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庆档等的就是它

0
分享至

文|鸽子

上映六天,《志愿军》三部曲第二部《志愿军:存亡之战》领跑国庆档

这部片可以说和国庆氛围高度匹配,有影迷这样评价它——

走出影院,外面的万家灯火就是最好的彩蛋。

陈凯歌导演曾动情讲述自己拍这部影片的初心,他说自己最害怕的一件事,也是他拍摄《志愿军》三部曲的最大动力,就是他害怕这些人“被遗忘”。

中国人民志愿军得经历多残酷的战斗,才会拥有这样的力量?

他们为什么能够如此奋不顾身?

我们为什么要深刻铭记这段悲壮的往事?

正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陈凯歌导演拍摄了《志愿军》三部曲。

电影奉献给万千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士,也奉献给无数不愿忘记的“我们”。

敬历史,也敬现在。

敬英雄,也敬普通人。

《志愿军:存亡之战》

01

小家VS大家

如果说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全景式展现了抗美援朝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讲述国际博弈下的“为何而战”;

那这部《志愿军:存亡之战》则递进至“我们如何打赢”。

它更关心“战场中的人”,更聚焦,更细节,情感更戳心,也更易引起共情和共鸣。

影片一开始,影片就将视角聚焦到一家三口。

父亲李默尹(辛柏青 饰)、哥哥李想(朱一龙 饰)、妹妹李晓(张子枫 饰)。

因为战争被冲散多年的一家人刚刚团聚没多久,哥哥还没好好叫过一声妹妹,父子还没能一起吃顿饭,李默尹和李想就各自领到任务,奔赴朝鲜战场。

三个人甚至没能凑齐,有一个正式的告别。

李晓追着李默尹的车哭着问他:

哥走了,爸也走了,就剩我一个人,这还算什么家呀?

战争之下,何以为家。

一家三口的感情化作妹妹在哥哥的水壶上别的一朵小花,化作被李默尹紧紧攥在手心里的家门钥匙,化作父子之间说不出的千言万语和说出口的一句——

你多保重。

电影通过一家三口的羁绊,把战争和家庭,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后来,妹妹李晓也申请来到了战场,父亲李默尹得知这个消息后的反应让人五味杂陈——

一家三口都到了,也许这是我们团圆的机会。

战火纷飞的年代,也许这是很多家庭的缩影,这一家三口,已经做好了在朝鲜战场牺牲的准备。

除了视角,整部片子的剧情也更聚焦,重头戏聚焦在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

“联合国军”引诱我方追了七天,突然掉头。

目的就是拿下铁原。

铁原作为交通枢纽,我军的大量物资和伤员在此周转。

彭德怀的两句话更凸显了这场战役的重要性——

铁原守不住,我军将撤回鸭绿江以北。

铁原守不住,杀我这个司令的头。

一如片名,这是一场存亡之战。

陈凯歌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我觉得铁原是非常难拍的,需要很大的耐心”,他觉得这“像做衣服一样,一针一线地‘缝’,把故事连缀起来。”

怎么拍?

大场面,要有;细节,也要有。

写实,要有;写意,也要有。

而在这部片子里,将这些串联和支撑起来的,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他们给宏大以细节,给故事以骨血。

02

鲜活的人物群像

编剧张珂曾经在采访中提到,陈凯歌导演非常重视人物,所以他们一开始不是聊故事,而是聊人物。

据了解,在创作初期,导演陈凯歌和编剧张珂甚至花费10天时间只聊人物设定。

细致拆解每一个人物的经历、诉求和人物弧线,力图丰富人物,充沛情感。

“真正属于那个时代饱含情感的人物,我们写的就是战火年代的多情之人”。

这样的细致拆解在电影上映后得到了回馈。

在《志愿军:存亡之战》北京首映礼鲁豫观影团的映后现场,有观众表示,尽管电影里出场的人物众多,可她却在结束后记住了很多人的名字。

这部电影所承担的,和电影中那个“战损记录员”杨三弟十分相似,那就是告诉大家,不要忘记,不该忘记。

不少观众感叹:好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群像戏。

他们鲜活、完整,有故事线、有成长,不是脸谱化的,而是活生生的人。

比如,战损记录员,杨三弟(张宥浩 饰)。

他会在别人说“战损记录员”是报丧的时候,告诉他们“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过了几十年以后,大家还能记住他们”。

会帮得了战争失忆症的孙醒(陈飞宇 饰)串联起像绳子一样断掉的记忆。

在第一部中没能打开的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在这一部中终于从他的手中,射出了一枚打向敌人坦克的炮弹。

比如,松骨峰三连的老兵,杨传玉(李卓阳 饰)。

在第一部的松骨峰战斗中,他曾因为害怕没能完成任务,这一次,他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生命为战友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他拼命咽下喉头翻涌的血,对战友说:这回,我没有害怕。

再比如,战场中的一个无名小战士。

归国军工专家吴本正(朱亚文 饰)希望能从战士们这里了解到自己参与制作的仿制武器的一手反馈。

那个小战士说:手榴弹总是歪,不过没关系,已经克服了。

吴本正不解,歪我知道,但你是怎么克服的?

