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隐藏在《木兰辞》背后的民族交融

0
分享至

全文共3395字 | 阅读需7分钟

提起花木兰,她的故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以女儿身,穿上战袍,代父从军,为国征战。她的传奇故事被记录在《木兰辞》中,自南北朝时期便被广为传颂,至今仍是中国语文教育中的经典篇章。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当我们从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出发,穿越时空,回到花木兰所生活的“历史现场”,或许可以一窥那个时代背景下更加鲜活、生动的花木兰。

▲中国连环画大师卜孝怀绘画中的花木兰形象(图片来源:雅昌艺术网)

01 部落改行世兵制 军户服役报家国

花木兰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这是一个由鲜卑拓跋氏建立的政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北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春秋时期崭露头角的世兵制,在北魏时期得到了重要发展,是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两晋时期,军户世兵制逐渐成熟,为后来的兵役制度奠定了基础。北魏初期,拓跋鲜卑还保持着部落兵制,可谓“全民皆兵,来去如风”。但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拓跋氏开始学习魏晋时期的军事经验,并结合本民族特色,逐步实行世兵制。

▲北魏骑马武士陶俑(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世兵制的核心在于从制度上将军户和民户相分离,形成“打仗专业户”和“种地专业户”,以确保军事力量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具体而言,军户遵循“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兵役原则,世代更替征战沙场,形成稳定的兵源;“种地专业户”属民户,男性种地,女性纺织,并向朝廷纳粮交税。

军户可免除缴纳赋税的义务,亦无须承担额外的劳役。在和平无事之年,军户亦需从事农耕,自给自足;但当国家有战事发生,则军户家中男丁无论年龄大小,皆需响应号召投身军旅。

▲电影《花木兰》截图,士兵操练。(图片来源:豆瓣网)

▲大同沙岭北魏墓壁画车马出行图中头戴鸡冠帽的轻骑兵(图片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

在《木兰辞》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正是这种军事制度的生动写照。这也是木兰的父亲即便步入暮年,垂垂老矣,也依然无法逃避兵役之责的原因。

看着年迈的父亲和尚在幼年的弟弟,花木兰毅然挺身而出,选择以女儿之躯,替父从军以尽孝,投身军旅以报国。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那个四方奔走,为从军忙碌准备的木兰。值得注意的是,那个时候的军户在接到征召的通知时,还得自掏腰包选购好马匹、武器等装备。

02 北魏习礼中原风 南迁居筑繁华城

军户出身的花木兰,家住在哪里呢?对此,相关考证和研究并不统一,有湖北黄陂、河南虞城等多种说法。综合而言,木兰家应在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这与《木兰辞》中所描写的,先渡过黄河,再抵达黑山,而后又向燕然山一带进发的行军方向和路线较为吻合。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根据诗文和历史资料进一步推测,花木兰家很有可能就在当时的都城洛阳或类似的大城市。

首先,诗句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情景,表明这个城市具有相当的规模。

▲北魏洛阳外郭城坊市布局推测复原图(图片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

史料记载,北魏迁都洛阳后,对城内市场进行了周密规划。其中,大市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西市、南市、北市分别承载着手工业、娱乐业、服务业的功能,东市则专门用于商贸活动。《洛阳伽蓝记》卷四中亦有记载:

“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匠,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宅宇逾制,楼观出云,车马服饰,拟于王者”。

再有,诗中描绘花木兰战胜归来时,有“爷娘闻女来,出郭(外城)相扶将”的场景,亦从侧面说明了花木兰家是住在内城的“城里人”或是住在外城的“郊区人”。诗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所描绘的织布场景,反映的正是城内男耕女织的生活。

▲ 男耕女织的田园图景(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北魏军队主要由鲜卑人组成。花木兰一家大概率是鲜卑人。作为鲜卑族女性,木兰能够熟练地操作织机织布,充分表明当时民族交融之深入。

回溯历史,在孝文帝全面推行改革之前,北魏习礼中原的进程已经悄然发生。诗中“天子坐明堂”“对镜帖花黄”“东阁门”“西阁床”等表述,都印证了花木兰成长于一个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家庭。同时,诗中描绘的木兰“当户织”与“买骏马”的情景,亦与当时中原地区民众的生活习惯相契合。

