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唐江澎:DeepSeek与教育的三个比喻

0
分享至

作者:

唐江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苏省锡中教育集团总校长

DeepSeek与“巳巳如意”的祝福声一道开启了新春新岁,开启了AI算法变革元年。对于许多教育人来说,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DeepSeek就从陌生的面孔变成了身边的常客,成为我们教育生活的“在场者”—无法回避,也很难斥拒。关于AI的新奇短视频排浪般涌向手机屏幕,冲击拍打着人们的思考:在既有教育逻辑上负重前行的我们是否已面临急切的转轨?通往前方的路是否已经有迹可循?

这些日子里,笔者接触了一些AI行业的专家,听到了一些有关AI与教育的独到看法,其中有三个比喻发人深省,分享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01

比喻之一

当下讨论DeepSeek有什么害处,就像电发明之初争议“会不会电死人”一样。

任何新兴事物总是有利有弊。当人们热衷于展示DeepSeek强大的功能与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时,我们似乎也应该以辩证的思维,冷静地分析其可能的风险与潜在的危害。

笔者带着这样的理性与一位院士探讨,他意味深长地看我一眼,风轻云淡地说:“人类历史总是如此,当年电发明的时候也有激烈的争议,甚至一些名人也卷入其中。到今天,用电依然会发生电死人的事故,但人们还会像当初那样争议用不用电吗?”这的确提醒我们,要改变看问题的思维方式,那种全面的正确可能导致全面的无用,因为总是在重复着一分为二的永恒真理,却没有在现实面前做出二者择一的路径选择。我们既要有两点论也要有重点论,我们的思维总要引领视线投向前方!当下对AI的发展,是着眼于“用”还是着眼于“防”?时代的潮流下,似乎并没有给我们多少寻找万全之策的选择机会。好在有DeepSeek,可以让其检索用电之初的历史掌故,鉴往知来,以使我们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DeepSeek检索出下面一些信息:

●爱迪生为证明直流电的优越性,打压交流电,曾用“交流电电死大象”等公关手段制造公众恐慌。直到特斯拉与威斯汀豪斯1895年合作开发了尼亚加拉水电站,交流电实用化后才全面推开,争议不再。

●早期电力线路因使用裸露铜线或仅使用简陋的绝缘材料,导致触电事故频发。据1888年《泰晤士报》报道,伦敦东区居民就曾联名抗议安装电力路灯,并说其“影响市容”,迫使市政调整线路。到20世纪初,首个电气安全标准(如美国的NESC)才建立起用电规范。

●18世纪的电疗仪器(如莱顿瓶)用于治疗癫痫、瘫痪等疾病,因缺少科学验证,曾被斥为“江湖骗术”。

●电气化导致传统蒸汽动力行业工人失业,曾引发了多次罢工浪潮,甚至出现了卢德主义(Luddism)反技术运动,号召人们通过破坏机器来保护传统手工业。当时有一句影响很大的口号:“机器是穷人的敌人!”

读着这些史料,真是感慨良多,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巨大争议,而争议又助推了技术进步。比如,人类很快就发明了橡胶与铅包电缆,解决了电线安全问题,到 20 世纪初,城市路灯电缆地下管道化已经成为主流。同时,历史也让我们认识到,处在历史节点上的人们,要敏锐地把握事物发展趋势,超越争议,聚焦问题解决,利用技术创造美好未来。回到当下的教育场景,我们也应在对未来教育的美好想象中谋划教育未来。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引导DeepSeek参与探讨,最终对“比喻一”形成这样几点认识。

第一,正如19世纪电力的普及彻底重塑了人类文明,AI正以相似的历史性力量推动社会进入全新纪元。ChatGPT之父、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认为,通用人工智能(AGI)是人类共同构建的进步阶梯中的又一个工具。比尔·盖茨(Bill Gates)则将AI革命类比为“图形用户界面(GUI)”,认为它将像个人计算机一样,深刻影响从医疗诊断到教育公平等各个领域,“世界需要确保每个人都能从AI技术进步中受益”。吴恩达(Andrew Ng)则预言:“AI如同电力般‘隐形化,未来人们不会专门讨论’AI产品,因为所有工具都内嵌智能。”AI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文明层级的跃迁—它或将如电灯驱散黑暗一般,以指数级算力与认知突破,照亮人类探索未知的新航道。