小战士的答案是:抵近投掷,10米。

吴本正更不解了,这个手榴弹的攻击范围是20米,抵近10米投掷,你怎么还活着?

小战士低下头没有回答。

战损记录员杨三弟翻开牺牲名单:班长王顺生,胶东人,在临津江战斗攻击敌坦克时,牺牲。

武器少,他们又缺乏训练,训练的时候也不敢用实弹。

为了有把握,他们只能抵近再抵近。

镜头一转,敌人的又一轮攻击开始。

这个小战士拖着受伤的身体,撑着木棍前进,抵近再抵近,几乎近到一辆坦克的眼皮子底下,才把手中的手榴弹扔到了那辆坦克的履带里。

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他和自己的班长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把困难“克服了”。

他们并非天生就是神勇的战士,而是在战火的洗礼中,成长为了战士。

电影让战争的宏大叙事贴近每一个普通观众,也把“万千”和“无数”这样宏大的词汇具像成了一个个具体的名字。

03

细节见真章

已经有不少人聊过电影中的大场面,比如铁原阻击战20万+平方米的置景;

自主制造和改装的坦克;

开挖搭建10+公里的战壕……

今天想着重聊聊,那些电影中的“小场面”。

陈凯歌导演在现场有句话,电影不是真实的,但细节可以真实。

电影开头部分,有一个李晓切菜包饺子的镜头一闪而过。

可转向幕后花絮,你会发现陈凯歌导演拿着菜刀在菜板上剁菜,说的是:这个刀必须是平的,才能剁出这种声音。

可以说,每一个被我们看到的镜头,都经过仔细的考量。

细节见真章,一个物件的细节可能起很大作用。

陈凯歌导演的要求掷地有声——

别让我在现场看出破绽来。

毕竟,庞大的历史背景,需要细节构筑的真实。

电影不但要把大场面做“实”,还要把小场面做“真”。

正是在这样无数的细节中,观众会相信,会带入,会共情。

会和战士们一起哭一起笑,会连同这段历史一起,记住他们的名字。

除了对细节是否合乎情理的考究,电影中还有多处意象化的细节表达。

比如,一首歌。

有一场戏,李想让李晓开广播,吸引敌军的注意力。

李晓唱了一首《河边对口曲》。

张老三我问你,

你的家乡在哪里。

战士们在雨中跟着齐声唱,然后一边喊着自己家乡的名字,一边冲向了自己的战场。

就像电影中李晓对敌人说的——

你们可以开枪,却杀不死这歌声。

除此之外,还有一面红旗

电影前半部分,李想从陕西回北京,一路观察地形,要给父亲李默尹“比划比划”。

在父亲面前,他像个邀功的小孩儿。

拿起一面红旗,在院子里恣意挥动。让人想起那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战场上,他是坚毅果敢的志愿军战士。

他所在的一营,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人员所剩无几。

两个战士对他说:教导员,只剩我们几个了。

李想愣了愣神,决意战斗到最后一刻,他已经说过,他一步也不会再退。

他将一面破损的红旗插在营指挥所的上方。

这场战役,论武器,论人数,我们都比不过敌人,可我们为什么能赢?

答案也许并不仅仅存在于那些宏大的历史描述之中,还存在于这些动人心魄的细节里。

很多观众被这一幕震撼得直起鸡皮疙瘩,朱一龙在映后采访时提到,那是原本剧本里没有的一幕。

朱一龙说,当时他正在跟着陈凯歌导演看监视器里的回放。

导演在一阵沉默后突然对他说:一龙,去把旗插上。

他那一刻竟有些恍惚,有点分不清是长官下达的命令,还是导演给的任务,恍惚间,那竟像是真实战场上传来的声音。

那是从拍摄现场生长出来的东西,但它也并非来得无缘无故,它代表着,他们已经和这部电影一起走了很远很远的路。

上下同欲者胜。

相信电影中的初心、敬意和诚意,能够抵达每一位观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成果公布

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成果公布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9-16 00:21:33
全红婵参加开学典礼,身体发育明显,网友:这么胖,好好读书吧!

