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房子、工作、钱包会被怎样改写?
别急着划走,三个信号已经出现,最后一个直接决定你2025年是上车还是被车抛下。国家正在悄悄“花钱”,而90%的人还没看懂领钱的入口。先别急着吐槽经济差,真正拉开差距的是有人提前读懂了政策在干嘛。
今天把一份刚刚写进《2025到2035国土规划纲要》的顶层方案,拆成你能听懂的大白话。内容有点干,建议你先把水加满,因为听完你会发现,原来下一步棋国家早就摆好了,就等普通人落子了。
我们先抛一个数字:4个亿,相当于整个美国的人口,将在10年内完成二次进城。注意,不是回村盖楼,也不是县城买房,而是直接冲进有地铁、有产业、有保障房的新一线和强二线。为啥敢这么大规模?
因为三条底线已经铺完了。
首先,土地流转价码敲定,全国农地均价6万每亩,宅基地回收同步启动;
第二,保障房“国家队”提前收房,合肥、武汉、郑州国资已经收购过三成存量公寓;
第三,消费税改革倒计时,2026年起,哪座城市消费旺,哪座城市钱包鼓,地方政府终于有理由拉人来花钱了。
那么钱从哪来,又会流到哪去呢?答案就在你家门口那条正在招标的农机大道里,我待会说,你先记住:下一轮通胀不会平均分配,只会定向找人。
第二个,再说说路径,农民怎么带着钱进城呢?三部曲国家已经写成SOP:
第一步,土地入股村集体,成立股份合作社,农民变股民,保底分红加上一次性补偿,一户到手30到50万现金;
第二步,保障房摇号,租金不超过市场价的60%,10年可买可租,断掉高房价后路;
第三步,职教礼包,孩子读产业工人订单班,毕业直送新能源、充电桩、半导体厂,起薪6000加五险一金。一句话,以前进城靠6个钱包买房,现在进城国家发红包、加保底住宿、加包分配工作。
很多人问,跟我们城里人有啥关系?
关系大了:保障房都在地铁口,租金一腰斩,同小区商品房租金必被拉平;4亿新市民要家电、要奶茶、要二手车,背后整条消费赛道将复制2015年棚改牛市,只是上次涨的是房价,这一次涨的是“猪售比价”消费股。
第三,时间轴。接下来365天,你会亲眼见到你家附近出现农机服务中心,拖拉机挂着北斗自动驾驶,村口广播喊着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签字现场,银行人员会直接给你办卡;地方政府公众号推出了消费券,但领取资格多了一条“新市民认证”。记住,政策不会明说发钱,但它用流转补贴、消费券做马甲,你得看得懂暗号。
第四,说一说机会,4张车票,你至少能赶上其中一张。
首先,保障房REITs,国资先收楼打包上市,散户可买,租金分红代替“收租买房”;
第二,消费赛道下沉,800元以下的扫地机器人、1200元电动两轮、9.9块现磨咖啡,目标用户就是这4亿口袋刚刚有钱的人;
第三,农机与智慧农业,土地集中以后,国产大马力拖拉机、农业无人机、土壤传感器,订单可能已经排到了2027年;
第四,产业工人培训,国家未来将会补贴80%的学费,学PLC、学焊接机器人操作,比考研还要稳。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问,我到底该买房、买股还是去学门技术?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次改革的受益者有四类人:4亿城镇化的农民、新中产、产业链条的生态相关从业者、现代化农业的参与者。但也有风险群体,那就是传统行业的生产者,他们还在面临着内卷和出清的压力。
每次改革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照顾到大部分的群体,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关键是要看清大势,判断自己在哪个位置,该怎么调整。
从2025年开始,经济面会逐步好转,但好的是针对性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受益。如果你在受益群体里,那么恭喜你,好日子就在后头;如果不在也别灰心,至少你现在知道了游戏规则,你可以提前做准备了。这个十年的计划已经启动,明年你会看到明显的变化,土地流转、保障房的建设、产业的升级、农业的现代化,这些不是在空谈,而是实实在在要推进的项目。机会就在眼前,关键看你能不能抓住,或者赶上时代的列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