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申通建设
【编辑】程小程
近日,上海市轨道交通2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3标张江站~康南路站区间全面完成穿越磁悬浮快线高架桩基施工,本次穿越的顺利完成,为后续盾构接收、轨道施工奠定基础。
上海磁浮示范线于2006年建成运营,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高速磁浮商业运行线,具有交通、展示、旅游观光等多重功能,是当今全球最先进、最快速的陆上商用交通工具。因此,施工过程面临涉及社会关注度高,下穿和侧穿安全风险大等多重风险和挑战,对于施工精度、地面沉降控制以及施工过程中振动影响等方面要求极其严苛。
21号线是继13号线于2016年穿越磁悬浮线路后,上海轨道交通第二次穿越磁悬浮桩基。为确保盾构施工顺利掘进和安全穿越磁悬浮线路,四分公司积极整合资源、聚力攻关。一是详细勘察区间沿线地质结构、地层分布、岩土特性、地下水位等情况。结合磁浮公司要求的相关保护标准,联合同济大学磁浮研究中心博士团队对施工保护方案进行多次研讨和组织召开保护方案技术审查会。二是重点调查磁悬浮轨道结构形式、基础类型、轨道精度要求、运营状态和相关技术参数等,全面评估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桥梁可能产生的影响。确定了盾构穿越磁悬浮前设定试验段、窗口期穿越模拟段及连续穿越模拟段等试验型保障模式。三是科学建立监测系统,提前规划选取监测点位置,建立盾构远程信息化监控系统,实现全方位后台实时监测。前后多次进行试验段掘进参数和各项监测数据分析研讨,总结确定采用连续穿越模式和应急联动保障措施。
在施工现场,四分公司将集团 “十个目标”的标准化施工要求深度融入现场作业和体系建设,明确各工序质量卡控标准。一是严抓管片进场验收、防水材料黏贴、管片拼装精度、同步注浆及盾尾油脂用量等各细节的把控,提升施工质量;加强监控量测,并对现场掘进参数进行动态调整;二是严格执行领导带班,现场值班指导,深入现场进行指导监管,确保每一项施工操作都符合规范,每一道工序都达到精品工程的标准,确保隧道成型质量和盾构掘进施工安全。
在整个施工过程穿越范围的单个承台沉降累计最大数据为0.71毫米、同一承台左右不均匀沉降累计最大数据为-0.30毫米、前后承台不均匀沉降为0.83毫米,达到了行业内前端施工标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