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禁用红蓝黑”,如此城市管理太“任性”
近日,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城管部门要求商户招牌禁用红、蓝、黑三色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在网络上,相关话题迅速发酵,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质疑 ,使得这一事件成为舆论焦点。
从事件本身来看,当地城管部门的这一要求确实显得颇为突兀。据了解,此次政策调整多以口头通知的形式下达,缺乏正式文件支撑。这使得商户们在执行过程中感到无所适从,对于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目的也难以清晰了解。不少商户表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告知要更换招牌颜色,这给他们的经营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额外成本。
站在商户的角度,更换招牌不仅意味着经济上的支出,少则数千,多则数万,这对于一些小本经营的商家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且,招牌作为品牌形象的重要标识,突然更换颜色可能会导致品牌辨识度降低,让消费者难以辨认,进而影响店铺的生意。就像蜜雪冰城,其标志性的红色招牌早已深入人心,在被要求更换颜色后,不少顾客表示难以快速定位门店,部分门店销售额也出现了下滑。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看,追求城市风貌的统一和美观本无可厚非,但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应该充分考虑到商户的利益和实际情况呢?是否应该在政策制定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呢?“一刀切”地禁用红、蓝、黑三色,简单粗暴地执行政策,不仅没有达到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反而损害了城市的烟火气和商业氛围,让原本各具特色的街道变得单调乏味。
在评论区,网友们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主义,为了所谓的“统一”而忽视了实际需求和市场规律,是典型的“拍脑袋”决策。还有人调侃说,这是不是领导的个人喜好在作祟,如此任性的管理方式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更有网友担心,这种随意干涉商户自主经营权的行为,会对当地的营商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让投资者和创业者望而却步。
事实上,类似的事件并非个例。此前,上海静安区常德路将店铺招牌统一为黑底白字,被网友调侃为“墓地风格”;江苏昆山震川好人公园在长椅上焊满钢管防止有人睡觉,却未考虑市民正常休憩需求。这些事件都反映出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简单粗暴、不尊重民意的问题。
城市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让城市更美好,让居民生活更便利。但这需要在尊重市场规律、保障商户权益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民主决策和人性化执行来实现。希望三河市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反思此次事件,倾听商户和民众的声音,妥善解决问题,避免类似的“闹剧”再次上演 ,真正做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和人性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