葛,让解决方案迟迟难以落地,也让等待芯片的欧洲车企陷入更深的焦虑。
![]()
从欧洲蔓延全球的停产危机
欧洲汽车工厂的停产预警,正以惊人的速度演变为全球汽车产业的 “多米诺骨牌效应”。
最先传来的坏消息来自北美大陆,本田汽车宣布暂停墨西哥一家工厂的生产,这座以高效著称的工厂,因缺少 Nexperia 芯片被迫按下暂停键。
紧接着,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发布紧急声明。
明确表示断供将严重影响其会员企业的全球生产布局,从东京到底特律,从曼谷到圣保罗,车企们都在清点库存时感受到了相同的焦虑。
![]()
除了大众、雷诺等早已陷入困境的车企,宝马等豪华品牌也紧急预警芯片库存告急。
就连此前凭借库存缓冲维持生产的梅赛德斯 - 奔驰,也不得不承认 “整个行业都受到影响”,且无法对未来生产做出可靠预测。
生产线的不确定性,正沿着供应链层层传导,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开始缩减产能,下游的经销商则面临热门车型断货的风险。
这场危机最终的承受者,还是终端消费者。部分车型的交付周期已悄然延长,原本只需等待 1-2 个月的订单,如今可能要推迟至 3-6 个月。
为减少损失,主流车企纷纷调整生产计划,优先保障高利润热门车型的生产,这意味着部分小众车型或低配版本将面临更长时间的缺货。
一枚芯片的短缺,正通过全球供应链的网络,让不同国家、不同角色的参与者,都尝到了产业停摆的苦涩。
![]()
短期救火与长期重构的双重挑战
面对迫在眉睫的停产危机,全球车企的 “救火行动” 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寻找 Nexperia 芯片的替代供应商,成为多数企业的首选方案,但现实却充满阻碍。
汽车芯片的供应商认证流程极为严格,从样品测试到批量生产的产能爬坡,整个周期长达数月,而当前车企的库存仅能维持几周,这样的时间差让替代方案难以解燃眉之急。
更棘手的是,Nexperia 在基础半导体器件领域的统治力,让单一或少数替代厂商短期内难以填补其产能缺口。
短期救火困难重重,长期的产业重构计划也面临考验。欧盟推出的《欧洲芯片法案》,目标宏大。
![]()
到 2030 年将区域芯片产量的全球占比翻倍至 20%,并计划吸引千亿欧元的私人投资。
然而,计划落地的进度却不尽如人意,补贴审核流程繁琐、技术人才短缺、能源成本高企等问题,让本土芯片工厂的建设步伐缓慢。
不过,危机也倒逼行业加速战略转型。
曾经被奉为圭臬的 “准时制生产” 模式,开始被重新审视,车企们纷纷在效率与供应链安全之间寻找新的平衡,多源供应、战略库存成为新的关键词。
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与芯片厂商建立深度合作,甚至直接参与芯片设计,试图从源头掌控供应链。
这场由芯片短缺引发的危机,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而能否在这场变革中占据先机,将决定未来车企的竞争力。
![]()
结语
一枚小小的芯片,掀起了欧洲汽车工业的停产风暴,也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
地缘政治的博弈让危机愈发复杂,外交斡旋难以快速见效,车企在短期救火与长期重构中艰难探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