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宏达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的申请已获受理。此次发行将面向控股股东蜀道集团,拟发行股票6096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4.68元,募资总额28.53亿元,所募资金将全部用于偿还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
蜀道集团在宏达股份的前控股股东宏达实业破产重整后,于去年9月正式入主,成为宏达股份控股股东。然而,首当其冲的债务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大量债务人和债务纠纷,化解难度极大。
连连“爆雷”
“资本大鳄”黯然离场
公开资料显示,宏达股份成立于1994年,2001年登陆上交所。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以有色金属冶炼、磷化工为主的多元化、多产业的经济实体,旗下产品涵盖化肥、氯碱、锌锭、锌合金及其废渣中提取的金属材料、稀有金属(钼、铟、锗)、氧化锌等。
值得一提的是,宏达股份曾是四川老牌“资本大鳄”刘沧龙掌握的核心资产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宏达实业曾为宏达股份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26.39%,而宏达实业背后是刘沧龙实际控制下的宏达集团。但好景不长,“宏达系”近年来连连“爆雷”。
2018年年末,宏达股份在原控股子公司金鼎锌业的合同纠纷案中败诉,不仅失去后者控股权,还被要求返还2003年至2012年获得的利润,公司因此巨亏26.72亿元。另从2012年开始,公司每年均被出具带有“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20年,宏达股份、宏达集团参股的四川信托又出现兑付危机,宏达集团、宏达股份等4家相关股东被采取监管强制措施。2021年,公司实控人刘沧龙也因涉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被成都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在上述背景下,“宏达系”最终走向破产重整。
2023年5月8日,长城华西银行成都分行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明显无法清偿全部到期债务为由,向什邡市法院申请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宏达实业、关联方宏达集团进行破产重整。四川省属国资蜀道集团,成为其重整投资人。
2024年7月19日,什邡市法院裁定批准了《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宏达实业有限公司合并重整案重整计划》,蜀道集团将承接宏达实业持有的全部宏达股份股权。截至2024年9月18日,蜀道集团已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宏达股份的26.39%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四川省国资委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24年9月5日,因执行《重整计划》,原登记于宏达实业的4.86亿股宏达股份股票过户至蜀道集团证券账户,占公司总股本的23.93%;另有5000万股质押股票暂时无法交割,但鉴于蜀道集团已取得宏达实业100%股权,从而通过宏达实业间接持有上述 5000万股股票。由此,宏达股份控股股东变更为蜀道集团,实控人则从刘沧龙变更为四川省国资委。
入主半个月,9月19日,宏达股份就发布定增预案,除了提高蜀道集团持股比例外,方案明确此番定增目的——控股股东为公司纾困,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补充流动资金,提高盈利能力。随后,蜀道集团向其他股东发出要约收购,2024 年12月11日要约收购完成,蜀道集团直接及间接通过宏达实业合计持有公司股份 536,314,80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39%;蜀道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股份 636,314,80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1.31%。
四川国资救急
28亿资金能否“扭转乾坤”?
长期以来,宏达股份深陷复杂且棘手的债务困境。2003—2009年期间,宏达股份通过增资和股权转让等方式,逐步获取原控股子公司金鼎锌业60%股权。然而,随后因合同纠纷,金鼎锌业的四家股东—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怒江州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财政局、云南铜业 (集团) 有限公司,将宏达股份及其关联的宏达集团告上法庭。2018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定宏达股份原持有的金鼎锌业 60% 股权无效,扣除已支付的4.96亿元增资款后,宏达股份需在判决生效15日内,向金鼎锌业返还2003—2012 年期间所获利润10.74亿元。
截至2024年9月末,宏达股份已通过现金与资产抵债方式返还6.51亿元,但仍有4.23亿元应付返还利润款本金及2.16亿元延迟履行金未支付。金鼎锌业合同纠纷案使宏达股份债务压力骤增,资金链紧张。2021—2023 年及2024年1—9月,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达 84.56%、82.40%、85.05%和82.50% ,近几年年末短期借款均超7亿元,同期货币资金仅2.32亿元、3.29亿元、1.75亿元和2.86亿元。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流动比率为0.55,速动比率为0.32。
宏达股份各业务产能设计居行业中游,苦于磷化工和铅锌冶炼均没有自有矿山,整体盈利性欠佳。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拥有磷酸盐系列产品产能42万吨/年、复合肥产能30万吨/年,产品主要在国内西北、西南市场销售,竞争力较强;还有设计产能20万吨/年的天然气制合成氨生产装置,以及锌锭、锌合金产能各10万吨/年。但自失去金鼎锌业后,公司业绩持续低迷。2019 - 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45亿元、22.81亿元、29.07亿元、29.4亿元、30.2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85亿元、-22.46亿元、3.06亿元、0.6亿元、-0.96亿元。其中,2020年巨亏是因对四川信托长期股权投资全额计提减值准备,2023年由盈转亏则源于磷化工、天然气化工产品价格下跌及有色金属锌冶炼业务亏损。
不过,公司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300万元—39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目前,宏达股份公告显示本次定增28.53亿资金(最终金额以监管审批为准)将优先用于解决债务问题,着力对宏达股份进行纾困,除了本次定增以外,宏达股份另有公告显示,已经通过与蜀道集团内部其他单位签署关联交易协议,保障其磷化工产业上游磷矿石较为稳定的供应。但这都只是第一步。蜀道集团作为四川省属最大的综合性产业集团,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场景,接手后,如何利用自身在矿产、市场、资金等方面的资源禀赋与宏达股份进行有机协同,提高其持续盈利能力,对其全面赋能,是市场期待的焦点。科创四川将持续关注宏达股份后续发展动态。
机会清单
机会清单1:百亿规模产业资本“求购”4类企业
四川超过百亿规模产业集群,委托科创四川面向全球寻找匹配4类客户资源:“投早投小”有掌握核心技术人才领军创办的硬科技项目;四川25条产业新赛道(6“主”19“快”)排名前10的企业或细分产业赛道排名前5的科创企业。6条“主赛道”包括:人工智能、商业航天及卫星网络、绿色氢能、智能网联汽车、生物技术、低空经济及无人机。19条“快车道”包括:先进存算、下一代移动通信及智能终端、信息系统密码及安全、新型工业母机、先进核能装备、高效太阳能电池、超高清视频显示、工业元宇宙、激光装备、下一代操作系统及应用、新型储能、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智能传感器、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机器人、新制式轨道交通、固态电池、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核医药。战略新兴产业赛道非上市公司,年利润超过5000万,愿意接受国资背景产业资本并购;已上市公司,年利润超过1亿以上,有愿意接受产业资本并购。
机会清单2:世界500强企业全球寻求大交通、绿色能源并购标的
净资产超过1.5万亿世界500强企业,委托科创四川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优质大交通产业赛道头部企业及优质资产,包括不限于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上下游配套优质企业例如头部大交通及绿色能源形成配套及战略产业协同的战兴产业优质企业等。特殊要求:有意愿转让实控权。
机会清单3:某上市公司拟并购硬科技企业
科创四川受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委托,目前正在成渝地区寻找年利润2000万以上,有意愿接受上市公司并购的硬科技企业。欢迎企业自荐或有相关一手资源服务机构,接洽商谈。
机会清单4:成都资产数十亿民企求购产业资产
成都资产数十亿民企,委托科创四川在成渝地区寻找优质带租约产业厂房资产;长租公寓资产。限资产实控人“直客”,非诚勿扰。
对接热线:18628366546微信同号
科创四川研究员 龚锐综合整理
本期值班责编 伍丽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