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陈宝国:等待日子一天一天变暖

0
分享至

站在68岁这个年纪,陈宝国对表演、对人生都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演员是孤独的,是被动的,要耐得住寂寞。每个演员都有经历严冬无人问津,别人拿你不当回事的时候。这是人生的「冬至」,黑夜最长的日子。

但他恰恰认为,只要过了「冬至」,春天迟早会来到,然后再期盼着自己能够在夏至时节茁壮成长,到金秋时节有一份收获,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一点,让自己能够多少有一点自信。一个创作者,必须要经过这些,有了这些才能够稳得住,不浮躁。四季轮替很正常的,潮起潮落也很正常。

文|梁宋

编辑|金石

「冬节」的滋味

今天是冬至,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北京的气温已经到了零下,树桠上的秋叶也已经落干净了,这一天是一年之中日影最长的日子,如果出太阳的话,故宫的太和殿髹金漆宝座会被照得生辉;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下的五条金龙图案会被日光依次点亮;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在傍晚会出现金光穿洞的景象。

冬至从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所以冬至又称为「冬节」,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它像一个顿点,提醒着人们,这天过后,一直到夏至,太阳每天都会离我们更近,白昼将逐日变长。

从古代开始,每到冬至之时,大家会隆重地庆祝,以示「贺冬」,这个节气所在的月令描述是,「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意思是冬至是一个阴阳之气处于临界点的节气,阴气最盛,但阳气始生,万物的生气由此开始萌动。

冬至来临的前两周,演员陈宝国来到京郊参与《人物》的拍摄,他在片场讲起自己的冬至记忆,讲得生动又富有情感。

对于陈宝国来说,小时候的冬至是「一种惊喜」。每到冬至,他就知道腊月将至,离过年不远了,家庭生活进入一种又忙碌、又丰富、又有烟火气的、热热闹闹的氛围。这是一个团圆的节气,越是在冬天,人们越是喜欢做温暖的事。大人们在忙活着买年货,炸鱼的、炖肉的、蒸馒头的,他最喜欢拿着蘸上石红的小戳到各家各户去,给揉好了的馒头上面盖戳,作为奖赏,他能得到一块肉皮冻,捧着肉皮冻,他特高兴,满院飞奔。

冬至过后,他最盼的,就是穿新衣裳。新衣裳刚买回来,不让上身,要先晾在太阳地儿底下,先晒一晒,等吸饱了阳光,大人再把它们拿回来,拿掸子敲干净了,把上面的布头、线头都给揪掉,码好。他小时候很皮,趁着大人不注意,呲溜就给穿上了,穿上以后「唰」就跑出去。

新衣裳暖和吗?当然暖和,新棉花那个味气味他至今仍然记得,「太好闻了」,这个味道是他记忆里珍藏的气味,现在大家都穿羽绒服,很少能闻到了。但穿新衣服可不只是为了暖和,而是为了「到外边显摆」,让大家瞧瞧,「你看我这一身新衣服多漂亮」。

在陈宝国的儿时记忆中,从冬至开始到整个腊月的气氛,都是一种富足的、充满暖意的氛围。那是他小时候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天气虽冷,但是没把冷当回事」。

等到做了演员之后,他的冬至基本都是在摄制组过的,在「抢戏」,准备春节前杀青。那是一种更加立体的冬至的滋味,是成长的必然。

每到冬至,大家就开始盘算,还剩多少场戏,开始数剧本还剩多少页纸没拍,大概齐一天拍多少,早些年如果在外地拍摄,还得惦记着跟制片说,早点帮忙把火车票给订了,怕年根儿底下买不着。冬至这一天,虽然是节,但剧组不放假,不加班就算好的,大伙就盼着早点收工,然后哥几个围在一块吃点热乎饺子,小酌几杯,「这就算是过节了」。

他经常演戏也演到冬至到过年这一段的戏,《大宅门》第31集里,也拍到冬至的戏,一分半钟的剧情里,大宅院的伙计们拿出铜锅子擦干净,杀鸡剁鱼,烧红碳火,支上圆桌准备开饭,二奶奶发现三爷一家子没来,说是准备自己的过冬至,「那哪儿成」,二奶奶带着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就「搅和」去了,把三爷的菜全部端过来,揪着三爷的耳朵回来吃团圆饭,「必须大伙儿一块热闹」。

