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航海油21”轮与“大庆454”轮相继靠泊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滨州港区油品码头6#7#泊位,这是滨州港6#7#泊位运营以来首次同时作业两艘液化品船舶,“两港一航+管输”综合供应链服务体系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面对国际原油市场的整体下滑、市场整体货源明显缩减等不利局面,滨州港区市场营销人员自我加压,充分发挥山东港口“两港一航+管输”项目供应链综合服务优势,强化内部服务集成,成立工作专班,协调各方资源保障转水船舶运力,为客户量身制定高效的全程物流方案,在保证客户生产原料及时供应的同时降低客户物流成本,最终成功争揽该货源到港作业。
滨州港区接到船期预报,确定两艘原油转水船舶同时抵锚后,调度指挥中心第一时间研判船舶进出港计划,与滨州海事局积极沟通,确定首次实施一次高潮两艘船舶排队进港计划,并得到海事部门大力支持。滨州海事局组织专家进行线上指导,船前会上邀请滨州港引航站引航员传授操船经验,根据两船的船型、航速等特点,制定出两船间隔40分钟上线进港计划。通过精准计算乘潮节点,两船按照计划准确靠泊6#、7#泊位。
为进一步提升“两港一航+管输”综合供应链服务体系周转效率,油品公司以“现场就是战场”的姿态,与各生产部门紧密沟通,及时获取船舶作业日期及货物特性等相关信息,并针对货物情况及客户要求,提前制定两船双臂作业方案,全力疏运,平均卸率提升达30%。作业过程中,一线人员加强设备巡查,确保设备全线“零故障”,为卸船作业提供硬支撑。调度指挥中心与码头作业公司紧密协作、高效联动,实时把控作业进度,动态优化工艺流程,确保作业安全高效,专业的作业水平和高标准的服务质量赢得客户高度赞扬。
作为山东海上“北大门”,山东港口滨州港区将持续贯彻“三个更加”“三个满意”,不断创新思路、深挖潜能,充分释放“两港一航+管输”综合服务体系优势,主动对接并满足客户多元化物流和更多增值服务需求,进一步放大“快靠、快卸、快转”金字招牌影响力,以实绩实效为推进山东港口“三大建设”再谱新篇章。
记者 张贵英 通讯员 刘琳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