03 骑射道是寻常艺 北征破敌越关山

北魏的鲜卑人,既保留着游牧民族善于骑射的尚武习性,又学会了汉人纺纱织布的农耕技能。花木兰之所以能替父从军,可以说与其自小接受的尚武文化熏陶不无关系。

有文献表明,鲜卑族入主中原后不断学习中原的诸多先进制度与生活方式,改变了其先前“散居野泽,逐水草而居”的习俗,但依旧保持着“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的传统。

可以想见,花木兰只有平日经常习练骑马射箭,舞刀弄枪,才能有勇气且有底气替父从军。只会“当户织”的女儿自然经不起“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征战。

▲电影《花木兰》海报图(图片来源:腾讯网)

▲南北朝时期的柔然等部(图片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木兰辞》既然以北魏的对外征战为背景,那花木兰参战的敌人是谁呢?彼时,在北魏拓跋鲜卑之外,尚有柔然、高车、突厥、敕勒等诸部族,他们均对北魏构成不同程度的挑战与威胁。

在一众外患之中,柔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是北魏最棘手的敌人,双方频繁爆发战争。结合历史和诗中描绘的“黄河”“黑山”“燕山”“关山”“胡骑”“朔气”等地名和战争场景可以推测,花木兰参加的可能是北魏与柔然之间的一场战争。

04 可汗即天子 鲜卑亦中华

纵观全诗,从“可汗大点兵”到“天子坐明堂”的称谓变化,以及“胡骑”等称谓可以看出北魏浸润于中原文化的过程。

众所周知,“可汗”是鲜卑、突厥、柔然、回纥、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对其首领的尊称,“天子”则历来指代中原汉人的最高统治者。诗中一开始的“可汗”应是鲜卑族延续的传统称谓,而打仗归来的花木兰又称首领为“天子”。这看似前后矛盾的称谓,其实并不难理解。

北魏孝文帝为了巩固拓跋鲜卑的统治,不仅迁都洛阳,还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孝文帝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倡导与汉族通婚,全面学习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

▲上图:现收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魏孝文帝礼佛图》,浮雕中的衣冠仪仗忠实记录了北魏王朝进入中原后,文化和礼制上的融合;下图:演员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礼佛台演绎真人版《魏孝文帝礼佛图》。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就这样,南迁洛阳后的鲜卑人从生活习俗到制度文化都不断向中原看齐,使洛阳的“礼俗之叙,粲然复兴”。对此,就连与其对峙的南朝也不得不认可。北魏末年,梁将陈庆之北伐后自洛阳南返,对短暂停留的洛阳留下了非常高的评价:

“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

与此同时,北魏政权对自身的定位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孝文帝改革之后,北魏自称“中国”成为普遍现象。比如,中书监高闾就上表把南朝宋、齐的建立者刘裕、萧道成视为“蛮夷”“非关中夏”。再有,北魏中山王元英上奏南伐齐朝时也声称:“窃以区区(萧)宝卷,罔顾天常,凭恃山河,敢抗中国。”

此外,最有意思的是,北魏称柔然军为“胡骑”。依照传统,“胡”在历史上是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谓,“胡骑”是对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统称。依此,木兰所属的鲜卑军也当属“胡骑”,但有趣的是北魏军队却认为对方才是“胡骑”,完全以中原本位自居。

▲戴敦邦彩绘国画,取自《木兰辞》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一句。(图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由此种种可见,经过中原文化的长期濡染,北魏鲜卑已自认不是胡人,形成了对中原文化的高度认同。于是,“天子”一词自然也就成为北魏统治者的指代。从花木兰从军前的“可汗大点兵”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的称谓变化,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真实描述。

花木兰的故事,不仅塑造了一位尊长护幼、勇敢坚毅、忠诚报国的巾帼英雄形象,而且通过故事中的生活画面与社会风貌,为我们呈现北魏时期鲜卑族自觉学习中原文化、积极融入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生动篇章。

