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抗美援朝时陈赓与人闲谈,预言自己肯定活不过60岁,不料一语成谶

0
分享至

“老总您这腿伤,天寒地冻的受得住吗?”1952年深冬,朝鲜桧仓志愿军司令部里,炊事班长老张端着热茶走进作战室。陈赓正伏案研究地图,闻言抬头笑道:“你瞅我这身子骨,指不定哪天就要散架喽。”这句看似玩笑的感慨,却在九年后成为令人扼腕的谶语。

彼时在朝鲜战场的冰天雪地里,四十九岁的陈赓已显露出令人担忧的健康状况。据当时担任机要参谋的吴信泉回忆,陈赓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是常态,军大衣口袋里永远揣着硝酸甘油片。有次开完作战会议,他瘫坐在行军床上自嘲:“我这身子就像朝鲜老乡的牛车,零件都松了还得赶山路。”可当参谋们劝他休息时,他又会拍着胸脯说:“老子当年背着蒋先云突围时,你们这帮娃娃还没出生呢!”

这种看似矛盾的生存状态,实则源自陈赓前半生近乎透支的戎马生涯。1927年南昌起义后,他左腿中弹后坚持指挥战斗三小时,伤口感染化脓导致高烧昏迷。当时医疗条件简陋,军医举着锯子要截肢,昏迷中的陈赓突然惊醒,死死攥住医生手腕:“腿没了还怎么打仗?”最终靠土法蒸煮纱布消毒,硬是保住了这条伤腿。这个决定虽让他免于残疾,却埋下了日后心脏病的隐患——医学资料显示,反复感染引发的菌血症极易损伤心瓣膜。

1932年秋,在鄂豫皖苏区的激烈战斗中,陈赓右腿再次中弹。子弹穿透股骨造成粉碎性骨折,军医只能用竹片固定伤腿。时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来看望时,陈赓竟撑着竹竿要起身敬礼:“总指挥放心,瘸腿将军照样能打胜仗!”这句豪言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警卫员后来回忆,换药时陈赓咬烂了三块毛巾,额头冷汗浸透了整条枕巾。

建国后的和平年代,陈赓的健康危机非但没缓解,反而因繁重的建设任务加剧。1950年他受命筹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连续三十天每天工作到凌晨。秘书发现他经常按着胸口批文件,劝他去医院检查,得到的回答总是:“等忙完这阵子”。1954年调任副总参谋长后,他同时负责东南沿海防务、援越抗法、军事科研三大要务,随身药箱里的药品从三种增加到七种。

1957年访苏归来,陈赓在机场突发心肌梗塞。抢救苏醒后,主治医师李资平严肃警告:“再这样工作,神仙也救不了你。”可住院不到半月,他就把病房改成了办公室。护士发现他半夜偷写文件,气得要没收钢笔,陈赓却嬉皮笑脸:“好姑娘,你就当没看见,写完这篇我就睡。”这种“阳奉阴违”的工作态度,让医疗团队束手无策。

耐人寻味的是,陈赓对自身健康并非毫无觉察。1951年在朝鲜与参谋们夜谈时,他盯着跳动的炉火突然说:“我这身子顶多撑到花甲,黄瞎子嘛...”话到此处戛然而止,转而聊起第二天的作战部署。当时在场的作战处长王振乾多年后感慨:“现在想来,司令员早就把生死看淡了。”

所谓“黄瞎子”正是黄克诚大将。这位戴着厚镜片的将军患有严重眼疾,陈赓总爱拿他开玩笑:“老黄你这眼神,将来要活成老寿星可咋整?”历史却开了个黑色幽默:被预言短寿的陈赓58岁英年早逝,而“命不久矣”的黄克诚活到了86岁高龄。这种命运的反差,恰似陈赓跌宕人生的缩影——他精准预判过无数战场形势,却算不准自己的生命倒计时。

1961年3月16日的上海华东医院里,陈赓在病榻上挣扎着要写完《作战经验总结》。妻子傅涯含泪按住稿纸:“歇会儿吧,好了再写。”他摇摇头:“来不及了...”话音未落便陷入昏迷,再未醒来。主治医师后来在病历上写道:多器官衰竭源于长期过劳,战争旧伤加速病情恶化。

