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民照相馆:从家喻户晓到星光暗淡,找准模式后欲重回巅峰!

0
分享至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期间,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时至今年11月,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提出的五周年。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地名中带有“人民”二字的建筑、道路、场所、单位,通过它们的改革、发展、变迁,展现黄浦区近五年来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各领域为人民谋幸福的生动实践。

位于蒙自路636号的人民照相馆

本篇报道我们将走进创立于1940年的人民照相馆,为大家讲述这家有着84年历史的上海老牌照相馆在几经变迁后,是如何秉持“人民城市”理念,服务好人民的故事。

几经变迁的中华老字号

1940年,一位白俄罗斯商人在环龙路(现南昌路144号)开设了乔奇照相馆;1949年由中方员工盘下继续经营,改名为乔士照相馆,选址茂名南路;1959年公私合营更名为人民照相馆,搬迁到淮海中路831号;1996年,人民照相馆更名为上海新人民摄影有限公司,并搬迁至巨鹿路225弄7号老弄堂;2016年,照相馆搬迁到合肥路101号;2022年,几经变迁的人民照相馆落户蒙自路636号。

90年代淮海中路831号门店的盛况

时至今日,人民照相馆已走过84个春秋,聊起这段历史,店内“老法师”黄沫华历历在目。他说,人民照相馆在90年代最辉煌时,是上海最为顶级的海派摄影照相馆,“那时候说到照相馆,南京路有‘王开’,淮海路上有‘人民’,两个品牌可以说是并驾齐驱,也是当时上海商业服务业的骄傲。”也因此,人民照相馆被评定为上海特级照相馆,中华老字号。

工作中的黄沫华

1993年被评定为中华老字号

用黄沫华的话说,自己陪“人民”走过了岁月中一半的历程,见证过它的繁荣,也经历过它的暗淡,但他坚信,人民照相馆在经历数度变迁后,依然会继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更好地服务好人民,为人民谋幸福。

现代人的需求和以前截然不同

一直以来,人民照相馆在经营发展中形成了独创艺术人像摄影“高低调”的特色风格,是其赖以成名的立身之本,不仅受到了广大顾客的喜爱, 连许多政界、艺术界人士,也对“高低调”的摄影风格情有独钟。

全国摄影比赛金奖作品《风雨同舟》

“比如这张《风雨同舟》的照片,是我们以前的高级摄影师殷孟珍老师在扫街时发现一对老夫妻俩的恩爱情景,并随手记录了下来。当时这对老夫妻里的丈夫因特殊原因要面临分离,老太太用头靠着他的背,显露出不离不弃的神情。好的照片不仅要体现技术,还要有故事性,这张照片当时获得了全国摄影比赛的金奖。”

作为一名在人民照相馆待了40余年的“多朝元老”,黄沫华也对比了现在和过往人们对照片的需求。在他看来,现代人的需求和以前截然不同,“现在人更注意照片里的环境,有比较具象的背景,而在早期就是黑白或彩色照片,人物的肖像较为单一,朦胧的背景也更能衬托出人物。”

老艺术家赵丹的照片也摄于人民照相馆

除了消费者的需求不同,三番五次的搬迁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民”的发展。1996年,人民照相馆搬出淮海路后,搬迁至巨鹿路的一处小弄堂。

当时搬迁至巨鹿路的人民照相馆

如今回忆起这些,黄沫华的眼神中依然流露出惋惜的神情,“应该说,当时我们照相馆的技术人才非常多,加上地处淮海路中心位置,自然受到了上海民众的追捧,那时普通工人的工资36元,而在人民照相馆拍一张照片要7角2分,属于上海照相馆里定价最高的。”

在那个信息传递还不发达的年代,企业搬迁往往会带来巨大的打击。在人民照相馆搬迁至巨鹿路后,其原本积累的客源也荡然无存,公司在业务上只能靠为其他公司及影楼加工照片而艰难经营,“人民”的品牌也一度在市民和市场中消失难寻。

危机中求生存

可以说,搬迁至巨鹿路后的人民照相馆遇到了它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人民照相馆凭借其精湛的技艺,让被服务过的顾客念念不忘。

2013年底,人民照相馆干部员工敏锐地察觉到摄影市场上还有许多的老顾客在查寻人民照相馆的踪影,特别是市场上假“人民”摄影无数,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惑与迷茫。由此,人民照相馆感觉有责任让喜爱“人民”品牌的老顾客们知晓人民照相馆还在。故在当年策划了“重温经典、传承记忆”25周年重拍结婚纪念照的大型活动。

活动一经发起,立马得到了老顾客们的热烈响应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影响之大,超乎预料。2014年,人民照相馆为预约的1300对“人民”老顾客,免费拍了结婚纪念照。至今回忆起来,黄沫华清晰地记得当时有一对老夫妻想来重拍结婚照,但老先生因病重不能承受长时间的拍摄,所幸当时的照相馆领导听闻夫妻俩的故事后非常感动,不仅提早给他们安排了拍摄时间,还为了让老先生尽快完成拍摄,把拍摄放在了一楼的客户休息室,在照相馆一众工作人员的群策群力下,夫妻俩最后心满意足地完成了拍摄。

在黄沫华看来,夫妻俩的故事只是众多在“人民”拍过照的客户的缩影,其中还有为了拍照特意从国外赶回来的客户,这都让当时的员工深受感动,“说明大家心里还有我们‘人民’,从来没有忘记我们。”

正是在这个大型活动后,人民照相馆重新擦亮了“人民”品牌,让品牌重回大家视野,照相馆以艺术人像摄影为主经营模式,并根据现状把“全家福”业务定位特色加以宣传、推广。至此,人民照相馆重新恢复了拍照业务,受到了市场的认同和消费者的欢迎。

近年来,人民照相馆在经营中也碰到了不少问题与难点,例如青年员工难以招录、难以留住,管理和技术队伍年龄老化,中坚力量断层等问题。好在,公司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特别是青年员工的引进、培养,这也将成为人民照相馆长期的努力方向。

记者 / 张益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人民照相馆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海黄浦 incentive-icons
上海黄浦
在上海的原点,从零公里处出发
39159文章数 99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