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日经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称,特斯拉与日本金融服务集团欧力士(ORIX)达成合作,为日本最大储能设施之一——134MW/548MWh滋贺县米原市储能电站提供142台Megapack电池储能系统,计划于2027年正式投入运营。
日经新闻相关报道(图)
要知道,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新增装机规模为175.4GWh,中国、美洲、欧洲三大区域市场合计装机占比超9成。而根据WoodMackenzie发布的2023年全球储能系统商排名,特斯拉在北美、欧洲两大储能市场的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地位举足轻重,但在亚太市场却挤不进前四。
2023年全球储能系统商排名(图)
这次特斯拉强势切入日本市场,标志着其储能产品性价比、技术方案已经取得了日本储能业主的信赖,有望进一步拓展日本市场份额,为撬动亚太大市场构筑重要支点。
强强联手,互利共赢
欧力士集团是全球最大非银行金融机构之一,截至2024年3月底,资产管理规模高达69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3.312万亿元),已连续59年实现盈利,业务涉及金融与实体领域数十个产业。
其中可再生能源业务是欧力士集团近年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在中国、美国、日本、西班牙、印度等国家及地区落地的新能源项目,合计装机容量高达4.3GW。
欧力士集团可再生能源业务全球布局(图)
在储能业务方面,2024年12月1日,欧力士集团建设的48MW/113MWh纪之川储能电站正式投运,成为日本国内运营中的最大储能电站之一。且通过投资持股的方式,欧力士集团的身影还频繁出现在大连融科、北京能源、Ormat Technologies等储能企业背后。
换言之,欧力士集团在储能领域铺垫已久,对行业有深入的了解,这次选择特斯拉作为其储能系统供应商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特斯拉储能产品的先进性全球闻名,品牌声量与日俱增,值得客户信赖。
近年来,特斯拉的储能业务磕了药一样,一路高歌猛进。2024年第四季度,其储能部署量达到11GWh,同比增长244%;全年储能部署量更是高达31.4GWh,同比翻番,创下历史新高。
特斯拉2024年四季度报截图
马斯克很激动,表示公司正加速扩产,计划建设第三座Megapack储能超级工厂,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二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出货在即,日本储能市场在其辐射范围之内。
最新消息显示,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计划于2月11日上午举行投产仪式,今年一季度开始产能爬坡。届时,特斯拉的亚太储能核心将正式构建完成,40GWh 的Megapack储能系统产能一旦落地,整个亚太储能市场都将迎来巨震。
三是,特斯拉储能产品在日本市场已有品牌基础。早在2021年,特斯拉便成功登陆了日本大型储能市场,其Megapack储能系统产品成功应用于北海道北部岛屿千岁电池公园的1523.8KW/6092.2KWh储能项目。
此后,特斯拉还与日本关西电力公司(KEPCO)旗下Kanden Energy Solutions达成合作,Megapack储能系统产品应用于仙台一家燃煤发电厂,切入日本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种种迹象表明,欧力士集团牵手特斯拉,借助其全球影响力,叠加自身本土优势,有望成为特斯拉在日本储能市场的话事人,在起势明显的日本储能市场分一杯羹。
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即
近年来,受紧急停电期间电力需求增加,能源转型成为大势所趋等多因素影响,日本政府正通过提供补贴、鼓励投资等政策和财政激励措施加速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应用。
具体来看,2024年12月,日本政府发布了一份新能源计划草案,定下了到204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4-5成,核能发电占比2成的目标。日本能源部更是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预期,从原本2030年36-38%的目标上提至了40-50%。
日本能源发电比例构成(图)
而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日益提高,电池储能市场需求不可避免地随之提升。未雨绸缪之下,2024年7月,日本政府重磅推出了5700万美元计划,为电池储能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并鼓励本土公用事业和企业广泛参与。《第六次能源战略计划》推出BESS补贴计划,支持储能系统部署,更是为外资企业进入日本储能市场打开了大门。
政策支持、企业响应、外资闻风而至,结果就是日本储能发展起势明显。IMARC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储能系统市场规模为15.1GW,预计2033年将达到29.4GW。
风云汇聚之下,日本储能市场呈现出本土企业、中储企业、欧美韩企业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由于日本储能市场相对封闭,以松下、日立、索尼、东芝、住友、日本电气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优势较为明显,各大企业近年密集发力,卡位日本储能市场爆发前夜。2024年4月,住友电工集团便决定斥资13亿美元在日本各地建立电池储能项目。
2024年以来,特斯拉、Fluence、ABB、LG新能源、三星SDI等欧美韩储能企业,纷纷加大了对日本储能市场的资源倾斜。比如2025年1月,位居2023年全球储能集成商排名第四的Fluence便下了重注,在东京开设新办事处,进行业务扩张。
当然,中储企业作为当前全球储能产业首屈一指的势力,自然没有放过日本储能市场的意思。2024年以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兰钧新能源、正泰电源、阿特斯储能、晶科能源等十余家企业在日本顺利开单。国轩高科牵手大和能源、CO2OS在日本开展储能电站开发及运维等业务,拿下了1GWh的储能电池大单;兰钧新能源与日本SUSTAINABLE HOLDINGS达成2GWh储能集成系统合作。
国轩高科与大和能源、CO2OS三方签约(图)
这次特斯拉牵手欧力士集团,形成“过江龙+地头蛇”组合,或将引起日本储能竞争格局动荡。
不进则退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仅37.8万平方公里,不到我国4%,储能市场潜力上限注定不会太高。Horizon预计到2030年,日本储能系统市场的收入将达到832.56 亿美元。
2018-2030日本储能市场规模(图)
市场本就有限,本土企业发力却十分明显,2024年9月,日本丰田、日产、松下等巨头宣布,将联手投资总计1万亿日元,用于将日本储能电池的产能扩大5成。
换言之,日本储能市场供外资企业瓜分的市场份额本就有限,随着特斯拉优势渐显,我国储能企业在日发展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