从南昌起义到哈军工创建,陈赓34年革命生涯中竟有22年带伤工作。军史专家统计发现,他身上的枪伤、刀伤、冻伤多达十三处,最严重的左腿伤口反复感染达十七次。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对信仰的极致坚守——正如他在哈军工开学典礼上的誓言:“我们可以倒下,但事业必须永存!”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国家重拳整治!四类退休人员成重点,一个逃不掉

国家重拳整治!四类退休人员成重点,一个逃不掉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6 05:46:35
3大消息传来,台海生变,赖清德将上审判台,民进党加速转移资产

3大消息传来,台海生变,赖清德将上审判台,民进党加速转移资产

Ck的蜜糖
2025-11-07 03:39:42
3次精准预言俄乌走向,这位历史老师的眼光有多毒?

3次精准预言俄乌走向,这位历史老师的眼光有多毒?

麦大人
2025-11-05 15:45:51
江苏一市已开始招募2026“苏超”球员

江苏一市已开始招募2026“苏超”球员

鲁中晨报
2025-11-06 20:23:04
我军总攻谅山,苏军大将执意去前线观战,结果差点连人带车被炸飞

我军总攻谅山,苏军大将执意去前线观战,结果差点连人带车被炸飞

博览历史
2025-10-19 17:00:07
再见,皇马!1.5亿“帝星”正式决定离队!8000万欧中卫“空降”

再见,皇马!1.5亿“帝星”正式决定离队!8000万欧中卫“空降”

头狼追球
2025-11-06 09:01:52
中科大硕士求职比亚迪被拒,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HR:问你母校!

中科大硕士求职比亚迪被拒,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HR:问你母校!

知晓科普
2025-11-05 15:21:19
董璇46岁生日与丈夫恩爱合体,张维伊形象爆改越看越般配

董璇46岁生日与丈夫恩爱合体,张维伊形象爆改越看越般配

娱慧
2025-11-06 11:38:11
申花连续两个赛季在亚冠输给柔佛,共丢6球、仅打进1球

申花连续两个赛季在亚冠输给柔佛,共丢6球、仅打进1球

懂球帝
2025-11-05 23:00:03
广东16岁女儿被父亲过度宠溺,被母亲回家撞见后,失控将其砍死

广东16岁女儿被父亲过度宠溺,被母亲回家撞见后,失控将其砍死

晓艾故事汇
2024-11-04 10:55:36
跳水界再现黑马!王伟莹夺单人冠军,采访意外披露全红婵真实情况

跳水界再现黑马!王伟莹夺单人冠军,采访意外披露全红婵真实情况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7 00:17:55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心轩专栏
2025-11-02 21:59:42
杭州一小学发生这种事,满屏的恐惧感扑面而来!

杭州一小学发生这种事,满屏的恐惧感扑面而来!

胖胖说他不胖
2025-11-06 16:26:57
拿咱们当傻子

拿咱们当傻子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06 13:10:54
浦东嘉里中心偶遇奚梦瑶,她个子好高像巨人一样但长相不是很漂亮

浦东嘉里中心偶遇奚梦瑶,她个子好高像巨人一样但长相不是很漂亮

乡野小珥
2025-11-07 00:05:57
医院乱象,副院长染指多名女医生护士,被其中一人未婚夫当街追砍

医院乱象,副院长染指多名女医生护士,被其中一人未婚夫当街追砍

四月十九
2024-09-23 14:59:37
2025年全运会最新金牌榜,目前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是哪个省?

2025年全运会最新金牌榜,目前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是哪个省?

墨印斋
2025-11-06 12:28:49
今夜,大跳水!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今夜,大跳水!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11-07 00:15:38
就在刚刚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就在刚刚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南权先生
2025-11-06 16:40:05
2025-11-07 04:56:49
南书房 incentive-icons
南书房
我负责写,你负责看
11272文章数 166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旅游
游戏
家居
教育
时尚

旅游要闻

11月6日最佳情报|济南郎茂山日出美如画,三媳妇山奇峰峻美!

珍惜PS4会免!明年将大幅减少数量 只偶尔提供给PS+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教育要闻

小升初几何题,难倒了不少小学毕业生

大衣别这么穿,显黑又显胖!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