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制依据
1.1 规范标准及图集
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JGJ298-2013《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304-2013《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4J914-2《住宅卫生间》
1.2 主要规范条文摘录
JGJ298-2013《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第 4.1.2 条)住宅室内防水工程不得使用溶剂型防水涂料。
(第 5.2.1 条)卫生间、浴室的楼、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 层,门口应有阻止积水外溢的措施。
(第 6.2.1 条)基层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并应通过验收。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 无浮浆,无起砂、裂缝现象。
(第 6.2.4 条)基层的阴、阳角部位宜做成圆弧形。
(第 6.3.2 条)防水涂料在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在阴阳角、管根、地漏、排水口、 设备基础根等部位施做附加层,并应夹铺胎体增强材料,附加层的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 计要求。
(第 6.4.1 条)防水卷材与基层应满粘施工,防水卷材搭接缝应采用与基材相容 的密封材料封严。
(第 7.3.3 条)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 的 90%。
(第 7.3.6 条)在防水层完成后进行蓄水试验,楼、地面蓄水深度不应小于 20mm, 蓄水试验时间不应小于 24h;独立水容器应满池蓄水,蓄水时间不应少于 24h。
(第 4.1.10 条)住宅室内防水工程采用防水涂料时,涂膜防水层厚度应符合表 4.1.10 的规定。
(第 4.2.6 条)卷材防水层厚度应符合表 4.2.6 的规定。
(第 4.3.4 条)防水砂浆的厚度应符合表 4.3.4 的规定。
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 3.0.18 条)厕浴间、厨房和有排水(或其他液体)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 连接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 4.9.3 条)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 楼板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并应进行隐蔽验收;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 4.10.11 条)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 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20;房间的楼 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 200mm,宽同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 应小于 C20。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
(第 4.10.13 条)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排水的坡向应正确、排水通畅。
2 易渗漏部位
有水房间防水工程中易渗漏部位主要包括:穿楼板管道、混凝土坎台、防水层、下 沉式卫生间等。存在渗漏隐患的示例图片如下:
2.1 穿楼板管道
渗漏原因
套管高度不足,套管与管道之间密封不严密; 管道或止水节周边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管道周边混凝土未凿毛,界面处理不干净,支模方式不合理。
预防措施
1.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穿楼板管道推荐采用止水节方式。用胶带封堵好止水节口 内,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止水节周边混凝土要振捣密实;安装 时直接将管道插入止水节中,用粘结剂将管道与止水节粘结牢固;
2.当穿楼板管道设套管时,上口高出地面完成面 20mm 以上,下口与楼板底平齐。 用密封材料填充套管与管道间缝隙,挤密压实并在上下口各留 20mm 深凹槽,嵌填密封膏;
3.当穿楼板管道不设套管时应准确预留孔洞位置,避免后期钻孔开洞。孔洞封堵时 做出上大下小喇叭口形状,上部直径大于下部40mm,预留孔洞比管道外径大60mm,安 装时都应设立管卡固定。支模推荐采用卡具式吊模技术,严禁采用铁丝、泡沫材质吊模;
4.管根与结构楼板的交接部位,预留宽 10mm、深 10mm 的环形凹槽打密封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