这都是鲜活具体的「冬节」的滋味,也是中国家庭的冬日气象和灯火可亲。

陈宝国很喜欢杜甫那首《小至》,在片场念了好几遍,「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写这首诗时,杜甫远离故乡,漂泊在夔州,恰逢冬至,想到自己身在异乡,感慨万千,但他笔下的冬至却不悲情,「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写冬却不只写寒冷,反而写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冬至到来,好像也不必悲观,因为冬天里也孕育着春天。

这首诗最后两句,杜甫写的是,「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尽管自己身处异乡,但冬至后春意萌动,周遭的自然景物与故乡相差无几,不如和孩子一起干尽杯中酒,不要辜负眼前的良辰美景——这种豁达疏朗的心境,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冬至启示,也是「冬节」的滋味。

「顺天应时」

每到冬至,会有三大物候表现,「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讲的是冬至过后的第一个五天,蚯蚓在泥土里蜷缩着身体。冬至的第二个五天,麋鹿的角开始脱落。冬至的第三个五天,山里的泉水才开始消融流动。这是一个自然万物顺天应时的过程。

陈宝国做演员40多年了,他有一种老派演员珍贵的自觉,他相信勤奋、相信专注、相信慢工出细活,他经历过许多打磨甚至是「折磨」,就像万物经过严冬,最终才创造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说,「演戏越久,越发觉得表演本身是一门科学。」

每接到一个「大戏」,他都会做很久的案头工作,通常都需要半年以上。他演过许多人的「一生」,从青年演到暮年,演青年时,为了让面部皮肤平整,化妆师会在他头顶中间固定一个圆环,圆环四周伸出12条带子粘在脸周围,圆环拉紧,脸上的褶就被拉平。除了头顶上的圆环,还会用到京剧里的「绷纱」技术,京剧里,角儿只在上台前绷纱,一般保持40分钟,陈宝国为了拍戏,每天绷十几个小时,卸了之后,头皮全是麻的。

《人物》拍摄现场让人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陈宝国的眼睛。他不太需要补妆,也不需要别人多么照顾,化妆师在拍摄时做的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是在他眼睛流泪时给他递上纸巾——他的眼睛在室外寒冷的天气很容易流泪。那还是1986年,演电影《神鞭》时落下的病根。在那部戏里,陈宝国饰演一个混混名叫「玻璃花」,这个角色由于和人打架时,一只眼睛被打得瞎了,像「玻璃花」一样无光无神,因此而得名。

为了贴合角色,他自己去纽扣厂成品堆里头找了一颗没有打眼儿的纽扣坯子,磨薄了放在眼睛里,开拍就搁进眼睛,眼睛里进一粒小沙粒都疼痛难忍,何况是一个指甲盖儿大小的异物,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一种受刑,每天都在受这种刑。几个月后,戏拍完了,他的眼睛变得老疼老眨眼,迎风容易流眼泪,去医院一查,原来视力1.5,拍完视力变成了0.6。

陈宝国并不喜欢讲述自己拍戏的辛苦,为了角色吃一些苦,他认为是一个演员应该做的。于他而言,更难得的部分是如何将人物的灵魂注入到内心,去接近那个「人戏难分」的状态,那是他作为创作者内心最激荡的时刻,也是要无限逼迫自己,激发自己潜能,把自己「交出去」的时刻。

回看自己的演艺之路,陈宝国一直遵循着一种朴素的节律,没有好角色演的时候,别灰心,在逆境时尽量保全自己,做好手头的事情,就像在滴水成冰的冬天,蚯蚓会钻入泥土,寻找适宜生存、有一定温度的地层。

有好角色演的时候,抓住它,不要害怕反复地打磨。《大宅门》中间整整停拍了3年,他也等了它3年。那是几十年难得一遇的好剧本,他知道一定能感染更多人,「你找到了它,就不怕等」,规律自然会让好的结果生发出来。

这些年,他相信时间的力量,也相信沉潜的力量,就像冬至来临,麋鹿的角会自然脱落,但没关系,只要按时生长,不疾不徐,三四个月过后,它们的角就能从重新长出至完全成型。做好手头的事,等待日子一天一天变暖,泉水自然会流动。

盼望

陈宝国今年68岁了,还想演很多戏。他的日常生活很简单,他笑称是「两饱一倒」,吃两顿饱饭,睡一个好觉。为了保持更好的身体状态,他减少吸烟频率,一天吃两顿饭,早上10点,晚上6点,这样身体更轻盈。无论刮风下雪,他尽量保持每天一万步的运动量。因为长期的自律生活,他显得非常精神,有一种超越年龄的年轻,零下几度的天气,户外拍摄了4个多小时,他没有烤过火,也不感到冷,背挺得笔直。

