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但天然水体往往携带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了确保饮用水安全,消毒剂的使用成为现代水处理技术的核心任务之一。然而,消毒剂的使用及其残留指标是否达标,直接关系到水质的安全性和公众健康。那么,水中消毒剂检测究竟需要关注哪些指标呢?
一、余氯检测
余氯是指水经过氯化消毒,接触一段时间后剩余的氯量,是衡量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指标 GB 5749-2022》,余氯浓度需保持在0.3-2mg/L(出厂水)至0.05-2mg/L(末梢水),以确保既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又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采用液氯、次氯酸钙、次氯酸钠消毒时,应测定余氯。
二、总氯检测
总氯则是在使用氯胺作为消毒剂时需监测的指标。氯胺消毒是向水中依次加入氯和氨并控制一定比例,其杀菌持续时间长,可有效防止细菌在管网中再度生长。但氯胺的杀菌能力比余氯差一些,所以需要2小时以上的接触时间。出厂水的总氯浓度控制在0.5-3mg/L,末梢水的总氯浓度控制在0.05-3mg/L。
三、二氧化氯检测
二氧化氯因其优异的氧化能力和广谱杀菌性而被广泛应用。其在水中的残留浓度需保持在0.1-0.8mg/L(出厂水)至0.02-0.8mg/L(末梢水),确保既能高效消毒,又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时,应测定二氧化氯。
四、臭氧检测
臭氧消毒以其强大的氧化能力和快速的杀菌效率而著称,尤其适用于去除有机污染物和异味。在饮用水处理中,接触时间至少需12分钟,且出厂水和末梢水的臭氧浓度应控制在0.3mg/L以内,末梢水还需保持一定的臭氧余量以维持消毒效果。
赢润环保研发、生产的台式带打印水质臭氧测定仪检测仪ERUN-ST7-K3采用单色冷光源,利用微电脑自动处理数据,直接显示水样的臭氧浓度值。广泛适用于蒸镏水、饮用水、生活用水、海水、地表水和处理后的废水中臭氧浓度的测定。
检测技术的发展
水质消毒剂的检测已从传统的化学滴定法发展到如今的自动化、智能化检测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还简化了操作流程,为水质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