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以色列6月那场空袭留下的恐慌还未散去,新一轮的冲突就再度集结。
这场空袭让伊朗再次尝到被动挨打的滋味,也让“采购先进战机”成为伊朗军方最紧迫的事情。
随后数月,“伊朗秘密谈判采购中国歼-10C”的消息持续发酵,可鲜有人注意到,中方早早就释放了不会出售的信号。
更有别国军事专家直言不讳地用“恨铁不成钢”形容对伊朗的态度。
甚至反复强调“无体系支撑就是活靶子”。
伊朗为何"紧盯"歼-10C
伊朗对先进战机的渴望,是被一次次现实打击逼出来的。
作为中东地区大国,伊朗空军的装备水平却停留在几十年前,受西方全面制裁影响,战机更新换代成了奢望。
目前军中最拿得出手的,还是早年从美国引进的F-14“雄猫”和少量米格-29。
但这些战机不仅零件匮乏,维护全靠“拆东补西”,面对以色列的现代化空军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2023年,伊朗曾寄希望于俄罗斯的苏-35,签下50架采购合同,可俄乌冲突打乱了所有计划。
俄罗斯军工产能优先供应前线,到2025年夏天仅交付4架,剩余订单遥遥无期。
以色列的空袭威胁步步紧逼,6月冲突中3架F-14A被炸毁,剩下的战机也因缺乏备件接近停飞,伊朗空军已经到了“无战机可用”的绝境。
就在这时,歼-10C成了伊朗为数不多的选择。
这款中国自主研发的4.5代战机,在2025年印巴空战中打出了亮眼战绩,巴基斯坦空军用它搭配霹雳-15E导弹,击落了包括4架法国“阵风”在内的8架印度战机。
要知道,“阵风”单价是歼-10C的三倍,却在超视距对抗中败下阵来,霹雳-15E射程达到200公里,比以色列主力的AIM-120D导弹还要远,这种“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能力,正是伊朗急需的。
更让伊朗心动的是歼-10C的性价比和交付速度。
它单价约8000万美元,仅为“阵风”的40%,中国还接受石油置换或低息贷款的付款方式,对年国防预算只有253亿美元的伊朗来说压力小了很多。
而且相比短期内拿不到的苏-57、歼-35等五代机,歼-10C是目前唯一能快速交付的先进战机。
事实上,伊朗对歼-10C的兴趣早不是新鲜事,2015年就曾计划采购150架。
2016年时任空军司令纳西尔扎德还亲自访华,提出过买100架组建8个作战中队的方案,只是因当时的制裁和付款问题没能成行。
如今依托2021年中伊签署的25年战略合作协议,纳西尔扎德在2025年7月借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之机重启谈判,计划首批采购36至40架,总价约15亿美元。
中方的明确拒售
伊朗的需求看似迫切又合理,但早在谈判消息传出前,中方就回应,明确表示不会单独出售歼-10C战机。
中国不出售最核心的顾虑是技术保密风险。
伊朗内部被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渗透的程度,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过去18个月,伊朗先后有4名总统与外长级别高官遇刺,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甚至在卧室里被炸身亡,事后发现摩萨德特工早就在德黑兰附近建了无人机基地,还篡改了防空系统的坐标数据。
更惊人的是,2018年摩萨德特工曾潜入德黑兰绝密仓库,6小时内偷走数万页核计划档案,前情报部长阿里·尤尼斯都承认“摩萨德间谍无处不在”。
歼-10C即便出口版做了技术降级,其有源相控阵雷达代码、霹雳-15E导弹参数等核心数据仍极具价值。
一旦通过伊朗泄露给以色列,不仅会让战机失去优势,更可能影响中国后续的武器研发。
地缘平衡与国际声誉的维护同样关键。
中国在中东有多个重要合作伙伴,沙特、阿联酋等国对伊朗获得先进战机持警惕态度,贸然军售可能激化地区矛盾。
更重要的是,中方深知“卖战机不等于卖战斗力”。
如果只出售歼-10C而不配套体系,伊朗用不好反而会让外界质疑战机性能,砸了歼-10C刚靠实战打出来的口碑。
巴基斯坦能让歼-10C发挥威力,靠的是整套中式体系支撑,而伊朗显然还没做好这个准备,中方不愿为了短期交易承担长期声誉损失。
中方的拒售态度,其实也印证了军事专家们的一致观点。
专家的“活靶子”警示
就算伊朗侥幸买到歼-10C,没有配套作战体系,这些战机最终也会沦为以色列空军的“活靶子”。
现代空战早已不是单机比拼,而是“体系对抗”,脱离了预警、指挥、电子战等配套支撑,再先进的战机也难有作为。
印巴空战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
巴基斯坦的歼-10C之所以能击落“阵风”,关键不是战机本身有多神,而是依托了完整的“中式杀伤链”。
ZDK-03预警机负责远距离发现目标,通过数据链将信息同步给歼-10C,战机无需开启自身雷达就能发射霹雳-15E导弹,实现“隐蔽攻击”。
这种“预警机+战机+导弹+数据链”的协同作战,才是制胜核心。
可伊朗目前的防空体系,还是欧美古董货和苏联老底子的拼凑体,各装备之间互不相通,连基本的信息共享都做不到,更别说与歼-10C形成配合。
就算战机成功升空,伊朗的电子战能力也跟不上。
以色列的电子战系统能干扰雷达和通信,而歼-10C的电子战设备需要与地面电子战系统联动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而伊朗现有的电子战装备都是老旧型号,根本无法为歼-10C提供掩护,反而可能让战机暴露行踪。
专家测算过,在没有体系支撑的情况下,歼-10C对抗F-35I的胜率不足10%,甚至面对F-16I、F-15I都难有优势,所谓的“防空反制”只会变成徒劳。
结语
伊朗渴望用先进战机打破空中困局,却忽略了“体系先行”的基本逻辑。
而中方拒绝交易,既不是不愿做生意,也不是怕得罪谁,而是对技术安全、地缘平衡和武器效能的负责任考量。
中国的军售思路早已超越“卖装备”,转向“输出作战体系”,这既是对客户负责,也是对自身技术和声誉的维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