他身上有非常多「老派」的演员特质。他有一个微博号,但几乎从来没用过,也没发布过什么,微信朋友圈是去年才开通的,他好像不是特别需要这些,也不想花太多时间去学。他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戏上,入行40多年了,他依然遵循着入行之初的工作指南和生活习惯,或许别人觉得老旧,他自己觉得挺好的。

除开工作,他平常最大的爱好是看戏看电影。这个习惯他从上大学开始就有了。中央戏剧学院在东棉花胡同,附近就有电影院,他下了课常常带着学生证,买便宜的学生票,位置不太好也没关系,那时的电影院都是一排排木椅子,很硬,椅背上的序号是镀好的铜牌,盯着那铜牌,一个一个走过去,找到位置,坐下就是几个小时的沉浸享受。那时候他和同学们看电影也不挑,赶上什么是什么,看电影就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有时候电影散场晚,就一路跑回学校。

现在依然是这样,看电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固定的影院,也不会提前计划好,哪天有空了,就溜达去电影院,看看最近有什么电影,有时候还挑挑自己感兴趣的,有时干脆哪部电影时间离得近就看哪部。他也没算过,一年会去电影院看多少部电影,没有上百部,几十部总是有的,他也很喜欢去剧场看戏,但有一个原则,「从来不找票」,都自己买,因为他认为买票是对演员的尊重。

生活上,他不怎么讲究,在拍摄片场8个小时,他只喝了几口水,从午后一直拍摄到黄昏,他只在候场时吃了一根自己带的手指大的小香蕉,香蕉表皮黑了,果肉也有些熟过头了,他不在乎这些,一句「我也不让着你们了」,利落地扒开皮,两口就把这根香蕉吃完了。

对于要说的台词,他却有一种超越旁人的严谨,他的习惯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过,即便只有短短的几段话,他也会在家反复琢磨好几天,梳理出自己的理解。

站在68岁这个年纪,陈宝国对表演、对人生都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演员是孤独的,是被动的,要耐得住寂寞。每个演员都有经历严冬无人问津,别人拿你不当回事的时候。这是人生的「冬至」,黑夜最长的日子。

但他恰恰认为,只要过了「冬至」,春天迟早会来到,然后再期盼着自己能够在夏至时节茁壮成长,到金秋时节有一份收获,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一点,让自己能够多少有一点自信。一个创作者,必须要经过这些,有了这些才能够稳得住,不浮躁。四季轮替很正常的,潮起潮落也很正常。

这种自信带给他的,是一种对未来乐观的想象和憧憬。又是一年冬至,陈宝国理解的冬至不仅是白昼最短的一天,这是一个团圆的节气,也是一个感恩的节气,是一个静下来思考的节气,也是一个积累的节气,更是一个有盼头的节气。

如果你问陈宝国,做演员幸福吗?他至今的答案依然是,做演员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他喜欢他的这份职业。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全新的人生经历,不论是演一个古代的人还是当今的人,演帝王还是百姓,都是独一份的人生况味。他理解的「更好」,是日常过好每一天,踏踏实实演戏,踏踏实实做人,对明天有所盼望。他希望大家都身体健康,希望自己能够多贡献点⼉好⻆⾊。「咱们都带着点⼉盼头,春天来时,更好⽣⻓」。

这样的「更好」,也是特仑苏所一直倡导的。2024年,从夏至到冬至,特仑苏已经联合人物邀请了13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嘉宾,通过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讲述着每个人如何获得踏实而长久的更好生活。节气是自然的指针,指引着我们的生活,也指引着万物的生长,在盛夏时节珍惜宝贵的时光,不内耗,不彷徨,在烈日与暴雨中一点点茁长;在秋日降临时,学会平衡自洽,在渐起的凉意中坚定自我、轻装前行,静等收获的时光;在严冬到来时,向内生长,于山河冰封之时,积蓄能量,收敛沉淀,直至冬至,度过了一年中最漫长的一夜后,新的循环重新开始,全新的能量即将再次破土而出,「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是自然带给我们的更好能量,人生漫长,遵循一时一节的规律,不疾不徐地生活,相信总能在一个个踏实的日子中,更好地生长,也相信没有什么能阻挡更好发生。

就像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说的,「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这是「九九消寒」的由来,冬至来了,画一枝素梅,九九八十一片花瓣,每天染红一瓣,在不知不觉间,枝头渐红,寒意消融,一抬头,春日已经来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5频道直播!全运会乒乓球女团金牌战:孙颖莎率队迎战陈梦

