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其中对“合村并镇”政策作出重要部署。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政策更加注重“农民意愿、分类施策和后续保障”,旨在优化村庄布局,盘活农村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那么,2025年合村并镇究竟有哪些新变化?农民又能从中获得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变化一:严禁“一刀切”强制搬迁,农民意愿成关键
过去,一些地区在推进合村并镇时,存在“强制上楼”、“突击拆迁”等问题,导致部分农民利益受损。
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首次明确强调“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撤并村庄”,这意味着未来合村并镇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权,不得以行政手段强行推进。
具体调整方向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农民不同意,不得强制合并:政策要求各地在推进合村并镇前,必须进行充分调研,确保大多数村民支持搬迁。
例如,山东青岛平度市新河镇在合并22个村庄时,采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入户调查”的方式,确保政策落地符合民意。
其次,保留特色村庄,避免“千村一面”:文件特别强调,要防止盲目拆除传统村落,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庄,不得强制合并,而是采取保护性开发模式,如福建土楼、山西窑洞等特色建筑,可通过文旅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设立“退出机制”:部分地区试点“自愿搬迁+补偿差异化”政策,允许不愿搬迁的村民继续留在原村,但需接受基础设施降级管理。
如此以来,搬迁与否由农民自主决定,避免“被上楼”风险。对于传统村落可申请“保护性开发”,村民既能保留老宅,又能通过文旅产业增收。
变化二:补偿方式升级,从“单一现金”到“多元保障”
过去,合村并镇的补偿标准较低,部分地区农民拿到补偿款后,仍需自掏腰包购买新房,经济压力较大。
2025年新政在补偿机制上做出重大调整,推出“现金+产权+股权+养老”的多元化补偿模式,确保农民“搬得起、住得稳”。
1. 现金补偿提高,按房屋类型差异化计算:
砖混结构:1700-3300元/㎡(视地区经济水平调整)。
砖瓦房:1200-2400元/㎡。
偏远地区补偿标准可上浮10%-20%。
2.产权置换“1:1.2”:河南、山东等地试点“面积上浮”政策,例如100㎡老房可置换120㎡新房,降低农民购房负担。
3. 土地入股,农民变股东:不愿离开土地的农民,可选择将宅基地转为集体资产,入股当地农业合作社或旅游项目,享受长期分红。浙江湖州试点该模式,参与村民年分红超5万元。
4. 以地养老”新选择:60岁以上老人可自愿退出宅基地,换取终身养老金(如江苏南京每月补贴2000元+免费入住养老社区)。
相比于过去,如今的补偿标准更透明,避免“同村不同价”。同时补偿标准也更人性化,更灵活了。可选择最适合家庭的补偿方式,如年轻人可选“土地入股”创业,老人可选“以地养老”。
变化三:后续配套强化,解决“上楼后”生活难题
合村并镇不是简单“拆旧房、住新房”,更要解决农民搬迁后的就业、养老、种地等现实问题。
2025年政策特别强调“迁后保障”,从就业、教育、农业服务等多方面提供支持。
重点保障措施主要有
1. 就业培训+岗位对接: 拆迁户可免费参加电工、电商、家政等技能培训,结业后直接对接企业就业。
2. 农机具存放与耕地管理:设立“农机共享中心”,解决农民搬迁后种地工具存放问题。推广“土地托管”模式,不愿种地的农民可将耕地流转给合作社,收取租金(每亩年租金1000-3000元)。
3. 公共服务全面升级:新建社区配套学校、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确保农民“医疗不出社区、孩子就近上学”。
这样农民搬迁后就业有保障,避免“住楼却失业”困境。同时土地可托管,农民既能收租金,又能腾出时间打工或创业。
2024年的合村并镇政策更加人性化、灵活化,核心是让农民真正受益,而非单纯追求“合并速度”。对于可能涉及搬迁的农民,建议:
1. 关注当地政策动态,主动参与村民代表大会,表达自身诉求。
2. 提前整理宅基地证、房产证,避免因权属不清影响补偿。
3. 根据家庭情况选择补偿方式:年轻人可考虑“土地入股”创业,老人可选“以地养老”。
4. 警惕“空白协议”,所有补偿承诺必须白纸黑字写入合同。
合村并镇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只有政策落实到位、农民权益保障到位,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得实惠、乡村得发展”的双赢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