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将至,杨砀梨将迎来她担任龙锦苑二区社区居委会成员的第4年,同时,也将迎来她成为龙锦苑二区社区业主的第14年。
杨砀梨
在龙锦苑二区社区党支部书记谢丽梅看来,杨砀梨是社区的“活地图”“小灵通”,社区里的居民她大多都认识,特别是在她负责的网格,大人小孩几乎全部熟识。真正做到了小事儿不出网格,大事儿不出社区。
杨砀梨(左一)谢丽梅(右一)处理社区积水
谢丽梅带领着“两委”成员,共同将龙锦苑二区社区打造成口碑好、品牌响、人气旺的优秀社区。社区先后获得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24年度北京市住宅物业服务示范项目等荣誉。
守护“一老一小”
表扬信纸短情长
今年11月20日,居民管阿姨将一封亲手书写的表扬信送到了社区居委会,“他们一进屋二话没说、脱掉外衣,就开始安装擦玻璃的机器,然后细心将其放在玻璃上,听着指令开始工作。”她在表扬信中这样写道。
左二:杨砀梨 左三:谢丽梅
左四:管阿姨
原来,这是龙锦苑二区社区一项服务老年人的“策划”,“两委”成员和物业人员一同前往高龄老人家中,不仅为老人擦玻璃,还顺带打扫老人日常难以清洁到的角落。“新一年快到了,我们帮老人将家中打扫干净,让老人清清爽爽迎新年。”杨砀梨说。
表扬信
在龙锦苑二区社区,老人的事无小事。老年人关心什么、期盼什么,社区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帮助老人擦玻璃
高龄津贴是具有北京市户籍,且年满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申请办理的高龄老年人津贴。
许多老年居民及其子女常常忘记领取,杨砀梨便会在老人80岁生日到来之前,提前通知老人子女,并帮助他们整理所需材料,在平台进行填报申请。
有时遇到子女不会操作,她还会一步步指引,直到确保老人能够及时拿到高龄津贴。截至目前,杨砀梨已帮助社区6位居民在80岁生日当月拿到高龄津贴。
社区常举办敬老活动
社区在保障老年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上下足了功夫,在龙泽园街道的支持下,社区在老年居民家中安装具备及时报警提醒功能的烟雾报警器。
“老年人经常会忘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比如看电视而导致锅里的菜冒烟起火时,烟雾报警器的自动警报功能,会第一时间通知到社区,避免危险的扩大。”杨砀梨介绍道。
摄影活动
去年年底,社区联合第三方组织,邀请专业摄影师,为十余户空巢老人组织了一场摄影活动。拍摄当天,现场氛围其乐融融,“参加活动的老人都在70岁以上,最大的已86岁高龄。”杨砀梨介绍,此次活动为参加活动的老两口儿拍摄一张合照,以及每人一张单人照。
她不仅负责在现场指导居民摆姿势,还肩负了一项更重要的责任——将居民修图的意见传达给摄影师。“大家特别认真,去皱、瘦身……许多照片重复修了七八次才得到居民的肯定。”期间,杨砀梨成为居民和摄影师间沟通的桥梁,不厌其烦地传达、反馈、确认十余户居民对相片的诉求。
今年初,社区专门在活动室举办仪式,将冲洗好的照片送出,看着居民们满意的笑容,“两委”成员们满怀使命感与幸福感。
用好“友邻友话”“妙笔”
推动基层治理“生花”
龙锦苑二区社区协商议事品牌“友邻友话”,是基层群众自治的生动实践,是积极推进“多方参与、协商共治”的社区居民自治模式的有效举措。查民情、顺民意、暖民心、集民智、听民声、解民困……在这里,居民诉求得到满足,生活环境更加顺心,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作为已建成近20年的老旧小区,近年来,房屋漏雨问题日渐凸显,一到雨季,屋顶漏水困扰着许多居民。2022年,社区决定“未诉先办”,对社区楼栋房顶进行防水改造。
防水改造工程
社区党支部牵头召开“友邻友话”协商议事会,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齐商共议,实地到社区内的14栋楼考察屋顶漏雨情况。
经过专业队伍的考察,发现问题根源是楼顶防水材料磨损老化,尽管近年来局部位置已采取应急措施补救,但“治标不治本”,必须进行全面维修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防水改造工程协商议事会
经过前期入户走访,听取业主建议,业委会需按法定程序得到业主投票“同意”达到一定比例后,才能动用公维资金实施防水工程。杨砀梨介绍,“最终有500多户业主来到投票现场,其余的业主也通过线上方式进行了投票,一致通过‘同意防水改造’。”