央视5频道直播!全运会乒乓球女团金牌战:孙颖莎率队迎战陈梦

知轩体育
2025-11-19 10:58:56
征服中年女人,无需套路:两颗真心,一生相守

征服中年女人,无需套路:两颗真心,一生相守

青苹果sht
2025-11-04 06:10:40
多部门印发实施方案 支持北京提振和扩大消费

多部门印发实施方案 支持北京提振和扩大消费

中国经济网
2025-11-19 07:58:03
琉球不属日本!50年代琉球老照片:街头到处是中文,琉球女孩漂亮

琉球不属日本!50年代琉球老照片:街头到处是中文,琉球女孩漂亮

生活新鲜市
2025-11-19 00:35:05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新加坡来打脸了:不会被中国“远程控制”

新加坡来打脸了:不会被中国“远程控制”

观察者网
2025-11-18 20:31:05
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幅扩大,至盘中新高,现涨0.50%,报24718.99点

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幅扩大,至盘中新高,现涨0.50%,报24718.99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9:59:05
大连蛇岛上的蛇越来越凶猛,而且还在进化,为啥不把这个岛消灭?

大连蛇岛上的蛇越来越凶猛,而且还在进化,为啥不把这个岛消灭?

诗意世界
2025-11-15 20:26:32
高市早苗天塌了,中方重提“敌国条款”,或清算中日百年恩怨

高市早苗天塌了,中方重提“敌国条款”,或清算中日百年恩怨

历史求所知
2025-11-16 20:38:00
设计院8个月不发工资,没人离职:比没钱更可怕的是“不敢走”

设计院8个月不发工资,没人离职:比没钱更可怕的是“不敢走”

悟话八门
2025-10-15 11:06:51
不合群、耍阴招?被央视点名的王曼昱,"真实处境"被孙颖莎揭开

不合群、耍阴招?被央视点名的王曼昱,"真实处境"被孙颖莎揭开

阅识
2025-10-29 16:36:13
老话说“一个猪肚十副药”,提醒大家50岁后,别忘了常吃猪肚

老话说“一个猪肚十副药”,提醒大家50岁后,别忘了常吃猪肚

素衣读史
2025-09-23 17:38:59
1955年他只是团级干部,授衔时,周总理却说:授予少将军衔

1955年他只是团级干部,授衔时,周总理却说:授予少将军衔

鹤羽说个事
2025-11-19 14:04:37
大学生捐精,女方要求私下见面,承诺给予费用,内幕如何?

大学生捐精,女方要求私下见面,承诺给予费用,内幕如何?

极品小牛肉
2024-03-22 10:46:53
腹斜肌拉伤!将缺阵6周,又一个伦纳德诞生,难怪火箭不给1.25亿

腹斜肌拉伤!将缺阵6周,又一个伦纳德诞生,难怪火箭不给1.25亿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19 16:44:42
救人时接触私密部位算侵入吗?网友:不是,命都没了还在乎这些啊

救人时接触私密部位算侵入吗?网友:不是,命都没了还在乎这些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02 00:10:03
罗晋行程曝光!结婚7年很少回家,半年提6次分手,爱与不爱很明显

罗晋行程曝光!结婚7年很少回家,半年提6次分手,爱与不爱很明显

书雁飞史oh
2025-11-19 20:20:32
心痛!宁波一5个月大婴儿因心脏手术离世,眼角还挂着泪痕

心痛!宁波一5个月大婴儿因心脏手术离世,眼角还挂着泪痕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8 10:47:58
意大利哭晕 世界杯附加赛死亡签表浮现 首轮或遇2苦主+决赛碰波兰

意大利哭晕 世界杯附加赛死亡签表浮现 首轮或遇2苦主+决赛碰波兰

我爱英超
2025-11-19 07:14:36
广东大部今晨气温创下半年新低!广州最低仅为10.5℃

广东大部今晨气温创下半年新低!广州最低仅为10.5℃

南方都市报
2025-11-19 12:34:08
2025-11-19 21:52:49
人物 incentive-icons
人物
记录这个时代值得记录的人。
68文章数 28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头条要闻

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只等特朗普签字 重量级名字或出现

头条要闻

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只等特朗普签字 重量级名字或出现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房产
数码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孩子患病后,父母要免于恐惧、降低焦虑,掌握真正的康复方法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数码要闻

为企业而生 新一代鸿蒙电脑及鸿蒙电脑企业版将开启商用PC新格局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