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来历与习俗
12月21日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通常发生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中国,冬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视为冬季的一个重要节日。冬至标志着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达到一年中的最短。
冬至来历
01
冬至来历与习俗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冬至习俗
冬至既是节气,又是重要传统节日,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除家人相聚过冬节外,古时还有敬献袜履、拜圣隆师之俗,以礼敬尊长、崇道重教。各地冬至食俗多寄托团圆和美之意。北方地区自汉代起,就有冬至吃饺子、馄饨的习俗。
图片来源|新媒体部 汪靖钦 宋宇彤
文字来源|新媒体部 倪书涵
编辑|新媒体部 倪书涵
审核|易子煊 游子逸
终审|王振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