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中老师吐槽,“物化捆绑”让高考选科名存实亡,有效选项并不多

0
分享至

2025年高考又将有8个省份实施新高考,至此全国已经有29个省份不再分文理科,全面实行新的选科模式。

新高考留给考生的第一道难题,便是选择学科。语数外三大主科为必选,然后在物化生史地政中再六选三,或者在物理或历史二选一的基础上再任选2门,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避免被短板学科拖后腿,增加学习压力。

高中老师吐槽:“物化捆绑”让高考选科名存实亡,有效选项并不多

新高考改革早在2014年就已经颁布相关文件,各地区陆续落地实施。每年都会根据前一年的实施效果,进行改进,尽可能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一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考虑到高考填报志愿的公平合理性,增添了选科模式跟专业挂钩的要求,一下子就让高考选科变味了。

高考选科方案足有20种,但因为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因,无法达到让每一个方案都有同等的待遇。比如选择物化生组合的学生,高考可选专业数高达1845个,高校里94.08%专业都能报考。

物化考生即便不选生物,选择政治更吃香,专业覆盖率高达94.9%,即便是选择地理或历史可选专业都在90%以上。但凡学生选择了物理却没有选择化学,专业覆盖率直接降到40%以下。历史方向的考生,专业覆盖率最高也只有35%。

这就导致,除非学生物理和化学成绩特别差,老师都会让学生坚定选择物理和化学两科。学生无法完全根据兴趣自由选科,也让高考改革名存实亡。高中老师看到当下的教育现状也感到迷茫,既然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班,那学生是不是也要根据选科重新分班呢?

无法落实“走班”制度,也是限制学生选科的原因之一

高考分文理的时代,学校通常都会在高一下学期结束后,进行文理分班,让高考考试科目相同的学生一起上课。现在有的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高一上学期就会让学生选科,这样就能早日明确目标,不必把时间浪费在不考的科目上。

只不过这次学校并没有详细分班,而且也没有办法分班。现有的教室数量和老师人数,都不满足开设20个班型的条件,只能优先照顾选科模式人数较多的学生,其余学生合并到一个班。上课的时候也很乱套,导致很多学校干脆限制学生选科,学生的选科方案,要看学校有哪些班型。如此一来,留给学生的选项就更少了。

想要落实全部选科模式,除非能采取走班的形式,学生没有固定教室,而是像大学生一样,根据自己的选科模式不同,选择上不同的课。但是这样一来,也给排课增加了难度,学校也不便于管理。对于学习能力较差,没有规划能力的学生来说,非常吃亏。

高中生选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高中生选科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先要了解新高考政策,明确考试模式和科目设置。再评估自己的学科基础与潜力,包括分数、排名、知识掌握程度及发展潜力。同时,兴趣与职业规划也是重要考量,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未来职业方向的科目。

在科目组合上,理科组合适合逻辑思维强、善于分析的学生;文科组合则适合对人文社科感兴趣、记忆力强的学生。跨学科组合可拓宽知识视野,但需注意学习难度。

选科时,要避免盲目跟风、忽视职业规划或过分追求热门科目等误区。学生应咨询老师、家长等具有经验的人士,利用学校资源如职业规划课程和选科指导讲座,做出明智决策。

具体而言,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历次考试分数和排名,了解自己在各科目的竞争力;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评估自己在哪些科目上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同时,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选择与之相符的科目组合。

总之,高中生选科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过程。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做出符合自己兴趣和潜力的选科决策。通过科学选科,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选科过程中,保持理性和冷静,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分追求热门科目,以确保选科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高考选科的现状?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夜之间,喜欢杨幂的人都沉默了!这姐为了美,实在太能扛了!

一夜之间,喜欢杨幂的人都沉默了!这姐为了美,实在太能扛了!

乐悠悠娱乐
2025-10-27 10:31:08
寡姐黑衣写真,性感与力量的完美融合?

寡姐黑衣写真,性感与力量的完美融合?

