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中国集运公司STF Shipping正式开始运营,提供中俄航线服务,正当业内好奇哪里又杀出个新玩家时,该公司旗下的船舶透露了一些蛛丝马迹,STF Shipping租用的6艘船舶之前由CStar Line运营,后者在9月中旬退出亚洲至俄罗斯航线。这两家公司之间可能没多大关系,但在船公司的江湖里,多的是马甲和小号。
先来看众所周知的小号们。班轮巨头在不同区域市场往往会有好几副面孔,用不同品牌经营各种支线。有些是买来的小号,等级原本就练到很高,业内驰名,不用可惜。最著名的是马士基旗下的Sealand和汉堡南美(Hamburg Süd)。Sealand由集装箱之父Malcom McLean创立,可说是世界上首家集装箱海运公司,1999年,马士基收购Sealand的国际集装箱业务后,将这块金字招牌物尽其用:2000年,马士基航运直接改名为Maersk SeaLand;2015年,SeaLand作为马士基在美洲的独立运营商开始运营;2018年,马士基将三个区域运营商品牌,MCC Transport、Sealand和Seago Line合并至SeaLand。
另一个顶级小号汉堡南美曾名列全球TOP10班轮公司,鲜艳的红色船体一直是集运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7年,马士基收购汉堡南美后,也沿用了该品牌及标志性的红色船舶。不过2023年初,马士基为了推进综合物流战略转型,统一品牌结构,脱掉了Sealand和汉堡南美两个马甲,使用单一的马士基品牌。在此之前,马士基还完全整合了Safmarine。
马士基把小号的装备全部转移,一心一意养大号,达飞则从来不嫌小号多。除了CMA CGM这个主体外,APL、ANL、CNC、CoMaNav、Containerships、Feeder Associate System、MacAndrews、 Mercosul Line以及SoFrana都是达飞纵横各个细分市场的马甲。其中APL(美国总统轮船)名头最大,1938年,美国政府接管陷入困难的Dollar Steamship Co.,将资产转入刚成立的APL中。在政府的荫蔽下,血统高贵的APL蓬勃发展,有以美国总统的名字命名旗下船舶的传统,加上《琼斯法案》规定,所有在美国港口之间运输的货物必须由美国公民或常住居民建造、拥有和运营的船舶运输。有这么一层关系在,谁拥有APL,可不只是有了一家能运营美国航线的船公司,简直是一件“御前黄马褂”。
率先穿上这件黄马褂的是东方海皇航运有限公司(NOL),东方海皇也是“皇亲国戚”,是新加坡国有航运公司,于1997年收购APL。不过,在不景气的航运周期里,总统轮船和东方海皇屡屡巨亏。2016年,达飞斥巨资收购东方海皇,也拿下了APL这件黄马褂。虽然达飞此后不得不出售优质码头资产偿债,但这件黄马褂上的一针一线可都是“总统”和“海皇”的历史。现在,APL仍然专注于为美国政府提供服务。
或许是因为构成达飞(CMA CGM)的CGM原本就由法国政府所有,1996年才被私有化卖给CMA,达飞一直都是“御前黄马褂”的忠实爱好者。除了总统轮船和东方海皇外,ANL(澳大利亚)、CoMaNav(摩洛哥)也曾是国有航运公司,如果哪国政府有船公司想挂闲鱼,请记得@达飞集团。
中远海运的小号也不少,除了中远海运集运与东方海外的双品牌船队外,还有负责内贸的泛亚航运、负责东南亚支线的新鑫海、主营中韩支线的京汉航运、服务欧洲支线的钻石快航。甚至小号还有小小号,比如泛亚航运旗下就有五洲航运与浦海公司。中远海运的马甲多,一方面有中远与中海整合的历史因素,如泛亚航运由原泛亚、五洲、浦海合并而来,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支线市场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与干线相衔接。
关于这一点,其实在各个支线市场转一圈,就会发现,不仅干线的天下是班轮巨头的,支线也满是他们的马甲,其中大部分都是巨头们收购而来。在亚洲,达飞有CNC(正利航业)、中远海运有新鑫海,以星有Gold Star Line(金星轮船)。在欧洲,MSC有WEC Lines、达飞有Containerships、中远海运有钻石快航,长荣海运有Italia Marittima S.p.A.;在南美洲,MSC有Log-In Logistica、马士基有Alianca、达飞有Mercosul Line;非洲、大洋洲也在被巨头们渗透。
这些明面上的马甲大多传承有序,有些马甲穿上就不容易被认出,有规避风险的功能,如以星航运旗下的金星轮船,注册于香港,服务范围包括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在巴以冲突后,马来西亚已经禁止以星船舶靠泊该国港口,但目前金星轮船的船期表上,还能见到一些马来西亚的港口。
在俄乌冲突和红海危机后,这种马甲越来越多。大型班轮公司撤出俄罗斯航线后,东北亚港口至俄罗斯的贸易量在俄罗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中占比不断上升,原本只有三分之一,现已超过50%,不少小公司接连开行亚洲至俄罗斯航线服务,如Tranfar shipping、Safetrans、OVP(海液通)、新新海运等,在红海危机后又持续穿行红海,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有一定中国背景。有些分析机构指出Tranfar以及Safetrans都与某家货代公司有关,不过该公司予以否认。此后,又有一家Sea Legend Shipping提供红海航线,而其所使用船舶之前为Safetrans和OVP所有,个中关系,谁也不清楚。
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集运业是一项全球性事业,即使是全球性的大型班轮公司,在一些区域也未必能站稳脚跟,因此,多一件马甲,多一个小号,就多一条路。大型班轮公司在收购具有一定历史和品牌基础的区域性船公司后,往往会保留品牌,继续扎根当地经营业务,在风险地带打拼的小公司,想的是利益,避的是风险,自然也会多披马甲。你还知道哪些马甲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