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与文化的传播者,宛如一部部金属铸就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从古老的贝币到形制多样的金属币,从充满地域特色的方孔钱到彰显现代工艺的纸币,每一枚都凝聚着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与人文风貌。踏入钱币鉴赏的世界,仿若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在方寸之间领略各国风情,感受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探寻隐藏于货币背后的人类智慧与历史脉络。下面广州宝城文物经营有限公司给大家带来几套精美的钱币,这些均在广州宝城文物公司委托拍卖,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广州宝城文物经营有限公司客户接待)
(广州宝城文物经营有限公司文物经营许可证)
《世界典藏-世界钱币收藏册》共50张
这款《世界典藏-世界钱币收藏册》共50张,宛如一部袖珍的世界货币文化史,汇聚 50 张来自不同国度与地区的钱币,以独特的魅力令人沉醉。纸币尺寸有别,长宽比例协调,纸张质地或坚韧或细腻,触感独特。其印刷工艺精湛,正面人物头像无论是名人还是领袖,皆神态逼真、表情生动,领袖头像展现出威严与睿智,名人头像则散发着独特的气质与魅力;而那些展示自然风光的,似将山河湖海、森林草原浓缩于方寸,纹理清晰、层次分明。这些图案不仅精美,更凝聚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与宗教信仰,承载着厚重的人文价值,让人在鉴赏中不禁为人类文明的多元与绚烂而赞叹。
《世界典藏-世界钱币收藏册》共50张
大清铜币十文
大清铜币一直是收藏界的宠儿,其热度远超其他钱币种类,大清铜币一共由十九个省局制造,一个中央户部造,之所以大清铜币那么受欢迎,原因在于存世量少,如今市面上常见的大清铜币多为仿品,收藏一枚真品实属不易,这也就导致了大清铜币的价格一直处于市场基准高位水平之上。
此枚大清铜币十文重8g,钱币正面珠圈内书“大清铜币”四字直读,珠圈外上环书满文字体,左右分书“丙”“午”年及“户”“部”二字,下环书“当制钱十文”;钱币背面珠圈内铸蟠龙纹饰,珠圈外上环书“光绪年造”,下环英文字样。文字清秀俊美,大气磅礴,背面龙纹深峻清晰,威风凛凛,钱币设计精美,工艺精湛。包浆自然,磨损自然,流通痕迹明显。这枚铜币不仅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还承载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符号与情感记忆。这个铜币是非常特殊的版本,并存世量极为稀少,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大清铜币十文 重8g 清代
大清铜币十文(鄂)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民间又称铜板、铜毫、铜角子。是晚清时期中国吸收欧洲国家铸造金属硬币的方式,发行的一种特有的铜制硬币。始铸于1900年、止于1911年,直到1953年西藏地区的才停止使用,在近代货币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大清铜币是光绪到宣统年间主要在市场上流通的主要辅币,这类钱币的铸造时间只有十二年;因版面居多,年代已久,市值各异,随着时间的久远,呈现出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考据价值,故能留存到今天,确实是世之罕见。
这枚大清铜币十文(鄂)重7g,为当制钱十文,钱币正面圈内铸有“大清铜币”四字,中心铸的“鄂”字为湖北省省份简称,珠圈外上环左右铸楷体字样,底部铸货币价值:“当制钱十文”。这枚大清铜币版面设计美观,雕刻精良,而且存世量极为稀少,被誉为钱币精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大清铜币十文(鄂) 重7g 清代
光绪元宝当二十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湖北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表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此枚光绪元宝当二十,重约10.2g,钱币圈内铸有铭文“光绪元宝”,左右分书“户”、“部”二字,底部铸货币价值:“当制钱二十文”,中心为文字“光绪元宝”。其铸造工艺精湛,字体、图案都符合当时的铸造特征,满文书法根基牢固、运笔自如、浑厚有力,齿边等使用痕迹明显,包浆滋润,见证了其历史的积淀,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有着难以言喻的价值。
光绪元宝当二十 重约10.2g 清代
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圆共6枚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清朝灭亡之后,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这款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圆共6枚,共重133.4g,钱币正面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上方为“中华民国三年”,字体清秀,洒脱自然,笔画刚劲有力。背面图案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字样。币身,纹饰线条粗细均匀,笔画畅自然,层次感强,视觉效果好。钱文清秀俊逸,浮雕感明显,可见匠师的雕刻工艺十分高超。
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圆共6枚 共重133.4g 民国
四川铜币
古钱币的收藏价值是由存世量、文化价值、铸造工艺来决定的。从钱币身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以及科技等很多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使人们受到各种教育。从钱币人物图案上可以了解各国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如今,在收藏市场上,钱币也成为抢手的收藏品。此枚四川铜币重约21.35g,钱币正面珠圈内书“四川铜币”,颜色包浆厚重,经岁月洗礼流传,表面虽有磨损,但不影响其整体美感,反而多了一分历史沧桑感,四川铜币代表了中国近代的钱银文明,它带有辛亥革命那一时期鲜明的时代印记,见证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民国历史,因此“四川铜币”一直以来都是各大爱国人士争相收藏的古钱币,这也直接导致其升值空间巨大。
四川铜币 重约21.35g 民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