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医养同心·忆路有爱”黄浦区医养结合“三大行动”发布会暨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体验日活动在五边颐养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举行。
据悉,黄浦区医养结合“三大行动”包括:深化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服务,实施老年认知障碍人群“防-筛-诊-治-康-护”全过程管理,推行养老床位与医疗床位联动转介。
医养协同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再升级
今天的发布会现场,黄浦区卫健委副主任胡俊峰详细介绍了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服务项目清单,全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发挥专业支撑作用,持续赋能区域内26家养老服务机构医养服务能力。
近年来,黄浦区积极响应国家及本市有关医养结合发展的政策要求,民政、卫健两部门强化医养协同,升级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服务,发布项目清单,聚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便捷就医、康复护理三大核心场景,明确服务频次与标准。
同时,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养老机构内设家庭医生工作室,推广“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实现线上问诊、复诊续方、送药到院全流程覆盖。以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为路径,深度赋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发展。
“防-筛-诊-治-康-护”
构建全方位老年认知障碍防治管理服务体系
近年来,黄浦区聚焦认知障碍老年群体需求,积极拓展多方合作,在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改造以及专业照护人员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去年阿尔兹海默日,民政、卫健共同打造认知障碍“诊疗+照护”融合模式,试点一年以来,初步实现了筛治有去处、照护有回路的目标。
今年,黄浦区将这一做法向全区复制推广,推出老年认知障碍人群防治管理工作方案,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理(干预)、康复、照护”六个环节,细化服务内容,统筹民政、卫健两大部门力量,整合家庭、社区、机构、医院等照护资源,建立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照护机制,为老年认知障碍防治构建全过程管理、提供全链条服务。
床位联动转介
实现无缝衔接的整合式照护
据黄浦区民政局局长孔翼菁介绍,建立养老床位与医疗床位联动转介工作机制,将促使“养老-医疗”双向转介更加顺畅、服务供给更加丰富精准、资源利用更加科学高效。
当前,老年人身体状况和服务需求的动态变化,对医养服务快速响应和资源支持需求迫切,但养老与医疗服务运行存在一定壁垒,床位资源与照护需求精准匹配不够。今年7月,本市就养老与医疗床位联动转介出台深化试点方案,黄浦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多次研究落地方案,在区医保的支持下,推出养老床位与医疗床位联动转介工作机制——瞄准“资源范围、转介原则、转介流程、机制保障”四大环节,精准发力破题;聚焦“需求评估、提交申请、信息共享、信息确认、有序衔接、实施转介、后续跟踪”七个步骤,细化转介服务流程;围绕推动老年人健康信息共享和加强服务质量内控管理,强化机制保障。
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做到“有需即转、适配即住”,满足整合照护需求;强化医养协同,精准统筹资源,实现养老与医疗服务资源之间的快速响应和转介;创新联动方式,以科技赋能、情感关怀打造有温度、有品质的医养服务生态,让老年人能够便捷、顺畅地获得与实际需求相匹配的床位服务。
原标题:《黄浦区发布“三大行动”,助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姚丽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