第二,当前对AI的讨论应超越“风险焦虑”,聚焦其赋能千行百业释放的“AI红利”。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时任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长城工程科技会议2023年“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大会上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科技。AI不是替代人类的对手,而是拓展能力的助手。电力革命曾引发的疑虑终成文明基石,我们应以“场景创新”为锚点,将AI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第三,纵观人类教育史,从口传心授到数字革命,AI正催生教育范式的第三次跃迁。袁振国教授有精辟的概括:“三千年前学校诞生,开始了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文明传承;三百年前现代教育制度诞生,开始了人类大规模标准化的教育;今天数字教育诞生,开启了人类大规模个性化教育的序幕。”AI 学伴会让良师如影随形,学程设计会让课程因人而异,AI 使教育真正有可能俯下身来为人的成长服务。

02

比喻之二

辛苦学习了12年,如同通过了“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无数次考试,终于拿到了“驾照”,而AI告诉我,未来是人工智能驾驶时代。

这的确是个精妙的比喻!很多人都有参加中高考与考驾驶证的经历、体验,熟悉两个考试的主要内容与考试方式,了解应对考试的学习方式与基本套路。两相对比,我们更容易发现传统教育在AI时代所存在的问题。

我们来看,“科目一”是理论考试,主要考查交通法规、信号标志、安全常识等,采用计算机答题。考生甚至不用看书,不用掌握体系化的交通知识,只要坚持刷题,坚持做许多套模拟试卷,并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多做自己的错题,只要记得住、记得牢,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考取90分以上,通过“科目一”考试。

“科目二”是场地驾驶,考核基础操作技能,包括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直角转弯、曲线行驶等,考生需不断实地练习才能完成指定项目。“科目二”要求考生亲自开车“勤练”,其诀窍如同卖油翁所言“无他,但手熟尔”,直到得分不低于80分才算合格。

“科目三”是路考,考查真实道路情境下的驾驶能力与素养,看灯光如何使用,如何变道、靠边停车,如何临机处置以及作为交通参与者的生命意识、驾驶道德。早先是由考官主观评定,后来用电子系统评价确保公平性。通过“科目三”的关键是多上路、多实践。

其实,以考驾照对比教育,多年前崔允漷教授谈课程改革时,就有精妙的论述。他说,驾照考试的“科目一”的“交规”属于知识,“科目二”的“倒库、入库”等属于技能,“科目三”的“路考”属于能力,考取了驾照不能说就习得了驾车的素养,我们不仅要会开车(关键能力),还要学会文明行车(必备品格),更重要的是尊重生命(价值观念)。但令人尴尬的是,驾照的考核方式似乎比中高考的考核方式更丰富、更多样,关注了知识、技能与素养,运用了笔试、操作、路考等多种考试方式,不是“一考定终身”,也不是答题比高下。对比驾照学习考试模式,当前的学习与评价体系是否更像把“科目二”“科目三”的内容都变成“科目一”来学习、应试?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应只是学生“一时记得住”的知识,而是“一生带得走”的能力,是“驱车驰骋、车行天下”的本领。在笔者看来,就是“眼上”的能力,以广泛阅读养成的审辨鉴赏力;就是“手上”的能力,以写作实践练就的文字表达力;就是“口上”的能力,以口语交流培养的沟通交际力。问题是,我们的教学与考试在多大程度上重视这些素养的培养与评价?语文学习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要在“下场地”“上道路”中历练,但现在很多时候是在用“科目一”的方式做题训练。例如:阅读是个人体验与文本期待相互碰撞、建构意义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如果变成做题目、确认标准答案的过程,那么这种训练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阅读人格的建立、阅读品位的提升?

再以动手实践为例。大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高中毕业后会选择进工科院校深造,但他们在漫长的12年基础教育阶段,有多少机会接触简单的动手制作制造课程?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作)这一套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高校的以工程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从理论到实践“闭环”的工程思维训练体系,有多少出现在我们中小学课堂?如果我们还是用“科目一”的刷题方式,连“科目二”的场地实践都没有,那么怎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践创造的能力?

说到底,我们的教学需要转型。要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发展”;但更关键的是评价方式需要变革,要从“知识立意”走向“素养评价”。变革不是不要高考,而是要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改革考查方式:单一的纸笔考试很难考查实践技能与综合素养,我们是否也需要“笔试+操作+面试”?以刷题的方式选人,只能选出“解题高手”,很难选出“问题解决者”;以总分相加的模式选人,只能选出学业成绩的全科优秀者,不利于培养兴趣专注的痴迷创造者。

但以上讨论并不是“比喻二”寓意的重点,“比喻二”的担忧在于传统学习获得的一技之长,在AI时代将成为“屠龙之技”。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无人驾驶的普遍化在当下已经没有技术障碍,过不了几年可能就不再需要“驾照”,人们也不会亲自驾车上路了。到那时,坐在车上看车水马龙的驾照持有者,不妨想一想,你所经历的“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学习与考试,哪些其实毫无价值?哪些也许依然有用?我想,被AI作废的除了一纸证照,就是那一大堆靠死记硬背获得的知识。但驾驶实践形成的动作协调性、应变机敏性等,是永远沉淀在驾驶者身上的“核心素养”,不会无用。

