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贝壳(BEKE.US;2423.HK)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
贝壳2024年总交易额为33494亿元,同比增长6.6%。2024年第四季度总交易额为11438亿元,同比增加55.5%。
2024年第四季度,贝壳净收入为311亿元,同比增长54.1%;净利润为5.77亿元,同比下降13.9%;调整后净利润为13.44亿元,同比下降21.6%。
2024全年,贝壳净收入为935亿元,同比增长20.2%;净利润为40.78亿元,同比下降30.8%;调整后净利润为72.11亿元,同比下降26.4%。
其中,房屋租赁服务业务2024全年净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135%;截至去年四季度末,省心租在管房源规模超过43万套。
贝壳房屋租赁业务收入143亿元
贝壳目前经营五大业务,包含了存量房、新房、家装家居、房屋租赁服务以及新兴业务及其他。
有意思的是,在贝壳的2024年度财报中,房屋租赁服务收入被单独列出来,而在2023年财报及之前,这部分的业务只是被列入“新兴业务及其他的净收入”。
一种有出息了才可以见光的既视感,否则就先藏着掖着。
贝壳房屋租赁服务提供关于分散式及集中式的租赁住房管理运营服务,和包括流量商业化业务、在线租赁管家服务等在内的租赁相关服务。
截至2024年末,贝壳房屋租赁服务在管房源总规模超过43万套,2023年末为超21万套,同比增长104.8%。
贝壳在财报中表示,房屋租赁业务在2024年实现了规模跃升和服务能力的夯实。
由于省心租模式下的租赁房源数目增加,贝壳房屋租赁服务2024年的净收入为143亿元,较2023年的61亿元,同比增长135.0%。
贝壳房屋租赁业务的贡献利润率于2024年为5.0%,而于2023年则为负1.0%。
这意味着什么?
贝壳房屋租赁业务实现了扭亏为盈!从2021年年底推出“贝壳租房”,贝壳仅用3年的时间,就让这个业务迅速盈利!
对于房屋租赁业务的贡献利润率提高至5%,贝壳表示主要由于运营效率提高及产品模式优化,而这提高了首次租赁的成功率及续租率并降低了空置率。
贝壳是如何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的?
在省心租业务上,将服务链条拆解为标准化动作,通过服务者的分岗,以专人专岗带来服务能力和效率提升。同时,在收房定价、房屋库存管理、招租去化等场景中利用智能算法系统辅助运营,在试点城市推动了资产周转效率的提升。
服务保障上,贝壳面向客户推出多项服务升级和机制保障。例如,针对高风险房如房屋漏水,贝壳建立了快速响应和专业维修机制。
在招租上,贝壳精细化管理客户续租率和房屋预租率,降低空置成本。同时加强去化渠道建设和运营,提升出租的确定性。
贝壳也持续降低省心租业务的风险,持续优化升级省心租产品模式,增加对租金波动风险的抵御能力。
43万套房源之后
现在的租房现状是什么?
供应端,按照“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底全国筹集总量870万套保租房,截至目前市面上海量的6折保租房已经到达战场,保守估计至少有700万套,再加上二手房转租的涌入。
需求端,居民收入减少,消费能力下降,就业形势不明朗,曾是租房主力军的大学生和白领在租房上掏钱更加谨慎。
所以,现在的租房市场,流量是最宝贵的。
如今,贝壳亲自下场搞省心租,仅仅3年时间干到43万套的房源规模,这个扩张速度非常可怕。
对于依靠贝壳找房平台出房的各位来说,43万套房源加入本就兵家必争的流量池,将会引发什么样的反应?
打开贝壳找房APP或小程序的“租房”频道,点开任何一个城市,用黄色背景标注“贝壳省心租 自营”的房源随手可见。
毋庸置疑的是,贝壳流量一定会优先倾斜给自家亲儿子,首页的黄金位置必须有省心租的房源。就像官方的说辞,流量聚焦,APP突出展示,5000+经纪人优先带看、重点推荐。
这相当于在租房市场安装了一道流量的阀门。
贝壳以客源和房源优势为基础,自己建立流量分配机制,实现收益最大化。
说它是流量阀门,是摇钱树,不过分。
相对应的是,那些把房源挂在贝壳租房频道的非省心租的品牌公寓,其房源曝光度大幅下降,导致自主获客能力被削弱。如果想要获取流量,想要更好地展示,想要成交,支付给贝壳的费用只会越来越多。
或许,随着省心租房源的不断扩充,贝壳将进一步巩固其“流量+房源”地位。品牌公寓若无法建立独立获客能力或差异化优势,出房被卡脖子的痛感越来越明显,逐步被整合或边缘化。
而当房东出房越来越难之后,面对49700家门店、活跃经纪人数44.5万人的贝壳,交给省心租的可能性也会变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维C公寓传媒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