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成都平原经济区等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上,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杨健表示,川南经济区是四川人口和城镇相对集中,产业新动能加速成长的区域,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川南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主要通过4个方面的措施,助推其加快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
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通过降低川南南部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的开发强度,推动4市协同开展流域治理和岸线保护建设、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等方式,缓解生态压力,逐步提升生态质量。
引导城镇和产业空间高效集聚。重点打造宜宾-泸州组团与内江自贡同城化区域两个城镇发展极核,引导人口、产业向两大极核转移和集聚,通过“两两协同”整合优化城镇空间。比如,宜宾、泸州突出沿江布局、岸线开发和港口建设等方面统筹,内江、自贡推动空间相向集聚发展,共建合作园区。同时,考虑南部山区的城镇化需求,以县城、中心镇为主要载体推动就近城镇化,鼓励控制城镇规模的特色发展,形成疏密有致、优势互补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打造四向开放的新格局。4市将共同推动南向开放门户枢纽建设,协同重庆共建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建设川南渝西区域合作平台,提升面向滇黔的辐射能力,形成“毗邻互联,通江达海” 的区域开放新格局。
塑造宜居宜业的国土空间。合理统筹产业与城镇服务功能布局,发展壮大泸州、宜宾服务业中心城市,推进内江、自贡服务业同城化。进一步增加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优质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形成的15分钟社区服务圈、5分钟便民生活圈,将让烟火幸福川南触手可及。通过开展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乡村地区焕发新生,保留乡愁记忆,拥抱现代便捷。规划还提出加强人居环境安全保障、塑造川南特色魅力空间,进一步提升川南经济区城乡空间品质,让人民群众能够乐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陈秋妤 李霞 供图 省政府新闻办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王小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