这几天笔者参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组织的AI赋能行政管理培训,教授们讲GTP-4.o、DeepSeek-R1如何使用时,都提到了一项核心技能,即设计“提示词”。提示词(Prompt)是用户输入给AI系统的指令或者信息,用于引导AI生成特定的内容或执行特定的任务。简单说来,提示词就是我们与AI对话时所使用的语言,可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一段详细的指令,也可以是复杂的任务描述。设计“提示词”,要注意有清晰的指令、相关的背景信息和明确的输出期望,有一套输出格式。提示词的设计有六大原则:Accurate(准确)、Specific(具体)、Concise(简洁)、Avoid Ambiguity(避免模糊歧义)、Effectively Guidance(恰当引导)、Structured(结构化)。听着课,笔者真有点儿恍惚,如果不是那一串英文单词,我觉得就是置身语文课堂听老师讲高考语言运用题了。多年来,高考语言运用试题也是一直扣紧“简明”“连贯”“得体”原则命制,简明就包括简(简洁、准确)、明(无歧义)的要求。再听下去,提示词的常见结构之一CO-STAR结构,与高考语言表达“得体”的要求完全一致。CO-STAR结构要求是:Context(上下文)、Objective(目标)、Style(风格)、Tone(语气)、Audience(受众)、Response(回应),高考对“得体”表达要求是:场合、目的、方式、对象、身份。

如有兴趣,我们无妨借助DeepSeek体验一下高考题命制:一是确定一个话题,按场合、目的、方式、对象、身份设定提示词,可以生成一道不错的作文题;二是以AI“提示词”设计为情境编拟一道高考语言运用题,这样的题目或许很快会出现在试卷中。我们有了这样的体验,可能会减少一些忧虑,也会更认同这样的观点:通过各种学习所发展的人的核心素养,一定会帮助人更好地使用AI。

03

比喻之三

AI的“冰山”已经撞向“泰坦尼克号”。

这是一位AI专家的比喻,原话用的是“撞上”,语气冷冷的,而我们像是船上依旧忙于工作的船员或是悠然观景的乘客,浑然不知将来的命运。

这个冷峻的比喻很难解读,我们可以设计“提示词”,让DeepSeek尝试回答。

DeepSeek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一是要发现传统教育体系的“船体漏洞”。如知识权威瓦解,AI能瞬时调用全人类知识库,教师知识传授者角色被削弱,单向灌输式课堂吸引力下降。又如评价标准失灵,标准化考试(如选择题、记忆题)无法区分“人类原创”与“AI代劳”,学术诚信与能力评估体系遭遇挑战。还有技能培养滞后,传统课程重知识轻能力,而AI时代需强化批判性思维、复杂问题解决等“高人性化技能”。

二是要关注AI“冰山”显露的教育“新大陆”。如开展个性化学习革命,AI学情分析引擎可实时诊断学生认知盲区;拥有无边界教育资源,名校课程经AI翻译、适配后,通过慕课(MOOC)让优质教育惠及偏远地区,打破地理与经济壁垒;促使教师角色升级,从“讲台上的圣人”转为“身边的向导”,聚焦情感支持、价值观塑造与创新协作。

三是积极打造教育转型的“救生艇”。如课程重构,增设“AI素养课”,将AI工具深度嵌入学科教学;强化“反AI能力”,用手写思维导图、无网络辩论赛等训练,防止过度依赖技术导致认知退化;更重要的是评价体系革新,如采用过程性评估等替代单一考试。

2025年2月28日,经合组织(OECD)发布《面向未来的数学课程:赋能21世纪学习者》,指出:过去25年,数学课程经历了从传统内容(如算术、几何和代数)向更注重数学素养与推理的转变,统计和数据素养的重要性也显著提升,且在较低年级开始引入。文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利用GeoGebra、Desmos和TinkerPlots等数字工具将几何、概率和数据分析等抽象主题变得具体且相关,增强学习的吸引力与互动性;二是利用生成式AI自适应技术,识别个体学习差距并提供针对性练习,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三是利用数字工具最大化整合资源,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

这样看来,AI“撞击”教育,并非摧毁教育,而是倒逼其从“工业化流水线”转向“生态化成长系统”。在这场变革中,真正的危险不是AI本身,而是“沿用旧地图驶向新大陆的船只”。

近日,有近40年人工智能研究经验的徐扬生院士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神仙湖畔谈的一些观点,正好可以回答上面的一些问题:其一,人工智能是向后看的,它依赖于已有的数据,而人类的智慧是向前看的,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其二,人类不应放弃思考与体验,如同发明汽车后仍需走路,文明的传承在于实践与感悟;其三,AI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艺术涵养及坚毅品格,这些才是教育应强化的核心素养。

编辑 | 京教君

内容来源 | 中国基础教育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携程发布Q3财报:营收183亿元,净利润199亿元

携程发布Q3财报:营收183亿元,净利润199亿元

鞭牛士
2025-11-18 06:50:58
刚从宁波回来,毫不客气的说,宁波就是全国郊区城建天花板!