此次防水改造工程,杨砀梨负责施工全过程的沟通协调工作,她深知这是一项重要工程,事关全体居民的利益,必定要做成民心工程。工程中每一步,她都及时跟进,为居民答疑解惑,“居民们这么信任社区、信任我,我们绝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
防水改造工程
去年5月,社区正式启动施工,在同年7月雨季到来前完工,之后的几场大雨见证了此次工作的成效——没有一户居民因雨季屋顶漏水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大家终于不用为漏雨发愁了。
龙锦苑二区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居民真正动员起来,如今,居民们满怀主人翁意识,实现由“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身份转变,参与社区治理愈发积极,邻里友好氛围愈发浓厚。
生命财产安全无小事
防范保障是大事
监控系统的存在,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有效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保障社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去年,龙锦苑二区社区开启安装监控摄像头工程。“安装摄像头是个细致活儿,‘两委’人员、辖区民警、物业、施工单位等人员,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围绕社区各个点位走了不下30遍,确定安装位置,抓住每一个监控死角。”根据工作部署,杨砀梨负责施工现场调度。
安装摄像头
杨砀梨认真负责,选址、选材、挖坑、布线、安装……当发现监控视角不全面时,她联系施工队安装探头加长臂;当发现立杆有可能挡住居民车辆开关门时,她及时规划新选址……
67个新装监控探头,全方位无死角的遍查社区每一处角落,有效提升了社区安全技术防范水平。
安装摄像头
摄像头的安装不仅帮助居民解决多起钥匙丢失事件,保护了居民的财产安全,同时为“两新”人员解决了苦恼。
快递员有时会遇到快递被错拿或丢件的情况,他们便会找到对社区更为熟识的杨砀梨,请她帮助查看监控,找寻丢失的快递。
有一次,一位快递员来到居委会,表示有一份快递在社区丢失,寻求帮助。杨砀梨第一时间带领快递员来到监控室,经过对快递员行动轨迹的跟随,发现是在社区行驶途中由于路面颠簸,快递被颠出快递车掉在了路上,随后杨砀梨带领快递员在社区里找到了丢失的快递,及时挽回了快递员的损失。
保障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
面对电动车主分散、相关通知难以及时传达等问题,杨砀梨创建了一个电动自行车车主微信群,她在巡查社区时随时邀请新车主进群,杜绝入户充电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建群的两年来,她坚持在群里转发安全注意事项、发布最新政策信息,并解决居民遇到的如充电费价格明细、停车位少等问题和诉求,成为了居民与相关部门、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
作为社区的“活地图”“小灵通”,杨砀梨的好记性令社区党支部书记谢丽梅连连称赞。
去年9月9日大雨天,杨砀梨在社区巡查时发现一处停车位的地面有轻微塌陷,她第一时间告知谢丽梅,并联系物业人员到达现场。
地面塌陷现场
“她不仅一眼就认出停放的车辆是谁家的,还记得人家门牌号,立即就去敲门联系车主移走车辆。”谢丽梅说,尽管由于当时居民家中无人,但杨砀梨还有该车主其爱人的联系方式,不到10分钟,车主便将车开到安全地方,避免了财产损失。
今年,杨砀梨通过了中级社工师考试,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理论化的学习,帮助她从更专业、更实效、更全面的角度做好社区工作,为民办实事。
杨砀梨(右三)和“两委”成员扫雪
“杨砀梨手勤、眼勤、腿勤,善于发挥自身特长,她就是社区的‘小灵通’。”谢丽梅看着“两委”成员的成长,欣慰地说:“有这样一支把居民时刻放在心中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相信我们社区会越来越好。”
文/本报记者 王紫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