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他的童话只有成年人才能看得懂;
他超凡,却不能脱俗;
他的文字,就像他的一生一样惊世骇俗,
每年都有无数仰慕者,在他的墓碑上留下爱的吻痕。
他,就是奥斯卡·王尔德。
想当年,比较适合新人玩家的平民女战神,不用氪金的黯蔷薇肯定是其中之一。
在剧情中我们见到了这位可女王可女仆的黑丝百变小妖精,
虽然她有着略带高冷的贵族气质,但偶尔的毒舌也能让你轻松为之着迷。
这样的感觉与黯蔷薇的专属圣痕——王尔德,
很是相得益彰。
王尔德的立绘十分浅显易懂,
不过,原画虽美,一旦解读起来,
绝对不是唯美,而是凄美。
我们先来看上位圣痕,它叫做【狂人的画像】,
立绘中的王尔德,一看就是出身不凡,
身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典型贵族服饰,
似乎,正在被无数肮脏的触手拉进肖像画中,
美丽的少女的眼眸中写满了无助与哀愁,
与之对比,是画中那带着邪魅的微笑(触手控的狂欢)。
这,是出自王尔德唯一的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
这个故事大致是说:俊美的贵族少年道林·格雷与自己的肖像画有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自己将永葆青春,而岁月的痕迹和罪恶将由画像承担。
在18年间,他无限放纵自己的欲望,将人性的邪恶展现到极致。终于,在他无法克制对自己的厌恶,举刀试图破坏丑陋的画像时,自己却离奇死亡。倒在地上的他,面容变得丑恶苍老,而画像却年轻如初。
它曾被改编成电影,比如有同名的《道林格雷的肖像》和将其改编为反派的哥特风魔幻电影《绅士大联盟》。
如果说上位圣痕中的服饰,以重叠数层的飞边、蕾丝雕琢出了王尔德的现代之美,那么,一袭白色晚礼服造型的下位圣痕则是展示了王尔德的古典之美,这张原画是在致敬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莎乐美》(Salome)。
莎乐美极度专情又极度无情,由爱生恨,用一支舞换一条命,这就是圣痕名称“憎恶的舞曲”的来历。
《莎乐美》大概讲的是这么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故事:希律王之女莎乐美,在对圣人约翰示爱却遭拒绝后,因爱生恨,在为希律王跳七重纱舞时乘机索要约翰的首级,这一切,只为亲吻约翰的头颅。
可以这么说,王尔德的这部戏剧,是借用了《圣经》中莎乐美的框架去表述自己对爱与恨、美与罪的理解,画师将一种惊悚的爱呈现在了原画中,立绘中有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即王尔德左手捧起的蓝色绸缎中,实际上藏着一颗闪耀着圣光的头。
我们可以想象,下一秒,莎乐美就要亲吻她挚爱的约翰。或许,“得不到就毁了ta”是对这部作品的悲情脚注。
似乎,《封神演义》中,苏妲己欲得周文王姬昌的长子【伯邑考】而未成,也是最后怒而杀之。
中位圣痕名为“染血的花刺”,光听名字,就能感觉一丝寒意,这张立绘的内容最为丰富,背景墙有夜莺、玫瑰,还有一男一女,它讲述的其实就是王尔德的经典童话《夜莺与玫瑰》,圣痕灵感就是取材于此。
《夜莺与玫瑰》的故事相信大家比较熟了,夜莺为了帮助年轻的穷学生获得与心爱姑娘共舞的机会,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用自己的生命之血培育了一朵红玫瑰。
然而,姑娘却因学生的贫寒而拒绝了他。羞愤中的学生将血色玫瑰随意扔到了大街上,最后被车轮碾得粉碎——难怪王尔德曾说“心是用来碎的”。
半躺在椅子中的王尔德,身着敞开的睡衣,一对大白长腿松垮垮地挂在扶手上,她左手玩弄着一朵带刺的玫瑰,右手则提着一摞文稿的一角,少女的造型无比慵懒、所暗示的东西又是那么轻浮。
然而,她那轻佻的眼神却透着一股子让人怜爱的颓废。王尔德在19世纪末所引领的美学主义和颓废风,在原画中一览无遗。
(中位圣痕的原画中),这里有一个可能被忽略的细节,就是王尔德胸口有一封未拆的信。
它其实是隐喻了王尔德的著名作品《De Profundis》,它被译作很多名字,比如有《狱中记》、《深渊书简》,台版曾译为【来自深渊的呐喊】——好吧,我想这应该道出了很多重度玩家的心声。当然,它为人所知的另一个名字,则是朱纯深教授的《自深深处》。
《自深深处》是王尔德写给他的情人道格拉斯的一封长信,因为道格拉斯,王尔德曾入狱2年,这场牢狱之灾是王尔德一生的转折点,让他从人生的巅峰直接摔落到谷底的下水道,再也没能爬起来,最后,只能流落法国巴黎的一家廉价旅馆里,郁郁而终。
在这段牢狱生活的最后几个月里,王尔德用他那种独有的、带着唯美的颓废感,不仅表达了对道格拉斯爱恨交织的情绪,而且还集中阐述了他的爱情观、艺术观和生活观。
读王尔德的作品,你很少会遇见虎躯一震的鸡汤,更多的是让你慨叹“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这般的毒舌妙句,没有一定的阅历,没有被社会和现实扇过一耳光,恐怕你不会对王尔德字里行间透出的阴森、危险、恐怖着迷,不会对字里行间揭露的冰冷、尖锐、淡漠产生认同,不会对字里行间藏着的不真诚、不和谐和抖机灵拍案叫绝。
圣痕2件套的名字叫“迸裂的铅心”,这是出自那个流传甚广的童话故事《快乐王子》——它被称为“近代英国文学的一大伟观”。快乐王子为了爱与美好甘愿“献祭”掉自己的眼睛,然而,故事的末尾,面对小燕子的死,王子的铅心崩裂成两半,而失去了任何装饰的王子雕像则被市民丢进熔炉。
这就是王尔德,他绝对不会只是去讴歌人生、爱情的美好和幸福的那一面。汝之蜜糖、彼之**,人生和爱情有甜和酸,更多的是苦与涩。夜莺用血染红了玫瑰,血色玫瑰却沦为街边的垃圾。
说回来,奥斯卡·王尔德生于1854年,逝于1900年,在短短46年的传奇人生里,他经历过富裕与贫苦,起于名望和掌声,纵情于豪奢与浮华,却在忧郁与自傲,零落与破败中黯然离场。
(他)为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长篇小说、诗集、童话集、散文等文学作品,还有无数经典语句透出的超凡观念,以及在那个保守的维多利亚时代,敢于冲破世俗围绕的爱情故事。
但无论如何,像王尔德这样的人物在那个时代注定只能成为异类。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当我们再看圣痕三件套技能名“仰望星空之人”时,就不难理解王尔德说出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一些人还在仰望星空 这话时,内心的无限哀愁。
仔细想想,米哈游的画师应该很明白王尔德和人生的另一重真相,否则,满星的圣痕背景也不会将血色玫瑰、画框、荆棘、鸟的翅膀和星星等元素完美结合在一起。
关于圣痕王尔德的故事,我们只能点到即止了。
而关于王尔德作品的解读,恐怕只有亲自去读一读才有更深刻的体会。
祝你开心,我们下期再见!
如果本期内容让你有所收获,
不妨点个关注,
您的小小支持,能帮助我更从容地持续创作优质内容!
如果觉得还不够过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