全红婵参加开学典礼,身体发育明显,网友:这么胖,好好读书吧!

轩逸阿II
2025-09-15 14:15:36
66岁毕福剑也没想到,自己败光的体面,如今被29岁的女儿挣了回来

66岁毕福剑也没想到,自己败光的体面,如今被29岁的女儿挣了回来

心静物娱
2025-09-03 13:47:40
打底裤出现了瓶颈,而“瑜伽裤”看起来更吃香,基础款穿出时尚感

打底裤出现了瓶颈,而“瑜伽裤”看起来更吃香,基础款穿出时尚感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13 11:30:03
随着丁俊晖4-1,斯佳辉4-2,英格兰赛32强出2席,赵心童时间确定

随着丁俊晖4-1,斯佳辉4-2,英格兰赛32强出2席,赵心童时间确定

球场没跑道
2025-09-15 19:03:04
中国女农场主在赞比亚遇难,死因曝光!韩红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中国女农场主在赞比亚遇难,死因曝光!韩红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来科点谱
2025-08-06 09:11:25
52岁金庸爱上16岁林乐怡不久,儿子在美国自杀,妻子:她必须结扎

52岁金庸爱上16岁林乐怡不久,儿子在美国自杀,妻子:她必须结扎

史笔似尘钩
2025-09-15 21:11:56
6亿打水漂?投资人揭《美人鱼2》不上映原因,劣迹艺人害惨周星驰

6亿打水漂?投资人揭《美人鱼2》不上映原因,劣迹艺人害惨周星驰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02 00:48:54
“大龄剩女”没有一个,是被无缘无故剩下的

“大龄剩女”没有一个,是被无缘无故剩下的

加油丁小文
2025-09-04 14:00:06
华裔富豪包养68名情妇,欲娶外甥女为妻,被自己姐夫剁成108块

华裔富豪包养68名情妇,欲娶外甥女为妻,被自己姐夫剁成108块

历史八卦社
2023-11-25 07:05:03
黄多多在纽约地铁被偶遇了,网友夸赞她很有气质,透着股清冷感

黄多多在纽约地铁被偶遇了,网友夸赞她很有气质,透着股清冷感

乡野小珥
2025-09-16 03:38:10
猛增2000%!美国“无法接受”,这家中国神秘企业实在太“狂”了

猛增2000%!美国“无法接受”,这家中国神秘企业实在太“狂”了

法老不说教
2025-09-15 15:25:04
女同事让我假装她男友回家过年,夜里,她却要求假戏真做

女同事让我假装她男友回家过年,夜里,她却要求假戏真做

小月故事
2025-08-21 19:15:27
中美俄人均住房面积对比:美国67㎡,俄罗斯35㎡,中国令人意外

中美俄人均住房面积对比:美国67㎡,俄罗斯35㎡,中国令人意外

安珈使者啊
2025-09-14 14:14:49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民日报点名,揭开全红婵真实处境,误会太深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民日报点名,揭开全红婵真实处境,误会太深

张鴘喜欢软软糯糯
2025-08-07 05:58:03
勇士传闻:库里、格林和吉米·巴特勒对库明加的策略有何看法

勇士传闻:库里、格林和吉米·巴特勒对库明加的策略有何看法

好火子
2025-09-16 04:12:21
男子网恋奔现,房事时摸到男性生殖器,瞬间崩溃

男子网恋奔现,房事时摸到男性生殖器,瞬间崩溃

丫头舫
2025-07-24 16:10:50
汪小菲脸都要笑眯了!麻六记后厨突然爆火,全靠西贝“反向自证”

汪小菲脸都要笑眯了!麻六记后厨突然爆火,全靠西贝“反向自证”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09-13 18:53:39
于朦胧坠楼事件新进展:聚餐成员身份疑似曝光,导演程青松发文回应质疑

于朦胧坠楼事件新进展:聚餐成员身份疑似曝光,导演程青松发文回应质疑

小椰的奶奶
2025-09-16 05:06:27
妻子出轨闹离婚要分一半家产,丈夫淡定签字,一周后妻子全家傻眼

妻子出轨闹离婚要分一半家产,丈夫淡定签字,一周后妻子全家傻眼

朝暮书屋
2025-08-06 17:36:15
2025-09-16 05:59:00
鲁豫有约 incentive-icons
鲁豫有约
有趣有立场,有料有态度
758文章数 684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教育
艺术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苹果 macOS 26 Tahoe 正式版推送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教育要闻

十五岁为什么非常重要天才不是越小越可喜而是这一年最关键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