刚从宁波回来,毫不客气的说,宁波就是全国郊区城建天花板!

吃货的分享
2025-11-18 13:35:10
儿子满月,岳母给5元红包说心意到了就成,仨月后岳母也过生日

儿子满月,岳母给5元红包说心意到了就成,仨月后岳母也过生日

船长与船1
2025-11-12 10:40:24
正式确定!国安续约2大主力,太子再获2年合同,现役国脚终老球队

正式确定!国安续约2大主力,太子再获2年合同,现役国脚终老球队

体坛鉴春秋
2025-11-18 11:34:14
A股:超4100股惨绿!主力已经摊牌,不出意外,明天还会继续下跌

A股:超4100股惨绿!主力已经摊牌,不出意外,明天还会继续下跌

虎哥闲聊
2025-11-18 15:07:11
陕西三地级市迎来新任市政府领导,80后工学博士出任代市长

陕西三地级市迎来新任市政府领导,80后工学博士出任代市长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12:14:23
12岁小学生在家服药身亡,遗书称:太累,太累,不会写英文单词

12岁小学生在家服药身亡,遗书称:太累,太累,不会写英文单词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7 20:12:15
王大陆当庭认罪,鞠躬道歉

王大陆当庭认罪,鞠躬道歉

扬子晚报
2025-11-18 11:18:14
国家都警告不要去日本旅游,怎么还那么多人去!

国家都警告不要去日本旅游,怎么还那么多人去!

花千重
2025-11-18 14:17:53
没理“涉华警告”,特朗普:卖!

没理“涉华警告”,特朗普:卖!

观察者网
2025-11-18 10:35:06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小莫哥哥野钓日记
2024-03-14 19:01:10
京东正式推出“七鲜咖啡”:承诺只用鲜奶!每周新开3-5家门店

京东正式推出“七鲜咖啡”:承诺只用鲜奶!每周新开3-5家门店

快科技
2025-11-18 01:30:07
韩国1-0越南 熊猫杯2胜1负收官 U22国足形势明朗:末轮赢球即夺冠

韩国1-0越南 熊猫杯2胜1负收官 U22国足形势明朗:末轮赢球即夺冠

我爱英超
2025-11-18 17:27:57
中国39个考察团紧急叫停,日本市长访华被拒,日媒扬言击沉福建舰

中国39个考察团紧急叫停,日本市长访华被拒,日媒扬言击沉福建舰

影像温度
2025-11-18 17:15:05
张继科"炮轰"刘国梁,2017年换教练不提前说,谁会高三换语文老师

张继科"炮轰"刘国梁,2017年换教练不提前说,谁会高三换语文老师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0-12 17:15:34
55岁钟丽缇最后一次试管失败那天,张伦硕把体检单直接扔进垃圾桶

55岁钟丽缇最后一次试管失败那天,张伦硕把体检单直接扔进垃圾桶

岁月有情1314
2025-11-16 23:37:54
大梦初醒已为时晚?2大芯片巨头反叛,中国不会再原谅

大梦初醒已为时晚?2大芯片巨头反叛,中国不会再原谅

沧海旅行家
2025-11-18 13:29:13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新华社
2025-11-17 15:54:02
戏子误国!国家出手后,人民日报点名的这3位明星永无出头之日

戏子误国!国家出手后,人民日报点名的这3位明星永无出头之日

不八卦掌门人
2025-07-25 21:56:46
1960年,赵一曼的儿子给毛主席寄了封讽刺信,主席看后回复6个字

1960年,赵一曼的儿子给毛主席寄了封讽刺信,主席看后回复6个字

博览历史
2025-11-09 20:20:03
2025-11-18 18:15:00
京城教育圈 incentive-icons
京城教育圈
聊聊京城教育圈的人和事
5845文章数 85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刚刚,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旅游
数码
游戏
房产
艺术

旅游要闻

山水间筑梦,民宿里藏富!五莲民宿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数码要闻

VAIO推出迪士尼联名F16 / F14笔记本,A面激光雕刻IP插画

国外大神攻破《极品飞车:热力追踪重制版》D加密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