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幸
在怀集汶朗镇广袤的山林中,隐匿着一处不为凡尘所扰的世外桃源——丰洞,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山水之间,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游人的目光。这里,绿水清澈,周边山林苍茫,不仅是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更是心灵得以栖息的宁静港湾。
丰洞,原是一个世居着麦、李、林、范、张五姓氏族60余户村民的小山村,1966年始,在此修建集灌溉、防洪、发电、供水、养殖等功用于一体的小(1)型水库——丰洞水库,水库集雨面积2.15平方公里,总库容174.75万立方米,担负着汶朗镇3500亩农田灌溉任务,保护下游耕地总面积5500亩,保护下游人口12000人。此后,村民相继搬迁下山,移居至汶朗镇的桂湖、新丰、新建等村落。
走进丰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碧波荡漾的水面,清澈得仿佛能洗净世间一切尘埃。阳光穿透云层,斑驳陆离地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宛如无数颗钻石在轻轻跳跃,美得令人心醉。四周的山林,层峦叠嶂,郁郁葱葱,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守护着这片净土。松杉挺拔,四季常青,它们不仅是山林的主宰,更是时间的见证者,默默记录着岁月的流转。
丰洞的秋天,有着别样的“枫”景风情。当秋风轻拂,散布在丛林中、道路旁、水库边的枫树,换上深红色的妆容,枫叶渐染,整个山谷仿佛被点燃了一般,红艳如火,绚烂夺目。枫树,这一独特的秋景,成为了丰洞最为亮丽的名片。漫步其间,脚下是落叶铺就的金黄小径,头顶是斑斓的秋色,每一次呼吸都仿佛能吸进满满的诗意与画意。
丰洞的红锥树也以其挺拔的枝干和繁茂的绿叶,点缀在山林间,为这片水域增添了几分野趣与生机,成为了丰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当晨曦初照,阳光洒在这些树上,树干便呈现出一种温暖而深邃的红褐色,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它们叶子四季常青,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为过往的行人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其果实更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馈赠。每当秋风送爽,红锥树的枝头便挂满了成熟的果实。这些果实外皮光滑,色泽诱人,更令人惊喜的是,它们竟然可以直接食用,味道甘甜中带着一丝自然的清新,让人回味无穷。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果实曾是当地居民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时光。它们的果壳上布满了细小的刺,这既是自然赋予的保护机制,也是对采摘者的一种提醒。这些刺虽细小,却足以让不慎触碰的人感到疼痛,从而避免了果实被轻易破坏或过度采摘。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智慧,也让我们更加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绿色奇迹。
丰洞,不仅以其自然风光著称,更是一片富饶的土地。这里丰盛的水草,为养殖山羊和牛只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村民们依托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他们的笑容,是对这片土地最真挚的赞歌,也是对勤劳与智慧最美好的诠释。
对于游客和户外爱好者而言,丰洞更是一个四季皆宜的打卡胜地。这里的山虽不高,却足以让人攀登时心旷神怡。沿着山林向高山顶穿越,仿佛踏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林间鸟鸣声声,溪水潺潺,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树叶的清新气息,让人神清气爽。登上海拨789米的高山顶,鸟瞰整个丰洞,形如一只大铁窝,四面青山耸翠,中间凹谷碧水悠悠,银光闪闪,水边至山脚的层层梯田,以及丰洞村旧居农舍尽收眼底;环视四周,极目远眺,只见东面的汶塘村,北边的洽水镇社背村,南面的怀集县城,西邻的连麦镇石坑村依稀可辨,高瞻远瞩之感油然而生。
这里的水域面积约100亩,能让人泛舟其上,戏水岸边,亲身体验山衬水、水映山、山水相依、水天相映的乐趣,尽享悠然自得。
在丰洞,春日里,山花烂漫,绿意盎然,野吹赏花,不亦乐乎;夏日中,凉风习习,则可避暑纳凉,戏水于碧波之间;秋风起时,枫叶如火,层林尽染,赏枫品秋,别有一番风味;冬日,则可静观山水,分外妖娆,感受那份宁静与淡泊。
丰洞游山玩水看“枫”景,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更是一次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在这里,你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让心灵在山水间自由飞翔;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体会到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丰洞,用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一个关于美丽、关于富饶、关于和谐的故事,等待着每一个热爱生活、向往自然的人,来此探寻,来此沉醉。
丰洞水库:
丰洞古村映枫树:
丰洞路边枫树:
丰洞水库岸边枫树:
笔者(李文幸)在登上丰洞水库登上海拨789米的高山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