娱乐领航家
2025-11-10 00:00:03
全运会爆大冷!女乒名将被淘汰,最新赛程:孙颖莎、樊振东迎硬战

全运会爆大冷!女乒名将被淘汰,最新赛程:孙颖莎、樊振东迎硬战

知轩体育
2025-11-09 22:58:45
“一箭双星”宣告失败,点火8分钟后偏离轨道,24.5亿打水漂

“一箭双星”宣告失败,点火8分钟后偏离轨道,24.5亿打水漂

爱吃醋的猫咪
2025-11-08 22:04:01
宣告退役14年后,张怡宁再破天花板,让整个乒乓球界“沉默”了

宣告退役14年后,张怡宁再破天花板,让整个乒乓球界“沉默”了

孤傲何妨初
2025-11-08 08:59:15
英法德没想到,曾经无足轻重的匈牙利,竟然成为了新欧洲经济中心

英法德没想到,曾经无足轻重的匈牙利,竟然成为了新欧洲经济中心

百科密码
2025-11-04 16:25:52
比特币巨震!加密货币近14万人爆仓,发生了什么?

比特币巨震!加密货币近14万人爆仓,发生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09:12:05
西渝高铁站点布局,四川5站碾压重庆3站,达州4站赢麻了

西渝高铁站点布局,四川5站碾压重庆3站,达州4站赢麻了

晨晨星
2025-11-10 00:06:34
世界杯亚洲8个名额全部确定,一文回顾世预赛,中国男足很可惜

世界杯亚洲8个名额全部确定,一文回顾世预赛,中国男足很可惜

摸神drose
2025-11-09 16:08:14
突击清查“三非”人员,印度人这事闹大后,深圳的反应速度封神!

突击清查“三非”人员,印度人这事闹大后,深圳的反应速度封神!

华史谈
2025-11-09 12:32:00
全运会举重小将刘嘉鑫:每天累计举重10吨,希望成为下一个刘焕华

全运会举重小将刘嘉鑫:每天累计举重10吨,希望成为下一个刘焕华

新京报
2025-11-09 22:13:23
全运会乒乓:单打首场大爆冷!奥运季军0-4出局,王艺迪晋级16强

全运会乒乓:单打首场大爆冷!奥运季军0-4出局,王艺迪晋级16强

一只番茄鱼
2025-11-09 15:59:03
一边是政府关门不作为,一边是4200万百姓饥饿,这就是腐烂的美国

一边是政府关门不作为,一边是4200万百姓饥饿,这就是腐烂的美国

古史青云啊
2025-11-07 14:16:21
男子徒步攀登惠州大南山倒地昏迷离世,景区提醒:未开发未开放地点,不建议登山者探险

男子徒步攀登惠州大南山倒地昏迷离世,景区提醒:未开发未开放地点,不建议登山者探险

大风新闻
2025-11-09 14:39:06
甜瓜儿子基扬-安东尼首次在NCAA先发,出场29分钟11中8拿19分3板4助

甜瓜儿子基扬-安东尼首次在NCAA先发,出场29分钟11中8拿19分3板4助

懂球帝
2025-11-09 09:09:10
你见过最烂的婚姻是啥样?网友:至少百分之80以上,都凑活着过着

你见过最烂的婚姻是啥样?网友:至少百分之80以上,都凑活着过着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7 00:05:03
FSD有望全面入华,L3延期到2026年,华为与特斯拉将有一战?

FSD有望全面入华,L3延期到2026年,华为与特斯拉将有一战?

路咖汽车
2025-11-08 17:09:34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纸鸢奇谭
2024-10-13 19:26:30
被忽悠惨了!有人降价卖掉自己的房子,现在已经开始后悔了!

被忽悠惨了!有人降价卖掉自己的房子,现在已经开始后悔了!

小谈食刻美食
2025-11-09 15:45:45
332场104球64助!曼城太子将涨薪续约 坚守伊蒂哈德终得丰厚回报

332场104球64助!曼城太子将涨薪续约 坚守伊蒂哈德终得丰厚回报

雪狼侃体育
2025-11-09 21:19:46
2025-11-10 01:23:00
阿蒙聊教育 incentive-icons
阿蒙聊教育
传递教育知识,分享教育经验
4977文章数 108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没错:六成剑桥毕业生在干教培,顶级名校学生新赛道!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探索风情万种的高级美,优雅与野性并存!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为什么孩子喜欢粘着妈妈而不是爸爸呢?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