▲中国民族舞剧《花木兰》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上演。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今天,正确理解花木兰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秉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历史自信和自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熊猫杯首胜!U22国足成功复仇,237天两胜韩国,连破两大魔咒

熊猫杯首胜!U22国足成功复仇,237天两胜韩国,连破两大魔咒

奥拜尔
2025-11-15 21:31:55
赴日旅行警告发布之后,不少游客因无法退票选择继续旅行

赴日旅行警告发布之后,不少游客因无法退票选择继续旅行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6 01:55:20
针对高市早苗,《琉球新报》发声

针对高市早苗,《琉球新报》发声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5 20:52:26
金鸡奖获奖名单出炉!易烊千玺影帝宋佳二封影后,张艺谋惹争议

金鸡奖获奖名单出炉!易烊千玺影帝宋佳二封影后,张艺谋惹争议

萌神木木
2025-11-15 22:11:55
中方通告全球:3名航天员带回约100斤太空“特产”,引发高度关注

中方通告全球:3名航天员带回约100斤太空“特产”,引发高度关注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15 21:09:12
全运会乒乓女单决赛:孙颖莎不敌王曼昱,2次世界第1出局

全运会乒乓女单决赛:孙颖莎不敌王曼昱,2次世界第1出局

小皷拍客在北漂
2025-11-15 22:28:45
大反转!高市早苗怎么都没想到:踩她最狠的不是中国,而是特朗普

大反转!高市早苗怎么都没想到:踩她最狠的不是中国,而是特朗普

冷眼看世界728
2025-11-15 14:57:18
今年以来,中国已经垮塌了3座特大桥

今年以来,中国已经垮塌了3座特大桥

基本常识
2025-11-14 23:37:04
自从吹牛上税后,“双11”的战报偃旗息鼓了

自从吹牛上税后,“双11”的战报偃旗息鼓了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14 16:34:41
一组关键词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搞了什么事

一组关键词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搞了什么事

环球网资讯
2025-11-15 20:57:18
继三大航司后,多家航司同日发布通知:赴日机票可免费退改签

继三大航司后,多家航司同日发布通知:赴日机票可免费退改签

界面新闻
2025-11-15 17:09:58
西班牙王后女保镖火了!1 米 8 口袋鼓出棱角,腰部发力走路帅到犯规

西班牙王后女保镖火了!1 米 8 口袋鼓出棱角,腰部发力走路帅到犯规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5 06:44:50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慢半拍sir
2025-11-15 15:15:14
三件大事接连发生,预示一场重大变革正在来临

三件大事接连发生,预示一场重大变革正在来临

格上理财网
2025-11-15 20:53:36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吭哧有力
2025-11-15 18:42:28
日本机票大涨,三大航司免费退改签!这是航空公司与国人间的默契

日本机票大涨,三大航司免费退改签!这是航空公司与国人间的默契

垛垛糖
2025-11-15 22:16:27
韩媒:输给中国U22是前所未有的耻辱,这是一场令人震惊的比赛

韩媒:输给中国U22是前所未有的耻辱,这是一场令人震惊的比赛

懂球帝
2025-11-15 22:12:06
一把大火烧出真相!文昌阁的“钢筋铁骨”,还算哪门子古建筑?

一把大火烧出真相!文昌阁的“钢筋铁骨”,还算哪门子古建筑?

GA环球建筑
2025-11-15 11:43:49
郑丽文接受日媒专访倡导“一中保台”,反对大幅增加军费

郑丽文接受日媒专访倡导“一中保台”,反对大幅增加军费

海峡导报社
2025-11-15 08:03:07
比弗利富婆集体回春,桑切斯展少女般皮肤状态,美貌不逊于肯豆

比弗利富婆集体回春,桑切斯展少女般皮肤状态,美貌不逊于肯豆

刘蕳爱下厨
2025-11-14 22:30:55
2025-11-16 04:36:49
《中国国家历史》 incentive-icons
《中国国家历史》
《中国国家历史》连续出版物
4673文章数 391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有品味的中年女人,穿衣都有4个共同点,看看你掌握了几个

教育要闻

天塌了啊:英国大学又开始搞大裁员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