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时,可能很多读者会不理解,毕竟日本作为仅有的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他们应该痛恨两个在日本本土爆炸的原子弹。但是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945年的7、8月份,此时日本的盟国德国、意大利已经相继投降,日本几乎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敌人。虽然此时的日本看似仍然占领着大片本土之外的土地,但是就当时的形势而言,日本已经是强弩之末。
不过对于如何解决日本这个老顽固,却成了美军等同盟国非常头痛的事情。毕竟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都是大海,强攻日本需要动用大量军力的同时,也会使同盟国的军队遭受大量的伤亡。为了迫使日本尽快投降,同盟国于1945年7月15日在德国的波兹坦召开了波兹坦会议,并于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以宣言的形式发布了《波兹坦公告》,在公告中,敦促日本政府尽快无条件投降。
但是日本政府却无动于衷,当时日本依然是狂热的军国主义蔓延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为了阻止盟国登陆日本本土作战,日本竟然发动了2800万国民义勇军,而这个数量,占了日本当时国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更加值得注意的情况在于,日本当时的海军在经过中途岛等几次大型的太平洋战争后,基本没有了作战能力,空军这边,也大多是采用自杀式袭击的方式,负隅顽抗。
当时的日本国家依然被高层领导所愚弄,他们也不清楚当时日本所处的国际形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的失败是一种必然。而且当时由于德国已经投降,苏联没有了后顾之忧后,也已经单方面撕毁了和日本的中立协议。苏联的参战,更是让日本无法首尾兼顾。日本当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十分不利,但是当时的日本军国主义,依然妄图做殊死一搏,为的是尽可能减少日本战败后所付出的代价,可是他们却完全不顾日本本国普通百姓的生死。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美国等同盟国,也对在日本登陆作战,制定了战前规划。并将在日本登陆作战计划,命名为没落行动。根据当时的策划,盟国预计在日本登陆作战,至少会有几十万盟国军人因此丧命,而日本本土,更是要付出千百万人性命的代价。
根据当时对日作战的分析,盟国发现,越是靠近日本本土作战,盟军的战损比越大。当在菲律宾和日军作战时,大约每牺牲一名盟国军人,就可以歼灭5名日本军人,但是到了冲绳岛作战时,每牺牲一名盟国军人,只能歼灭大约2名日本军人。为了歼灭冲绳岛上大约120000名日本,盟国损失了大约70000军人的性命。
由此美国对于登陆日本本土作战,也有了很大的犹豫。为了尽可能确保美国当时的利益,美国决定在日本本土投掷刚刚研制成功的原子弹。其实当时日本和德国也曾有过原子弹研制计划,但是因为他们的科学技术比美国还有很多不足,所以即便是做了很多努力,最后原子弹计划也只是停留在研制阶段。所以即便是美军将大量的传单散落到日本本土,日本人仍然不相信世界上有如此之大杀伤力的武器。
由于抵触《波兹坦公告》,日本政府对于国际上要求他们主动投降的宣言置若罔闻。并且当时日本特别希望苏联能够帮助他们从中斡旋,以降低投降的损失。为了确保在日本战败后的利益最大化,美军提出了原子弹计划。此时原子弹刚刚试验成功不到一个月,为了给日本以致命的信心打击,美国决定向日本本土投掷原子弹。于是在1945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军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这两颗原子弹直接造成了日本平民在内的将近15万人死亡。后期又有许多伤员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或者受到强烈辐射,而大量死亡。
更具讽刺意义的是,日本政府在广岛被原子弹轰炸后,甚至一度不知道广岛究竟发生了什么。由于通讯中断,日本高层当时还以为广岛遭受了某种强烈的自然灾害,直到有一名年轻的官员乘坐飞机,亲眼目睹了广岛被原子弹轰炸后的惨状,日本才派出了本国的原子弹专家仁科芳雄到达现场确认。在广岛被原子弹轰炸后,日本军国政府,依然不愿意接受投降。他们侥幸的认为美国只有一颗原子弹,而且他们希望本国的核武器专家,可以在6个月内也制造出同样威力的原子弹,以和美军殊死一搏。
庆幸的是当时美国不仅有一颗原子弹,由于日本的态度坚决,美军又于1945年8月9日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两颗原子弹终于击溃了日本的信心,最后在1945年8月15日,在历经了几天的谈判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看似日本被两颗原子弹轰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和本土作战的中国、苏联、德国等国家相比,日本的损失还算比较小。毕竟日本本土没有经历登陆作战,这就使得日本平民的生活,以及整个日本社会的生产体系,得以保全。这也使得日本在二战之后,很快便恢复了生产、生活。并且为后来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比日本本土登陆作战而言,两颗原子弹的损失就显得无足轻重了。而且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在被原子弹轰炸4年后,也恢复了居住。虽然后来也偶有因为辐射得病的日本人,但是就普遍的人群而言,两颗原子弹对日本人的伤疤,也慢慢地被抚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